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1章 夜半私语

作品:大明伪君子|作者:南墙的那头|分类:历史|更新:2022-01-13 14:30:08|字数:5722字

第一篇精校完之后,暮色已深。

会试题目类型与乡试基本无二,第一场三篇四书题,四篇五经题,共七篇八股文。

拿下最重要首篇的方唐镜心情放松,停笔吃了些秀娘精心准备的食物。

点上蜡烛,又看了看第二篇的题目。

“君子戒慎乎其所不暏,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利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独也。”

语出于《中庸》,意思是:品德高尚的人在没有人看到的地方也是谨慎的;在没有人听见的地方也是有所畏惧的。越是隐蔽的地方越是明显,越是细微的地方越是显着。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是谨慎的。

这是一道十分传统标准的题目,不知有多少教辅有其范例,方唐镜略略一回想就有不下十篇佳作,随便用拿来主义稍加修改就可以妥妥的高分。

不过还是那句话,做人可以中庸,却不可以随大流,泯然众人。

这道题其实很考考生的学问功底,便如同样的小菜同样的配料,做出来的味道好不好,端的是看个人的火候功底如何了。

不得不说,在这方面,方唐镜占了大便宜。

上一世身处知识爆炸的大时代,各种思潮彼此碰撞,激浊扬清,有许多真知灼见,也让人思路无比开阔。

方唐镜思考了片刻,决定逆向操作:

“君子慎有所必为,君子独有所不为。”

有所为有所不为,慎独不是什么都不做。从这个角度切入“君子慎独”的含义,可谓是开前人所未有。

虽然没有前一篇的壮怀激烈,却也能让人眼前一亮,视野为之一宽。

单单从立意来看,就是一篇鹤立鸡群的佳作。

写完破题,方唐镜放下笔,今天所有的精力都用在首篇上了,此时心神俱疲,不宜强作。

先写一个破题,然后休息,一边休息一边慢慢思索!

站在斗室里活动了一下筋骨,又在官士的监督下去解决了生活小问题,然后回到号房,裹着旋姐儿按他设计缝制出来的,暖和的狐裘睡袋,放松睡下。

很快,方唐镜就在构思出了一篇文章,然后歪着头斜着身子沉沉地睡了过去。

黑夜之中,北风呼啸,方唐镜被冷醒了起来。

睡袋很温暖,但方唐镜睡眠的时候,有时会有一个很不好的习惯——爱踢被子。

尤其狐裘睡袋太过暖和,方唐镜出了一身的汗,不自觉地蹬开了睡袋,便被冷醒了。

夜色仍沉,外面北风正劲,现在大概也就子时末这样,方唐镜取出汗巾擦去身上的汗,便又继续睡了下去。

但是朦朦胧胧之中,却是听到一阵幽怨至极的哭泣之声,黑夜中如轻烟般传入耳中,令人毛骨悚然。

方唐镜整个人一个激灵,顿时清醒了过来。

侧耳细听,是左侧号房里传出来的哭声。

唉,想必是哪个倒霉孩子,白日没有考好,悲从中来,故而夜间哭泣?

方唐镜才倾听了片刻,那边的哭声已是停止,方唐镜并没有在意,又埋头睡了下去。

但没过一会,却又听到那边传来咬牙切齿的声音:

“吾以兄事汝,汝竟然妒忌如此,视吾若仇寇,猪狗不如,竟将吾之笔薅秃,彼之娘之,非人哉!

悲哉,悲哉,所遇非人,不如去死……”

说完之后,又是哭声。

黑夜寂静,那考生虽然小声自怨自艾,却是清晰无比的传入到了方唐镜的耳中。

方唐镜心中一惊,想起上一世看明野史《涌幢小品》里记载的一桩惨事:

某年会试,两个平时交情甚好的考生,在会试前一夜同榻而眠,某甲等某乙睡熟之后,蹑手蹑脚打开某乙行李,取出其毛笔,将笔尖上的毛全部咬掉,然后仍旧套上笔帽。

第二天开考时,某乙用笔的时候才发现,自己所有的笔全部是秃头,不禁大惊失色,问隔壁考房考生借笔,却遭到守棚军士喝止,考试期间,任何私自传递物品的行为都视为作弊。

某乙“恸哭竟日,至半夜,心丧若死,乃举火自焚!”

“时值当夜大风,火大作,房舍飞灰,因监试御史重锁大门,竟至烧杀举人九十余人,余者执事差役之流数十……”

贡院所设的考棚主要是用木板和芦席搭建,此时为了照顾考生,每间考棚都设有火盆,而整个会试期间,考生都要在贡院里吃喝拉撒,因而在考棚周围还设置了烹茶热饭的炉灶,晚上还要用到蜡烛,这些都是极易燃之物,不发生火灾罢,一旦失火,势必如天火燎原,瞬间燃爆。

我……去!

举火自焚,这事大条了!

那本野史里记载的就是这一科的事情吧?

方唐镜大吃了一惊,睡意全无。

怎么办?

此时的号房(考棚)是上锁的,军士也是人,也要睡觉的,一般要到了五点之后才打开。

这个时候若是大声喧哗,或者做出什么让人误会为作弊的事,那铁铁是要被逐出考场的。

方唐镜自忖自己稳中的身份,当然不可能草率行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大明伪君子》,方便以后阅读大明伪君子第561章 夜半私语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明伪君子第561章 夜半私语并对大明伪君子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