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下之意却是要取文益性命,文益但知不会善了,闻言顿然一掌击出,同时引身疾退。
智苦欺身而进之中右手一动,袍袖但如一道飞瀑向文益右掌迎击而上,将及文益右手掌心两尺之处,又如游蛇一般向文益手臂卷去。
文益修为与智苦差一大境,自知非是他的对手,出掌之时气机一纵一收,掌力三刚七柔,是望借力后退。未料智苦气机也是先刚后柔,但使袍袖反卷而来,情急之下,身形一顿,右掌一收,左掌拍岀。
但在他左掌拍到袍袖之际,那袍袖徒然一收,一道拳罡啸声响起,智苦左拳顿出,一道罡气袭向文益左腕。
文益反掌为抓,扣向智苦拳腕之时,但觉智苦拳头一抖,一道摄人心魂的罡气从拳头鼓荡而出,却是从掌心透入。文益大惊之下,收掌疾退,智苦身形一动,拳势不减,依是长驱直入随着文益后退身形直袭他的胸口。
文益慈悲为怀,对武学不甚注重,是为以禅入道,却也让他在禅定之中,悟得了佛门‘禅忘神功’。可以使魂魄瞬息离体,留下的肉身亦可水火不侵,此下但见智苦的拳罡如影随行而来,但知不妙,心神一动,便为合着魄灵离体而出。
智苦心有所觉,右手一动,袍袖一甩,却是向被罡气所震向后而飘的文益肉身卷去。
但在此时,半空中一道凛冽的劲风向智苦当头袭下,智苦身形一顿,轻喝一声,元神出窍相迎,一道犹如帛布撕裂声响起之际,文益魂神归体,便是合着肉身退到了五丈之外。
“方丈大师的神功果是修到了大成,可惜未能臻圆满之境。纵使魂神能脱离而去,肉身却为无处可逃,但若老僧将大师肉身带走,七七之日后,大师此生修行却是要尽毁了。”
佛家有谓‘远行地后纯无漏’,文益能使魂神瞬间离体,是为进入第七识界:远行地。但要臻天人合一之境进入第八识界:不动地,才能切断俱生的‘我身法身’,故而此下魂神魄灵仍为肉身所拘。
但若魂魄四十九天之内不能归体,日后便是要行夺舍之术,借他人之身方可保住魂魄不散。文益方才魂神离体攻袭智苦之后迅速归体,就是恐肉身为智苦夺取。
智苦望了一眼文益身后的山道,微微一笑,“此处距贵宝刹仍有六里之途,老僧就再送大师一程……”
言语中身形骤动,一拳疾袭而出,拳罡但如大海掀起的涛天巨浪向文益席卷而去。
智苦话音未落,文益已为拔身后撤,同时魂神离体,电光火石间携着肉身一纵十丈之外时。此时一道拳罡在离魂神两尺处顿然袭出,文益魂神一惊一滞,智苦拳头又为随之而来,一道拳罡但如巨网,刹那间将他的魂神与肉身同时包裹起来。
智苦心思诡诈,但知文益魂神能瞬间百丈,在与他言语之时,已是暗中使‘漏尽通’遮掩元神悄然出击。而文益但恐肉身被夺,携肉身而逃之下,却为慢了一步,终被智苦罡气困住。
随着智苦的罡气慢慢收缩,文益的魂神终是被迫入体内,但在他魂体合一之时,心头一痛,喉口一热,鲜血脱口喷出。
“方丈大师乃我佛门大德高僧,老僧不敢使大师神魂入劫失了感知。还有三七时日,方丈大师且可安排后事。”智苦望向脸色苍白的文益,身形一躬,合什言道:“阿弥陀佛,罪过,罪过,老僧告辞了。”
****
显德六年四月初八已时,有两道身影向青龙山天门峰顶疾纵而行,却是裴管事与司空冉。
但见二人到来,在峰顶上的楚南风与穆道承心下甚为惊讶。见过礼之后,司空冉便是急道:“楚先生,少主想是不在此山之中……”
楚南风顿为一愣,与穆道承互视一眼后,言道:“此话怎讲?”
“三日前,老朽在棣州城外的客栈之中见过少主,是为与一位老僧同行,但猜那僧人就是伤了阁主的恶僧……”
“什么?”穆道承双眼瞳孔猛然一张,“司空管事可是看清,非是他人易容所扮?”
“当是少主无疑。”司空冉摇了摇头,从怀中取出一块铜牌,“这是‘宝’字牌,是少主专用的令牌……”
但见‘宝’字牌,楚南风心下顿为一沉,此下已然断定司空冉所见是为洛逍遥。
“自通宝阁解散之后,老朽便为从幽州调到棣州,负责棣州城内外两家客栈的经营,每月中旬,老朽都会到城外的客栈查帐。”
“三天前戌时,天上下起了大雨,老朽只得留在城外客栈落脚,那时为客栈的张执事所邀,在前堂上小斟了起来。约过有半柱香时光,一辆马车驰到门口,行进了两人,便是少主与一位老僧……”
“那逍遥可是望见了司空管事?”穆道承急道。
“少主是望见了老朽,想是料不到老朽会出现在那客栈之中,眼神一扫而过之后,闪有一丝惊讶……”
“那老僧长得如何模样?”穆道承追问道。
“那老僧眉须皆白,年有八旬上下,身材枯瘦,眼神看似平淡无奇,却又与人高深莫测之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