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百姓,他们本就是被裹挟的,面对全副武装的魏军,要他们前来叫城,他们焉敢不从。
此时汉军说得那么清楚。
他们当然更希望和平,然后让他们平安回家。
经过夏侯霸的一番劝说,还别说,真的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很快就有一些士兵站出来喊话:“夏侯将军,我们愿意随将军归降大汉,我们愿意随将军归降大汉。”
随着越来越多的魏军喊话,位于中圈的几名底层将领,也只能无奈的接受现实。
起到了效果,夏侯霸接着说道:“既如此,那就请大家依照顺序,百姓居左,军士居右。”
吴懿闻言暗自赞叹,这夏侯霸还真行。
如此一来,不说全部,至少会分出绝大部分魏军与百姓。
城下很快就行动了,百姓们携老扶幼转移到左边的空地上,大部分士兵也听从指令转移到了右边。
差不多一炷香的时间吧。
原本杂乱无章的人群,已经被分隔开来。
靠左边的百姓,还是有些凌乱,但是靠右边的魏军,则是有序的排成队列。
看着两边的人数,吴懿不由暗惊。
百姓人数占多数,约莫有万余人,但魏军的人数也不少,少说也得有五六千人。
这也难怪,有五六千名魏军,才让几名底层将领,想着用冒充百姓的方式混进城,然后趁机夺取弘农。
“老将军!”
夏侯霸回身行了一礼:“大部分已经分隔,百姓当中即使有小量兵士,他们也已经起不到什么作用。”
“多谢夏侯将军!”吴懿道了一声谢。
现在城外百姓与魏军已经被分隔开,那些魏军自然是只能向汉军投降,在集合之前,他们已经将携带的武器,全部集中堆砌在前方空地。
现在,他们已经无法对汉军造成威胁。
百姓与士兵们中间隔出了一个百步的空地,现在只要汉军高兴,只需吴懿一声令下,就可以对右侧的魏军射杀。
“开城!”吴懿下令道:“蒋校尉领三千精锐出城隔离,先让百姓入城。”
“诺!”蒋斌当即应诺。
不多时,蒋斌领着三千汉军来到城外,挡在了百姓与魏军士兵的中间,那些魏军士兵并未有什么动作,依然安静的等候安排。
“百姓先入城!”蒋斌高声道,然后又转身对魏军士兵说道:“诸位先等一等,等百姓入城之后,再有序入城。”
一场危及,因为夏侯霸的归汉,平安化解。
...
数日之后。
合肥前线。
曹爽那是愁眉不展,攻打合肥已经十余日,但是合肥依旧纹丝不动。
十万大军围攻合肥,可是怎么也是打不下来。
就在曹爽头疼之际,一个使者快步进入大帐。
“见过大司马!”
使者进账后,向曹爽行了一礼。
“程侍郎到此作甚?”曹爽不解的问道。
来人是黄门侍郎程晓,按理说他应该在洛阳才对,这个时候他跑到前线来干什么?
“大司马!”程晓道:“天子诏令,令大司马曹爽,即刻班师回朝,驰援京师。”
曹爽闻言立时愣住,急忙问道:“洛阳发生何事?”
班师回朝,驰援京师。
问题有些严重。
程晓说道:“汉军已破弘农,危及京师。”
“什么?”曹爽瞪大双目,他做梦也没有想到,汉军居然已经破了弘农,这弘农一破,洛阳门户洞开,作为大司马,大魏宗室,曹爽自然知道事情的严重性。
次日一早,曹爽留下钟毓的两万徐州军,自己则带着七万大军,火速北上朝国都洛阳而去。
公元243年2月13日。
洛阳皇宫。
“众卿,都说说吧!”曹叡看了一眼大殿上的文武大臣,问道:“现在该当如何?”
“陛下!”司空崔林出列说道:“西蜀已破弘农,洛阳已现危机,不如...”说着他顿了顿,才不置可否的样子说道:“不如暂时将国都迁至许都已避其锋芒。”
迁都——
崔林的话,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
但却没有一人反对。
大魏江河日下矣。
这也是大魏第二次提及迁都,而且是被对手逼得要迁都,上一次是建安二十四年,汉将关羽兵围樊城,使得朝野震动,就有不少人提出过迁都,最后若不是司马懿等人劝阻,曹操说不定真的就迁都了。
只是二十多年前,曹操欲从许都迁走,如今却有大臣提议从洛阳迁往许都。
曹叡皱眉。
本想趁刘禅西征,大魏趁机夺回合肥,可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诸葛亮居然派人夺了弘农。
“臣等附议!”
就在曹叡思索间,又有一些大臣支持迁都。
迁都,这是曹叡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
毕竟迁都影响太大,如此也就是向世人宣布,我大魏惧怕大汉,被大汉打得迁都了。
若不迁都?
弘农已经被汉军攻占,汉军随时可以向洛阳出兵。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