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5章 龙吟九天

作品:大明伪君子|作者:南墙的那头|分类:历史|更新:2022-01-13 14:30:07|字数:5180字

成化皇帝双目圆瞪,想当朝赂贿朕躬么?

实在让人太不爽了,一翻开就是数十张银票显入眼帘,这让人情何以堪?

虽然很想视而不见,可成化皇帝还是忍不住数了一下,我去,足足十二万两面额。

这可能是成化皇帝见过的最“简单粗暴”的行贿手段了。

直接往奏折里塞银票,这还是大臣该做的事么?

成化皇帝很想直接把奏折甩在王越的脸上,朕难道是贪财之君么?

可为什么内心竟有一刹那的窃喜?

按理说,成化皇帝数千万银两的大场面也是见过的,不可能会被这种小场面惊到。

实际上成化皇帝也没有被惊到,但他却实实在在地感到了“惊喜”。

就如同一个土豪突然收到一个价值不菲的“红包”,虽然比他的家财差了许多,却也会意外地惊喜,天上掉下来的便宜,不占白不占。

好吧,朕乃是宽宏大量之君,就不计较臣子们这点无礼了。

翻开这些银票,下面才是正文。

写的自然是水云间一案的始末,然后东厂又如何雪夜里杀人越货,这些银票便是明证。

事涉江湖恩怨,死了数百人的大案,还狗胆包天的利用亲王的船只运输,并且还劫持了船队,这已经够让成化皇帝够触目惊心的了。

然而事情还没完,东厂杀人越货,竟然把这些脏银据为已有。

这些事情成化皇帝倒也能理解,东厂毕竟是专做脏活的,有此恶行并不让人意外。

而且说不定这些银子最后会有相当大一部份上缴到宫中。

可最让成化皇帝不能忍的是,东厂并没有把银子上缴宫中,而是拿去行贿李孜省。

东厂并没有乞求皇帝,而企图通过李孜省脱罪,这就忍无可忍了。

这说明什么?说明在旁人眼里,李孜省此人可以左右朝局,甚至是左右皇帝。

要知道,历代皇帝都十分忌讳内官结交大臣,就是为了防止皇权被架空。

尤其还是东厂这样一个负责监视大臣的部门!

并且结交的大臣竟然还是自己最信任,引以为友的人。

这让成化皇帝有一种强烈的,被背叛的感觉。

自己一举一动都被人看在眼里,哪里还有一丝一毫的隐私,当戏子耍么?

宫闱之事,历来亦是禁居雷池,却被家贼卖了个干净。

并且东厂的这次行动,尚铭已经被禁足,可东厂仍然能倾巢出动。

为此还不惜丧心病狂地烧毁了数十处民居,包括衙门,可见东厂已成尾大不掉之势矣!

这样的大臣,这样的东厂,还能要么?

值得一提的是,东厂做的这件事,实际上是在截西厂的胡。

水云间事件,原本一直是西厂在盯,早就掌握了线索,只不过是打算放长线钓大鱼,将那些乱臣贼子一网打尽,并非是西厂没有能力。

然而东厂竟然不顾大局,为了眼前的一点点蝇头小利而破坏了西厂苦心经营的局面,致使最重要的线索中断,导致了乱党分子重要首脑得以逃过官府的天罗地网,后患无穷,实在很得不偿失!

提起西厂,成化皇帝还是很欣慰的,可以看出,西厂已经能够独立生存并且不但具备了东厂的职能,还多出了诸多的理财功能。

最重要的是,并没有给自己惹麻烦,朝堂之中有关西厂的不满之声近期越来越少。

除了一些关于西厂嚣张跋扈之外的小报告,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坏消息。

由此可见,西厂实际上已经越来越成熟,懂得了如何隐忍。

而且这封奏折乃是都察院所奏,连都察院都在奏折里隐隐对西厂予以肯定,说明西厂并非无所作为,而是已经潜移默化地渐渐取代了东厂的位置。

低调实用高效,这就是成化皇帝对西厂的印象。

东厂不断地遭到百官垢病和攻击,便是连天下百姓都在攻击东厂,这些本来倒也不算太大的罪过,因为东厂本就要分担百姓和百官对皇权的怨怼,但若是东厂连皇权都不放在眼里,那就完全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既然西厂已堪大用,那么,东厂这块扶上墙的烂泥,不要也罢。

成化皇帝的心思不知不觉间已发生了重大的改变。

再往下翻,成化皇帝的双眼又鼓了起来……

王越这是在作死吗?

又来!

接下来又是更加厚重的一叠银票,明显比开篇的厚了近一倍!

我……去啊!

连成化皇帝也不得不承认,这是他自登基以来,见过的最“贵重”的奏折了。

没有之一。

惊喜接连不断!

成化皇帝的嘴角不自觉地翘出了一个弯曲的弧度。

飞快地数了数,二十万,王越果然是一员能臣!

心情明显由阴转阳,阳光灿烂。

当然,接下来照例是解释这笔钱的来历。

也可以说是王越的请罪部份。

因为在追查东厂的过程中,发现东厂挖了一条密道,这些银子便是顺着密道找到最终的存银地点挖出来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大明伪君子》,方便以后阅读大明伪君子第555章 龙吟九天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明伪君子第555章 龙吟九天并对大明伪君子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