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留给他们的都是残羹冷炙,他们干脆就不进入这个领域,对他们来说反而是最好的选择,因此这个营收也不奇怪。
城市楼房一般都是强制购买房屋保险,因为一旦发生失火等灾害,就是一整栋楼出现危险,财产损失非常大。
而房屋优势大额资产,为了避免出现巨额财产损失,才会强制缴纳,将风险降低,同时也是规范住房使用安全的需要。
如果是独栋别墅,就没有强制缴纳房屋保险的规定,反正他们如果发生火灾或其他灾害,也是损失他们一家,对别人造成的影响不大。
医疗保险、重疾险等,现在基本上每人缴纳了,毕竟全民纳入医保之后,就不需要这种保险品种。
不过他们依靠帮助太极医疗集团经营医保增值业务,也赚了一些钱,营收也有1.5万亿元,收益率还是很不错的。
这部分收入虽然是保险业务公司取得的,实际上不是保费,完全可以由他们自由支配,属于经营提升收入。
加上其他保险业务,去年他们保险业务营收规模为3.5万亿元,如果去除医保经营提成收入,去年真正的保险业务为2万亿元。
潮汐银行去年贷款总额规模为100万亿元,其中房贷就占了60万亿元,其他贷款资金为40万亿元,这个部分较以往有较大回落。
以前贷款大头是星火集团和星光集团,随着他们经营业务逐渐稳定,扩张没有之前那么快,贷款规模自然以前那么大。
星火集团去年总营收150万亿元,增幅高达25%,发展依然非常迅勐,叶子书特意看了下他们的经营业务,光是经营业务介绍,就达到了上千页。
和营收规模差不多的麒麟工业集团业务数量要高得多,原因他们经营的业务都是小而杂的业务,因此业务种类非常多。
相比其他企业固守自己的领域,星火集团似乎是无孔不入,只要哪里有商机,他们就往哪儿经营,这是他们取得如此高营收的原因。
和他们差不多的星光集团,去年的营收同样突破了100万亿元大关,增长率同样达到了25%,不容小觑。
看到这两家企业的营收,叶子书都有点麻木了,也是这两家企业,推动他旗下产业这几年高速发展的主要动力。
同时也是将我国经济推到极致的重要贡献者,当然,也有很多企业,就是倒在了这两家企业脚下,成为其发展道路上的牺牲者。
让他感觉意外的是,他们营收增加,但是员工规模并没有出现明显增加,人均营收得到大幅提升。
不过想想也可以理解,前面已经说过,那就是国内就业相对比较充分了,就是想要大规模增加员工,也没有足够的人力资源支持。
最重要的是,他们之前为了完成他的目标,在员工招募的时候,是有较多冗余,去年算是将他们的这些冗余员工给消化了。
而且人力资源不增加,也可以通过更换更高效率的设备来替代,甚至可以雇佣机器人来工作,以解决劳动力不足的难题。
去年他旗下主要产业营收规模达到了恐怖的846万亿元,净利润额为161万亿元,旗下拥有员工数量6.5万亿元,使用机器人数量更是高达上亿台。
去年光是给旗下员工开出的薪酬规模就达到了200万亿元,规模同样非常恐怖,但是和他们赚得净利润相比,有绝对没有多少了。
说实话,他一直觉得他旗下企业的净利润有点高,哪怕是去年旗下企业投入到星际舰船项目的资金规模很大,依然有161万亿元的净利润额。
他认为有必要将净利润额给降低下来,每年净利润额保持在50万亿元的规模就可以了,刚好能够建造一艘10公里长的超级星际舰船。
不过他也要考虑到大幅涨薪会不会引发通货膨胀,因为看上去营收很大,净利润也不少,实际上这些数据和消费品供应规模,并不是完全对等的。
如果薪水提升太大,很有可能会导致消费品短期内供应紧张,从而导致物价上涨,除此之外,还有可能推动房地产价格暴涨。
叶子书想了很久,决定还是稳中有进,将旗下平均月薪提升到3万元,比上一年增加了5000元,先看看再说。
因为今年机器人的劳动所得,有相当一部分需要缴纳给社保金,会导致他旗下净利润率大幅减少。
而且今年的净利润如此高,万城基业的房产销售贡献了不少,抛开这个因素的话,净利润额和前年是差不多的规模。
今年正是劳动力变动最频繁的一年,不确定性比较高,而且生产机器人同样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稳妥谨慎一点为重。
反正居民生活水平提上来了,收入多一点少一点,并不会从根本上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至于物价和资产价格,其实也不用担心出现暴涨。
因为大部分利润,是存在潮汐集团的,只要将这些钱不放出去,就不用担心助推资产暴涨,也不用担心短时间内居民生活成本快速增加。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