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3章 嚣张皇亲

作品:大明伪君子|作者:南墙的那头|分类:历史|更新:2022-01-13 14:30:07|字数:5656字

“万岁,东厂乃文皇帝所设,祖宗成法不可废也!”

周寿搬出祖宗大义,摆明了就是要先声夺人。

祖宗成法?众人心里无不鄙视,最先坏了祖宗成法的就是你周家。

当真合则用,不合则弃,把祖宗成法当成什么了?

大明第一次群臣集体伏阙请愿,为的便是周太后坏了祖宗规矩。

按祖制,只有嫡皇后才能与皇帝合葬。

且成化皇帝的老爸英宗在挂掉前还专门下诏,只愿与钱皇后合葬。

钱太后死后,周太后便打起了主意,要阻止钱太后与英宗皇帝合葬在裕陵。

这在群臣看来,当然是与礼不合的大事。

这便有了大明第一次的集体伏阙请愿,最后逼得成化皇帝不得不答应依礼而行。

但周太后虽然心愿未能达成,却也发挥了泼妇本色,明的不行便来暗的。

她于是便改变了陵墓设计,设计成了三穴同墓,便于自己死后合葬。

钱太后虽然与英宗同陵,但在周太后的安排下,却不在同一条墓道上。

并且最绝的是,周太后将钱太后墓穴与英宗玄堂之间的通道填满。

独留自己一侧的通道与英宗玄堂相通,虽然尽显小气,却也得偿了所愿。

且由此开了一个先例,自周太后之后,嗣君生母亦得以与皇帝合葬。

从种种事迹可见,老周家一旦认准了的事,就是撒泼打滚也是要办到的。

此时周寿搬出祖宗成法来,摆明就是说,大家注意了,俺要开始耍赖了。

这就十分头痛了!

大家可以不给传奉官们面子,却不能不看在周太后的面子上给周寿三分面子。

因为周太后虽然小农格局,小家子气严重,对国家也不是没有好处的。

此时的太子,便是由周太后亲自抚养成长。

大家普遍认为,若无周太后此举,太子恐怕早就死在万贵妃的雌威之下了。

这绝不是瞎说,以万贵妃的权势,就算万贵妃没有杀太子之心,但希图迎合上意的小人会少么?暗暗弄死太子邀功也不是不可能的。

宫里唯一能与万贵妃分庭抗礼的也就只有周太后了。

因而为了国本,群臣虽然腹诽周太后种种不是,却也是心存了三分敬意的。

连带的,对于周家的诸多恶行,大家的忍让度也大了三分。

还客气地说,现在的周家正处在如日中天的时候,诸多勋贵也要看其脸色,说出来的话,份量很是不轻的。

而且最最重要的是,现在有风声传出来,说皇上有意废储,另立储君。

这绝非空穴来风,宸妃娘娘母子极得皇帝宠爱,这样的风声传出来已不止一天两天,但近期则有愈演愈烈之势。

这个时候,周家的态度就分外重要,尤其是周太后的态度。

在这个敏感时刻,清流官们也宁可忍让委屈也要团结好周家在自己一边。

庆云伯说完话,直直地盯着王越和马文升,倒要看看这两人会如何回他。

不过,两位大佬都没有出声,倒是对着他微微一笑。

什么意思?是服软了么?庆云伯不大敢确定,反倒提起了三分警惕。

这个时候,刚刚才退下去的柳御史又站了出来,对着庆云伯拱了拱手道:

“伯爷,下官在民间时常风闻伯爷家人欺男霸女,侵占良田,私营盐业,敢问伯爷可有此事?”

这一次柳御史所说的倒不是方唐镜准备的黑材料,而是这本就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事实,信手拈来便可。

不过这些罪名对章瑾有用,对周寿这等炙手可热的国戚却是毫无威慑力,周寿不以为然地斥责道:

“捕风捉影的事就敢拿来弹劾我?就算属实,本伯爷最多严惩一番下人也就是了,很大惊小怪么?你这位什么御史大人未免也忒大嘴巴!”

柳御史又道:“伯爷纵容家奴为恶,虽说你贵为皇亲,圣上宽容。但是下官却听说,你连皇庄的田产也敢.......”

强占民田和侵占皇庄田产压根就不是同一性质的事件,若是无限上纲上线也不是不可以的,周寿连忙打断柳御史,喝叱道:“休得血口喷人,哪有此事?!”

柳御史含笑反问道:“下官只是风闻,伯爷难道想要与下官当庭一件件田产的分辩对质不成?”

周寿脸色数变,大明的皇亲国戚没人屁股是干净的,哪里敢与御史分辩?

更何况,身份相差太过悬殊,柳御史不过是区区七品官,光脚不怕穿鞋的,只要认真,自己就先输了。

不过,庆云伯并没有罢手退让之意,反而愈加的嚣张道:

“本伯何需与你分辩对质,太子由太后抚养,本伯身为国舅,代太子管理一些皇庄田地也是应有之意,岂容你这外人插手天家家事!”

这理由很好很强大!

庆云伯自忖实力在自己这边,这御史威胁利诱,说到底还不是害怕我周家翻脸么?

满朝文武终究还是需要周家支持太子,不管你如何机关算尽,也改变不了这一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大明伪君子》,方便以后阅读大明伪君子第553章 嚣张皇亲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明伪君子第553章 嚣张皇亲并对大明伪君子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