第313章 鸳鸯阵现

作品:大明伪君子|作者:南墙的那头|分类:历史|更新:2022-01-13 14:29:42|字数:5702字

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是人,次之则在于装备。

当然,方唐镜并不打算多谈理论,而是结合当前实际情况解决实际问题。

“以当今大明的兵备,虽然糜烂,却也还有两条路子可走,得一便可安定一方。”方唐镜胸有成竹,侃侃而谈。

以现在大明的实际情况,也还是能为所作为的。

戚继光和李成梁就是两个典型的例子。

一个走建制派的路子,一个走野路子,然而都是殊途同归,立下赫赫武功。

“其一便是彻底抛开卫所另起炉灶,走精兵路线。现在的卫所兵几乎就是扛着枪戟的农民,一年到头能有几天操练?既然如此,反不如让这些兵士们专心务农,专注后方,提供给养便好。”方唐镜轻描淡写地说道。

刘三脸一红,神情却还能如常,方唐镜说的全是实情,天下皆知,倒也不算是当面揭他伤疤。

“贤弟此言,倒是当今主流,只是若抛开卫所,如何才能征得敢战,善战之兵?即便是有能战之兵,就一定能赢得了倭寇?”徐鹏举反问。

当今天下有识之士也看到了兵备废弛,持方唐镜这个论调的人并不在少数。

“我中华历来不缺敢战之士,慷慨赴难之人不知凡几。

别的且不说,愚弟早就听人说起,金华义乌一带的矿工为争矿利,自小便以砍人为家常便饭,于是便派人招之充任巡检兵丁。

经过训练之后的巡检司兵丁,凶狠彪悍,现在整个江泉附近,私贩绝迹,匪贼非死即逃。

不瞒兄长说,这些矿工可真真当得上杀人不眨眼之辈,战力之强,乃是刻在骨子里的,一人能挑三四个卫所兵,十人一组,能完胜三十人的卫所兵。

就在兄长你来之前,府台前往义乌招募的一千兵丁也已悉数到位,不然你以为为何汪公子只带一千余人便敢沿着海边满世界寻找倭寇作战?

他是知兵之人,一看到这千余壮士,便知可为精兵,乃是建功立业之根本。

以我对汪公子的了解,此番若不立下战功,他是绝对不会轻还的。”

话说到这里,老伍终于有了插话的机会,他略带些不满地说道:“也是王头撞到了好运,叫汪公子看上他手下三百虎狼,现在有这三百虎狼带着一千余杀才,想不立功都难啊!”

“汪公子真乃豪杰也!”

徐鹏举是知道汪芷到沿海剿倭的,却也没放在心上。

西厂有权利调动地方军士,所以徐鹏举以为汪芷只是去玩些小打小闹,杀几个假倭镀镀金,听方唐镜这么一说,才知道自己看错了,原来汪芷乃是奔着军功去的,不由心中一惊。

历史上凡是冲着军功立身的太监,除非不成事的,若能成事者,成就都不俗,不是大奸大恶就是名垂青史,比如唐时的扬思勖,宋朝的童贯,本朝的王振以及三宝太监就是很好的例子。

这些人不论最后结局如何,都曾权倾一时,威名赫赫,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这恐怕又是方唐镜出的鬼主意吧?徐鹏举发举现在自己几乎都变成了阴谋论者了,凡事都往方唐镜身上扣,可谁让他似乎无所不知什么事都能凑上一腿,不怀疑他还能怀疑谁?

方贤弟向来言出必中,若真是如此,说不定汪公子真能立些军功,这岂不是说,自己先前想错了,方贤弟在兵法上也颇有涉猎?

“贤弟,除了敢战之士外,你如何肯定汪公子此去若是遭遇倭寇必胜?”徐鹏举追问,他迟早是要带兵的,不远的未来也将面临同样的问题。

刘三更是伸长了脖子,这对他来说乃是迫切的现实问题。

老伍首次参与讨论兵事,不停地给三人斟茶倒酒,上菜加炭,实则听得津津有味。

但他也是十分用心地在记忆,心知有朝一日,若是公子将来发达了,少不得也要带兵刷军功的,封公封侯是手到擒来的事嘛!

到了那时,自己若是跟不上公子脚步,岂不失了跟着立功的机会,荫妻封子啊……

此时的倭寇主要使用的是倭刀和重箭,少数使唤用特制的鸟铳。

倭刀锋利无比,斩金断玉,明军的兵器根本不堪匹敌。

重箭更是能百四十步外杀人,比明军的弓箭和鸟铳的杀伤射程都要远出三四十步之远,明军要拉近这三四十步的距离,足够倭寇射出三轮箭雨,这让大家还怎么一起愉快的远程对射?

鸟铳就更坑爹了,倭寇善使鸟铳的都是高手,且鸟铳都是精制特制,百五十步外取人性命,比明军那些粗制滥造,射程不足百步的烧火棍不知好了多少!

有些专精此道的,更是专门狙杀明军中当官的,枪声一响,军官倒地,鸟无头不飞,失却了指挥,仗都没法打。

而且倭寇不仅凶残,且十分狡诈,很少与大队官兵正面接战,而是专一在崎岖不平的山路利用地形设伏,使得官军无法展开,倭寇一跃而出,三五成群将官兵分割开来,然后集中兵力专一对付一块,快进快出,异常棘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大明伪君子》,方便以后阅读大明伪君子第313章 鸳鸯阵现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明伪君子第313章 鸳鸯阵现并对大明伪君子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