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宏点了点头,看向下面的其他官员,问道“诸卿,汝等有无更好的办法?”
下面的人都觉得,杨赐说的话已经很中肯了,是一个再正常不过的解决办法。
为了避免事后迁怒到自己,许多人都闭口不言。
偶尔有几个丝毫不畏惧,对大汉忠心耿耿的人出现,提出自己的见解。
但都与杨赐提出的方案大差不差的。
所以事情的论调,逐渐的变成了该派谁过去比较好。
“臣觉得,袁司徒之侄,袁术尚不错。”
说这话的,自然不是袁家的簇拥。
大家都觉得,带一只兵马去颍川郡无疑是非常危险的。
毕竟,连朱儁和皇甫嵩都被围了,现在领一只兵马过去,不就是等于送死吗?
杨赐站在一旁,没有开口说话。他自然不可能干那得罪人的事情。
但与此同时,
袁隗却是摇了摇头,道“吾侄儿不可,其虽素有任侠气,但此前未曾领过军伍,恐去洛阳领了什么差错,。”
袁隗麾下的文士隐隐有些愤怒,但内心也知道,这种事情是避免不了的,所以很干脆的就退了下去,不再多说什么。
刘宏开口问道“可还有何人可推荐?”
众人又七嘴八舌起来。
但推荐的,基本都是一些自身熟悉的‘亲友,’希望他们能带领兵马去颍川郡驰援,最好在那‘住’一辈子都可以!
不过,推荐出来的人选,大家都不太满意。
直到宦官吕强站了出来。
他虽然是宦官,但为人正直,平时不会做像张让、赵忠那样的荒唐事。
所以,他在一众厌恶宦官里的臣子面目里,印象还是挺好的。
此时,吕强主动说了一个人选。
“陛下,那曹操如何?”
刘宏先是看了一眼下边的反应。
只见杨赐等人没有太激烈的对抗情绪。
毕竟,虽然曹操也曾棒打过蹇硕的叔父,但曹操过去就算出了意外,那也是宦官们的损失。因为,曹操再怎么说,也是出身于宦官之家。
而宦官们的情绪,也非常正常。
还是因为曹操棒打死蹇硕的事情,让他们觉得,曹操就是个反骨仔,此时让一个反骨仔去颍川郡驰援是最最妥当不过的事情了!
所以,刘宏以为两拨人都同意了,他也为了大殿里没那么嘈杂,干脆就定了下来。
“曹议郎的能力,朕自然是知晓的!”
“既然众位卿家都觉得曹议郎可去颍川,那人选暂时就这样先定下来罢!”
张让躬身道“陛下圣明。”
杨赐等一众臣子也躬身道“陛下圣明。”
---------------
三天后。
江淮俯身看向城墙,
看到下面密密麻麻的黄巾乱贼,想到这些人都是自己的敌人,不由头皮发麻。
这么多人,
就算站着让别人杀,没有个几天时间,都很难杀完。
张角能逼迫这么多人‘陪’他一起反汉,不得不说也是一个人物。
就是可惜,
他麾下没有太合适的人才。
不然的话,就算赢不了,但像是坐稳冀州,随后谋夺幽州、青州,把大汉的版图削上一块还是能做到的!
江淮在心里感叹了一会儿。
典韦站在他的身旁,看着下方的黄巾贼人,一时之间也被惊的说不出话来。
姚浦像是早有预料,站在一旁,眼神中带着惋惜的神色。
“到时候打一场战,下面不知道要死多少人。”
江淮叹道“至少,黄巾之乱过后,大汉需要休养生息数年,不然人口根本恢复不了。”
“但按照当今圣上的脾性,就算黄巾之乱过后,百姓的日子还是不好过吧?”姚浦感叹道。
江淮点了点头“嗯,的确是这样,此战过后,国库必然空虚。宫内的生活比起以前,恐怕要节衣缩食不少。”
典韦道“税率要提高了。”
江淮讶异的看向典韦。
典韦被盯的有些不好意思,摸了摸鼻子,苦笑着问道“大哥,你要这么看着我干嘛?”
江淮眼神欣慰的说道:“二弟啊,汝能想明白就好。”
典韦羞恼道“大哥,你别总是把我当傻瓜,像是这种事情,一想就想的明白不是?”
江淮大笑道“这倒是的确,但应该不是单单就税率提升这一点,应该还有其他的方式,配合税率提高一起实施。”
姚浦疑惑道“其他的方式?”
江淮意有所指道“光和元年,鸿都门。”
典韦一脸迷惑。
大哥他这是打的什么哑语呢?
姚浦则在沉思,这个地方,难道有什么关联吗?
江淮笑着摇了摇头,不再当谜语人,直接把答案直接低声说了出来。
“光和元年(178年),陛下初开西邸卖官,并在鸿都门挂公开标价:公卿之官,卖价为1000万钱;公卿以下州、郡等地方官吏,标价为400万至2000万钱。同时允许富人先交钱,后赴任。贫者可先任官,后加倍交钱。”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