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云表示认同,香菇酱和干香菇还是有区别的。
干香菇人家买回去通常还要清洗、泡发,再拿去煮,稍微有点灰还没事。
但香菇酱是即食的,制作的过程需要严格把关,不仅是卫生,还有温度、保存,都会影响保存时间。
最好的办法是像香菇干燥一样,有个合格的环境、标准的流程、严格的要求……
可那得需要多少锅、多少灶啊!
不过,要搭一些简易的灶也不难,倒是锅比较麻烦,因为涉及到铁,想要一次性大批量购入基本不可能。
一直安静的姜苗突然道:“那我们能不能先跟县衙借呢?之前县衙救助难民,组织富户施粥用了很多锅,如今应该闲置了不少。”
周老太点点头,“我觉得可行。”
灶和锅有办法了,最后还是回到人手的问题上来。
刘素:“让运输队的人来做吧。”
众人纷纷侧目。
刘素解释道:“先前我们做试验的时候还只是少量进行,搅拌起来就比较费力了。等到大量制作的时候,那就是一整锅的香菇酱,运输队长期训练,体力和臂力肯定都会比大部分妇人要强。
到时候鲜香菇采回来,一边烘干,另一边也同时进行香菇酱的制作,等全部结束之后,运输队再送货,也不会耽误。”
先前大家想到做香菇酱,第一反应就是让妇人来做,却没想到力量上的不足。
如今想来,确实大部分步骤都需要很大的力量和耐力。
接着众人又一起商量了一下香菇酱流水线的安排、运输队人员的分配包括每一组需要额外配备的人手、以及原料的采买和预制等。
这么一来,整个姜家都动了起来。
姜柏陪着姜苗和姜云下山去和县衙借锅。
姜松、刘素、张良、姜花四人负责召集运输队的人开会、确定前期的采买清单、进行预培训等。
姜老头、周老太去和村里确定地点和需要补充的人手。
姜岳水和姜岳山两兄弟则是两块砖,哪里需要往哪搬——测算灶的大小排布、计算前期需要的花销、照看家里的两个小孩子、甚至是负责全家的干粮等。
两天后,所有准备就绪。
运输队的人花了半天的时间将所需要的的灶和简易木棚搭建了起来。
菇树林的第二批香菇采摘也开始了。
……
在姜家忙得热火朝天之时,身体逐渐恢复的赵风倒是十分悠闲。
孙大夫如今每天都要来请三次脉,然后一脸凝重地离开。
一开始所有人包括赵风本人都很担心他这是回光返照了,尤其是孙大夫。
他完全想不明白,怎么他去熬个药的功夫,殿下就清醒了,脸也不苍白了、说话也有力了……所有脉象和表象都说明了殿下在好转,可问题是,他还没研究出解药啊!甚至连他刚熬好的、用来暂时压制毒性的药都还没来得及喂啊!
难道是他一开始诊断有误?其实殿下那一口血把所有的毒都吐了出来?
还是说这毒只是蛰伏了起来,等待下一次的发作?
……
孙大夫就在这样的怀疑和自我怀疑中,每天三次脉地看着赵风一点点地好转起来。
虽然不知道原因,但是天字一号院上下所有人都很高兴。
孙大夫自然也是高兴的,高兴之余更是热衷于给赵风请脉,琢磨他的脉案,为了有对比,赵欢的脉案他也没落下。
兄妹二人倒是一点也不觉得烦,因为他们已经很久没有过身体健康自由的感觉了。
赵风躺在凉亭中的躺椅上,就着微风摇摇晃晃地看书。
赵欢捧着披风而来,一边念叨着一边帮他披上,“兄长真是的,身体才好就这样毫无顾忌地吹风,若是被皇祖母知道,定要写信来训你一顿。”
赵风放下书,满眼祈求地看着赵欢,“我下回一定会注意的。”
赵欢被他逗乐,噗嗤一笑,随后清了清嗓子板着脸故作严肃道:“下不为例!”
赵风笑眯眯地点头。
赵欢拿起他的书翻了翻,是本游记,正看到作者探寻山野奇石。
赵欢眨了眨眼,提议道:“不如我们去找姜云玩吧!她说她们家四面环山,还能经常进山打猎,肯定有很多好玩的地方。”
听到姜云的名字,赵风眼睛微闪……
如果说一开始他以为那天所见所闻是梦一场,可随着他的身体逐渐地好转,他心中隐隐有了不一样的答案。
他不是没有好奇过,也动过念头找姜云来问清楚。
可最终他还是放弃了。
他不知道姜云到底是如何在三步一岗五步一哨的院子里潜入卧房,悄悄给他喂药,又在不惊动任何人的情况下全身而退的,但他知道这一定是不容易的。
即便不容易,姜云也选择了这样的方式,那他又何苦去探究呢?
是人都有秘密,更何况她还是冒着秘密被发现的风险前来救他的命。
无论她隐瞒着什么,他只需要清楚一点——姜云对他没有恶意,就够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