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2章 鹡鸰在原(十)

作品:大明望族|作者:雁九|分类:历史|更新:2017-11-12 03:14:09|字数:13032字

寿哥有一下没以下的弹着手里的奏章。

这是礼部的折子,言晋府庆成王南海郡君仪宾李实以包揽钱粮获罪,而郡君竟私自入京,击鼓讼冤,礼部上书请遣中使送回,仍敕王约束,而究治教授、守城官罪。

有明一代宗室封藩后,是不得擅离藩地,无诏更不得擅自回京的。

这南海郡君真是个胆大的,为了捞丈夫出狱,竟敢私自入京。

寿哥实在想不起这位郡君是庆成王家哪位了,盖因庆成王这一脉实是为延续朱家香火没少出力,现下这位庆成王记录在册的成年子女就有九十多人。

但,管她是谁,想来也是个无足轻重的,否则也不会亲自来京。

然既是包揽钱粮,竟还敢进京来“讼冤”,真不知是太蠢还是精明过头儿了?

寿哥冷笑将折子拍在案上,眼里寒光大盛。

此时税赋还以征收实物为主,田赋分夏税、秋粮,夏税征麦,秋粮征米,此外有丝绢棉麻等,部分地区还要交纳草料,皆要求民户将指定物品自行运送到指定地点交纳。

包揽钱粮便指兜揽解纳税赋,其中奸户劣绅敲诈勒索小民、以次充好掉包粮米物资屡见不鲜。

景泰、成化年间户部都曾上奏,有无赖之徒包揽钱粮,粮食掺土、草料淋湿、薄布换厚布等等,待交官时被退,则不认账,全推在纳户身上。纳户畏其声势,只得忍气吞声出息补齐官家,非但没能“省事”,反倒负担愈重。

在历朝历代,这包揽钱粮都是重罪。

彼时也出台过政策严打了一阵,只是其中获利极大,仍有铤而走险的。

少一时,锦衣卫指挥使牟斌、东厂大档头丘聚都跪到了寿哥面前。

寿哥把折子丢在两人脚边,淡淡吩咐道:“去查,南海怎么进京的,谁给她出的主意?一个蠢货,自己怕是走不到京城。去查,这个李宾是个什么货色,包揽钱粮怎么回事,谁判的?”

牟斌、丘聚皆是连连应声,细论起来,没能第一时间上报宗室擅自入京,还让她击鼓鸣冤去了,他们俩实也有失察的罪过。

寿哥并没有打算追究这些,而是起身走到牟斌身边,又冷声吩咐道:“去查,这次灾民,和这李宾有甚关系。”

牟斌后脊一寒,论理,包揽钱粮贪利不小,却不至于造成这么多灾民,而且灾民也自陈是地龙翻身受的灾,但皇上这么说了……

这几日朝上都在抨击山西布政使司及各州府赈灾不利,皇上这是要抓替罪羊吗?

想着边关吃紧,山西官场还当求稳,自以为揣摩透了皇上心思的牟斌忙不迭领命。

丘聚跪在一旁,心下也和牟斌一般想法,更是庆幸先时见驾没多嘴。

自从灾民的事儿出来,贺东盛又开始往他那边送银子,想是要在扳倒沈洲后乘胜追击,再扳倒沈家在山西外任的宗子沈珹。

丘聚可从不是个拿人钱财与人消灾的,贺家银子是照收不误,至于御前进言嘛,他自为自家谋划,管贺家死活!可没有万八千银子就请得动他丘大档头开金口的理儿。

他把贺家所求抛到九霄云外,永不打算再提,偷眼去看折子上的批红,“郡君出城诉讼有乖礼法,命会法司议会”,便又有另一番想头,张永频频告捷,拿下太湖指日可待,皇上折了宁王臂膀,又要敲打西北诸藩了么……

*

仁寿坊沈府

刘忠虽是便服而来,但他的到来无疑给沈瑞及徐氏、三老爷吃了一颗定心丸。

一个沈洲丢官去职算不得什么,重要的是不能让皇上因沈洲的事而对沈家子弟有了成见,否则沈家子在仕途上怕就要坎坷了,昔日徐有贞就是前车之鉴。

当初土木堡之变后,名字还是徐珵的徐有贞就因建议迁都南京,而被内廷所厌。

景帝登基后,徐珵欲谋国子监祭酒,报到景帝处,景帝直言“此人生性狡诈,担任国子祭酒会败坏监生心术”而不许。

直至徐珵听从阁臣陈循建议改名为徐有贞,被举荐治理黄河时,景帝不知徐有贞便是徐珵,遂任命他为左佥都御史,才有了徐有贞翻身的机会。

沈瑞是比较了解寿哥性格的,并不十分担心寿哥会因为沈洲的事儿远了他。

不过刘忠能与他对接灾民的事,还是让他松了口气,至少比旁的内官或锦衣卫需要重头打交道要强太多了,有刘忠配合,他也更有信心把这件事办漂亮了。

想在皇帝面前立稳脚跟,光靠少年情谊、吃喝玩乐那是根本不行的。

随着年岁见长,小皇帝需要的是有才干、能办实事的忠臣。

而眼下他沈瑞连功名都不曾有,出仕最早也要两三年后,更别说显出什么吏才了,便只能从旁的差事上累计寿哥的好感度。

这还是沈瑞头次为寿哥办事,他可不求什么惊才绝艳,他原也不是卧龙凤雏那类人物,只要稳稳当当办妥办好便是功劳。

沈瑞将刘忠张会迎进书房,因如今与张会走得越发近,便也没瞒着张会,直言刘忠是他“师叔”。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大明望族》,方便以后阅读大明望族第592章 鹡鸰在原(十)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明望族第592章 鹡鸰在原(十)并对大明望族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