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众口烁金

作品:大明伪君子|作者:南墙的那头|分类:历史|更新:2022-01-13 14:29:45|字数:5374字

“为何怀疑此人?”王恕问道。

“实不相瞒,下官初到南京,也曾下力气打听过南直隶有名的才子,本是没有此子的,然后仅仅是一夜之间,此人的名声便四处流传,妇孺皆知,似乎背后有人在不遗余力地推高此子名声,如此反常的情况,学生自然是记在心上。而且还有一点,更令人生疑……”

于明学神情激动,一口气说下来有些喘,歇了一会又继续道:

“而且学生还听说了,传闻此子曾与李士实有过节,这就让人更加怀疑。”

王恕对方唐镜在松江府与李士实当面过堂的情形有所耳闻,当下便道:“此非传闻,乃是事实。”

“这就对了!”于明学一拍大腿,如同发现了某人的奸情一般:“所有人都以为两人水火不容,若是两人沆瀣一气,岂不是神不知鬼不觉?”

这个……脑洞有点大,不过从理论上讲,不是不可能,只是两人都是外表谦和,实则内心骄傲异常,这样的人,会向对方低头妥协?简直比太阳从西边出还要难。

而且这于明学明显就不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只从道听途说就如此笃定,实在太过武断。

于明学似是看出王恕的不以为然,连忙补充道:

“老大人千万莫要小看了此子,年纪虽小,却是大奸大恶之辈,学生在京城便听到传闻,人说松江府现任知府,能在大灾之年从一介县令被圣上直接提拔到现在的任上,就多亏了这位名叫方唐镜的生员,此子极善于搜刮民脂民膏取悦上官,此次卖题,难道不是一次极好的敛财机会?如此卑鄙无耻之徒,难道不该怀疑?”

于侍讲连动机都帮方唐镜找好了,王恕还能说什么,只能感叹流言之可怕了。

他若不是再三派人将方唐镜的所作所为打探得清清楚楚,也断不可能放心老友将方唐镜收为关门弟子的,可他知道方唐镜的为人,别人未必清楚,他又哪里管得住别人的嘴?

谎话重复三遍就成了真话,此正是众口烁金,积销骨毁也。

从小院里出来,王恕非但没有感到线索清晰了一些,反而越理越乱,不过倒也并非完全没有收获,得出了这位于明学待讲学士完全就是个草包的结论。

若说这样的人能组织这样一起缜密的科举舞弊案,王恕心里是很有疑问,很不相信的。

这起科举舞弊案,不但聚敛了大量钱财,且行事隐秘,涉及的人数达到惊人的七八百人还能捂得严严实实,事后又能从容退走,不留一丝痕迹,绝对是一个严密的组织所为,非一两个人临时起意。

而现在自己手头掌握的所谓证据,很可能是对手故意留下给自己的,为的就是要将自己引到他们想要的方向上去。

正沉思间,那边的白御史兴冲冲地走了出来,两人在路上不期而遇。

“宗贯兄,好消息。你那边如何?”白御史拍了拍手里的档案。

“于明学倒也说了几个嫌疑人,但老夫看着怎么都有些不太妥。”王恕如实道。

“愚弟这里倒是略有所得,圈定了几个重点可疑对象。”白御史信心满满。

“哦,说说看。”王恕来了兴致。

“先说此人,最是可疑!”白御史抽出档案,就着路边的石案打开。

“此子名为方唐镜……”白御史口若悬河,滔滔不绝。

王恕唯有苦笑,怎么所有人都在怀疑方唐镜,他就长得如此欠揍么?

“宗贯兄,愚认为,可以升堂了,先将这你我重点怀疑的生员过一遍,我就不信,他们的狐狸尾巴能藏多久!”

王恕略一沉吟道:“可以一试,不过,史鉴老弟,愚兄与其中一些考生有些渊源,为了避嫌,就由你主审,愚兄陪审可好?”

“也好,宗贯兄尽管放心,愚弟自当全力以赴,尽快将此案审过水落石出,不枉不纵。”眼见立功便在眼前,白御史大包大揽,也不问王恕与谁有渊源,生怕自己会看在王恕的面上放水,这就不好了。

王恕微笑点头,他还真不好直面方唐镜,怎么说呢,他直觉这小子绝不会平白被人冤枉,自己不如静下心来看戏好了。

两人碰头后,便通知周尚书和黄公公,准备会审。

……

东侧偏院里,自白御史走后,李士实李大宗师便一直在闭目养神,桌上清茶袅袅,若是再摆上一张古琴,焚一柱檀香,就是一幅恬静的隐士图。

到目前为止,一切都按照他所计划好的在进行着,一丝不差。

他正在下一盘大棋,方唐镜只是这盘棋上顺手抹去的一枚废子,不足道也。

至于于明学这枚草包,就一直做顶缸这份很有前途的职业直到不明不白地死去吧。

安个什么罪名呢?不论是畏罪自缢还是畏罪服毒,都应该很合适他。

他坑于明学的过程别人根本不可能做到,但对于天生拥有“微表情判断”这样逆天神技的他来说其实很简单。

运用这双慧眼,他能很容易地翻到他想要的页面,然后用话术对于明学进行暗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大明伪君子》,方便以后阅读大明伪君子第352章 众口烁金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明伪君子第352章 众口烁金并对大明伪君子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