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着事态不受控制,那布衣青年求助地看向领头的官差。
却忘了自己先前对他口出狂言。领头的官差只当没看见他。
姜老头和姜柏路过此处,见围了许多人,便忍不住好奇地看了两眼,奈何人太多,什么也瞧不见,只听见在说什么妖人的事。
姜老头更是好奇了,四处一张望——瞄上了不远处的一个石阶。
只见那石阶上挤着数名好事者正伸长了脖子往人群中张望。
忽然就听一声惊喜的声音,“谁的钱袋破了?”随之而来的是哗啦啦的铜钱声。
好事者哪还顾得上看热闹?一边摸自己的钱袋,一边低头去瞧。
趁着有几人跳下去找铜板,姜老头一手将钱袋往怀里一收,一手拉着姜柏挤上了石阶。
石阶就那么点大,上去了两个人,便会落下两人。
反应过来被骗却已经上不去石阶的二人瞪着姜老头和姜柏:就算骗人也该撒几个铜钱吧?一番好找却连根毛也没有,这让他们如何不气?
二人刚要开口骂,却见姜老头和姜柏皆一副见鬼了的表情,疯似的从石阶上跳下来,径直往人群里挤去。
人群中顿时一阵骂声响起。
但姜老头和姜柏哪还顾着其他?
方才只是远远瞧了一眼,便见姜苗挡在一脸委屈的姜云身前,显然是两个丫头被人欺负了。
于是两人发了疯地往里挤,脚下的鞋都险些挤掉了,好不容易才挤进人群。
一见二人,姜老头一声暴喝:“谁敢欺负她们!”
众人循声望去,心道:哦,是那俩疯子。
“阿公!二叔!”
“爹!二哥!”
姜云和姜苗齐声惊呼。
众人:啊,
是俩小娘子的长辈啊,失敬失敬。
话说姜老头和姜柏一副要冲上去干架的样子,
却在看到数名官差之时呆住了。
不等他们反应,
就听人群中不知是谁,
语气嘲讽道:“瞧见了吧,人家两位小娘子是随长辈来的,
某些人总不能再说人是什么妖人同伙了吧?”
另一人接着道:“那可说不定,说不定他还得追着去人家村子里,指着所有人说‘你们这些妖人同伙’,
然后找官差去抓人呢。”
“切,赵捕头可不是胡乱抓人的人,不过是他自己在那蹦跶,你瞧赵捕头可有理他?且放心吧,
只要这小娘子真能给老丈作证,赵捕头定不会抓他们的。”
人群中间,赵捕头也正与姜云道:“既然你们有长辈在此,
那便依你所言。你只管一试,
若你真知其中诀窍,能仿出那‘仙人归洞’,我自会去禀告县令大人。便是你不能仿出,
我也只当你年少轻狂,
不问你罪。”
听到这话,
老汉先松了口气。
姜老头和姜柏也缓过神来,见姜云绕过桌后,二人连忙拉过姜苗问话。
姜苗担心姜云,
只道一声:“说来话长。”便全神贯注去看姜云了。
见姜云生疏地摆弄着桌上的碗,众人的心也忍不住提了起来。
不少人心里犯着嘀咕:这小娘子年纪这么小,碗都拿不稳的样子,
真能仿出那一手“仙人归洞”吗?
“仙人归洞”姜云自然是不会的,她甚至连其中的诀窍都还没来得及跟金霸学。
但是这都不重要。
只见她拿着碗上下左右瞧了个遍,
甚至还上手掂了掂。
又拿起筷子胡乱比划了一番,最后才抓起那三个豆子,来回地扒拉。
就在众人耐心即将耗尽之时,就见姜云面色一整,
筷子轻敲空碗,
发出一声清脆的响声。
姜云学着那老汉,
轻巧地一扣一亮……忽然,
姜云手一顿,想了想,又将另一个碗也扣了过去,然后往两个碗底下各塞了一个豆子。
众人:……该不该提醒她步骤错了呢?
老汉却根本没报任何希望。
他练了这么多年的手法,岂是她三两下能学会的?
也罢,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他已经苟活了这么久,该知足了。
正当他心中悲凉之时,只听众人“咦?”的一声。
老汉转头看去,就见姜云已经掀开两个碗,而那碗下空空如也,原先放进去的豆子,早已不见了踪影。
老汉一愣,顿时挺直了背认真看去。
姜云一手握拳,另一手抓着那根筷子,轻轻一点……
再一张手,两个豆子赫然在其间。
众人一阵哗然。
姜云却似玩心大发,三个豆子来回地扣起来,每每打开便空无一物,手一张,那豆子便在她手心。
饶是老汉也看不出丝毫破绽。
……
有了姜云作证,赵捕头果然信守诺言,带着一众手下离开。
那布衣青年也只能愤愤离去。
老汉先是朝众人一番道谢,又告罪今日遭此波折,身心俱疲,改日再来卖艺。
于是众人也渐渐散了。
只剩姜云和姜苗低垂着脑袋站在姜老头和姜柏面前,等着挨训。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