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7章 门庭若市

作品:大明伪君子|作者:南墙的那头|分类:历史|更新:2022-01-13 14:30:11|字数:5462字

何大人微微一笑,又问:“庆云伯此言,是出于公心还是私心?”

我……去,这是什么意思?有你这么说话的么?

庆云伯此时就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这姓何的莫非有病?

驴唇不对马嘴,老子说东你答西?

老子这时候能说是出于私心么?

庆云伯没好气地说道:“当然是出于公心。”

“很好!”何侍郎拱了拱手道:

“如此,便请伯爷先交出城里的三家盐铺,两间铁器作坊,一间钱庄,交割完之后再跟本官讨论祖制之事可好?”

“你……你……”庆云伯那里知道何侍郎挖了一个如此巨坑,顿时噗通一声摔得鼻青脸肿,说话已经完全不知所谓。

庆云伯数挠盐法,插手官营盐铁牟利,几乎是全京城都知道的秘密,此时何侍郎轻描淡写地一句话就将之敲得满地找牙。

“胡说八道,哪有此事。”庆云侯此时又气又急,到了这个时候,只能凭声音大抵赖了。

但他如此窘态,是个人都知道这货被人戳到了痛点!

自取其辱!

所有人都象是看小丑一般看着庆云伯,太不经打了,就这,还想染指朝政?

就连成化皇帝也是以手抚额,这败家玩意,真的是自己的舅舅吗?太丢人现眼了!

“陛下,臣之所以有此提议,实则便是因为盐铁本国家专营,然则天下蝇营苟且之辈何其多也,侵占公器为一已私用,肥已害国,长此以往,国将不国矣!”周侍郎慷慨陈词,唾沫星子溅了庆云伯一脸。

深吸了一口气,周侍郎继续狂喷道:“既然公器为私人把持,何不将之还之于民,公平公开市之于众,得利者,天下百姓也,受损者,蠹虫也……臣请开放盐铁银矿……”

庆云伯一脸唾沫,擦都擦不完,他哪里会想得到情势急转直下,完全没有招架之力。

原以为自己急皇帝之所急,凭借背后的天威,完全足以力压何侍郎,捞取到足够的政治声望。

谁知道事情完全不按剧本进行,从过程到结果都完全不按套路出牌啊,现在连怎么输的都一头雾水!

他实在想不通,像何侍郎这样的人,难道看不清自己背后有皇帝撑腰?凭什么就敢打自己的脸?

庆云伯忽然感觉,自己与政治人物之间的差距实在太大了。

事实上,庆云伯虽然是土包子,但也不是一昧地混吃等死,还是想有一番作为的。

尤其是年近六旬的太后姐姐还能替周家撑场子多久,万一哪天那啥了呢?

更何况又“恰好”听到府里清客说了一通大道理,分析这金玉街的利弊,点明了皇帝是绝对不乐意看到盐铁之利易手的,东厂一失,皇帝每年的损失少说也在百万左右。

庆云伯联系到成化皇帝一直以来的表现,深深地叹服这位客人言之有理,总之,周伯爷是想趁这个机会帮皇帝分忧的,同时也捞一点政治资本。

于是便信心满满地请人写了这本奏折.

只要摆平了皇帝的烦心事,自己就算在庙堂上竖起了自己的旗号,自然有人哭着喊着过来投效。

比如传奉官一党,此时正惶惶不可终日,自己的大旗竖立起来,这些人还不赶紧屁颠屁颠地跑来投效?

可惜,理想是丰满的,现实却太过骨感,周伯爷不仅“王霸之气”没法子侧漏出来,还被人摁住了脸狂扇,这简直就是人间悲剧,为自不量力者戒也。

周寿周伯爷毫无疑问是奸佞小人。

相应的,奸佞小人反对的清流都要支持!

这不是对错的问题,这是原则问题。

于是,开放盐铁银矿买卖就成了百官共识。

即便是皇帝也不能逆了百官的共识,只好点头同意。

不过怀恩公公终是老成谋国,只答应先行在直隶省内试点,见到成效后才可向全国推广。

群臣自然是全票通过,大家拍手相庆,清流又一次战胜了奸佞,咱们绝对不是想着要抢先收购城南那些地皮。

这等与民争利的心思,绝对没有。

之后的早朝大家都出奇的沉默,竟然无事可奏。

既然无事,成化皇帝自然宣布散朝。

散朝才一宣布,官员们迫不及待地一哄而出,与平时闲散的样子判若两人。

以至于,蔡御史的鞋子都被人踩掉了。

不过,蔡御史已经来不及计较这些了。

这些该死的家伙,肯定是利用消息差,抢着去买地皮了。

等到蔡御史跌跌撞撞地来到五福钱庄,在他前面已经排了好长一溜人。

当然,这些人一看服饰就是官员们的家仆,但象他这样家境不怎么样的官员亲自上阵的也不是没有,当然,官员都将官帽揣了起来,遮遮掩掩。

没办法啊,差不多整个城南的地皮和房屋都被五福钱庄抢先占了。

就在昨天,这五福钱庄还是北京城里的笑话,放出来的房屋交易是门可罗雀,谁买谁傻叉。

可现在,人人捶胸顿足,当时只要随便交一点定金,就能拿下大片房产啊,人们一想到这里,就觉得自己错过了几个百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大明伪君子》,方便以后阅读大明伪君子第597章 门庭若市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明伪君子第597章 门庭若市并对大明伪君子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