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弟,咱们只能去找那些没什么背景的,他们才有可能会被咱们所招揽!”
典韦若有所思。
江淮继续低声说道“颍川郡里,的确儒士众多,但那里不适合的人太多,就算有适合的,人家也眼高于顶,定是不屑吾等一官半职却无,半点名声都未在天下之间远播的人!”
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
这句话可不是一句空话!
鬼才郭嘉他难道就没有考虑过吗?
考虑过!
但人家第一次去投靠别人,投靠的就是当时的香饽饽袁绍!
现在郭嘉已经是15岁,在这个年代都已经可以娶妻生子,心智上已经相对成熟!
想哄骗他来投自己?
呵呵!
想太多!
江淮再叹一口气,眼光还是不要太高,先退而求其次吧...
但退而求其次的话,似乎就很好找了。
“罢了罢了,有机会去颍川郡找几个学识不怎么出众的,先凑合着用吧,太好高骛远的话,反而影响后续的计划。”
江淮喃喃自语道。
是的。
就在几天之前。
江淮已经理清了后续的思路。
既然要去塞外寻找剑齿狼的踪迹,那为何不直接去塞外厮混几年,训练一支精锐部队出来呢?
现在这种情况,
在作战之中,普通的民夫部队作用非常的小,要靠的还是军中精锐!
一个普通的第一境力量型修行者,完全可以匹敌10个左右训练过的民夫。
假如有一支100人的第三境修行者部队,完全可以横推数万民夫的阵营,且不是凡绞能够对付的了的。
凡绞的发动条件,得训练有素、装备优良、还得没有外力支援!
所以,只要训练出一支精锐之师,对未来的局势会有非常巨大的优势!
而正好这几年发育期,就像之前想的那样,在中原之地发展是没有前途的!
最好的地方,正是塞外!
不仅有胡人存在,可以磨练军伍当中的肃杀之气,并且塞外马匹众多,完全可以借机组建一支骑兵,未来在中原之地的开端也会占据优势!
真到那时候,江淮完全可以在乱世之端占据一席之地,甚至打下诺大名声,再有名声之后,儒士的问题也自然会迎刃而解!
“二弟,过段时间黄巾之乱后,吾欲借助蔡师的人脉,前往塞外之地磨练一段时间,汝愿往否?”
典韦皱起了眉头。
“大哥,你说的这是什么话,自然是你去哪我去哪,难道我典韦还会怕死不成?”
对于江淮的态度,典韦非常不爽。
别说区区塞外,只要江淮一句话,他刀山火海都敢下!
“大哥,你去哪,我去哪!”
典韦态度坚定异常!
江淮脸上露出笑意。
“嗯,吾就是担心,汝乃是家中独子,又无子嗣留下,塞外之地遍地胡人,一个弄不好就是身死道消的下场,到时候你老典家断了传承,我江淮反而成了罪人。”
“我典韦一家的命都是大哥你救的,我典家虽无人上过私塾,也未曾识过字,但知恩图报这个道理还是懂的!”
“那黄巾之乱结束后,咱们带一批志同道合之士前往塞外边疆之地!”
正好也可以实现他的之前的想法,先把塞外异族杀个胆寒,让他们不敢再犯中原之地!
唯一的问题,
就是典韦娶不了亲,他与张邈家的联姻也会宣告破灭!
这值得吗?
江淮眼神幽幽。
应该是值得的!
“好!”
典韦肃穆的应道,然后眼尖的瞥到外边飞奔过来一骑。
“大哥,斥候回来了!”
江淮朝着典韦手指的方向看去,果然是他之前派出去的斥候!
“那咱们下去吧。”
江淮脚上的墨黑色的鞋子微微一垫,身形开始往城墙下走去。
‘嘎吱嘎吱’巨大声音传来。
城门被缓缓打开。
两边站着手持锋利大刀的兵士,皆是面目肃穆的盯着前方,哪怕江淮经过他们身边,眼神也没有丝毫动弹。
这些都是陈留郡的老兵。
基本素质比新兵好上一大截,守城门这个任务自然也是交给他们!
斥候骑马进了城门。
他翻身下马,快步走到江淮面前,单膝跪下。
“江大人,济阴郡郡治定陶县此时围着大约4万黄巾,每面城墙围着1万,不过主攻之地在北城墙,黄巾渠帅唤作青牛角,乃是张角亲传弟子之一,具体的修行者数量不知,但粗看着不会比陈留郡少太多!”
江淮点了点头,勉励了一句“做的不错,下去歇息吧。”
斥候立马告退。
等斥候远去,江淮眯着眼看向东南方向,那里正是定陶县方向。
“主攻之地位于北方,吾等率兵下去攻打,于情于理也是该吾等来牵制。”
典韦却不以为意。
“不论是陈留郡、还是梁国,不都被我们打下来了,大哥何需担忧?”
江淮解释道“不是担忧,只是这一次是硬碰硬,时间不够让咱们再迂回做战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