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光修为不凡,诸管事若使寻到踪迹,当勿惊动于他……”
话未讲完,司空冉笑道:“我等行事江湖数十年,但有些许能耐应对,林姑娘勿为担心坏事。”
高若玉但知眼前诸管事皆是阅历丰富之人,是会有办法盯住智光,闻言点了点头,“若是有了消息,且是传信回来。”
七位管事一为商量,留下裴管事在开封负责联络,其余六人当即便为北上契丹。
……
在郭荣驾崩的第九十天,被智苦用肉身元神护住的青龙峰灵穴山洞终于显现出来。守在青龙峰上多日的李观书一为查觉,立马寻去入口进入洞中,却为发现了昏迷不醒的洛逍遥,与已死去多时的穆道承遗骸。
但恐从龙脉洞穴通道随明无、高若玉过来的萧慕云、江秋白、方常胜三人发觉,李观书便是将洛逍遥送到洞外,交与暗中潜伏的莫不善、耿供奉二人护送去荆南。
待转回洞中,李观书方为仔细查看了双龙池气象,以他的眼力,自是看出了此中须有兄弟二人合力才能承载流入的龙脉大运。
但想以江秋白的才智,届时或会猜断出夺取龙脉大运之人。而此下郭荣身死,灵穴已为认主,万一江秋白等人心中悲愤难当,杀了夺位之人,却是大大不妙。
心念一生,李观书立马施展‘平龙认’神通,一团云雾之状的气体从两边池底迅速升起,却为将双龙池覆盖,使人望去但如一体的云池。
那龙脉灵穴山洞与双龙池所在相距有里余远,加上明无有意拖延,待萧慕云等人赶到,却是不知李观书已是将洛逍遥送走,且在双龙池上动了手脚。
但不见洛逍遥踪影,又从地上遗骸残留的衣着看出是为穆道承,萧慕云悲嚎一声,双脚一软,顿为昏死过去,幸好明无早有所防,却为一把将她抱住。
高若玉从李观书的眼色看出洛逍遥是为寻到,心中虽为一喜,当望见穆道承的遗骸,眼前浮起穆道承慈爱的面容,心头一阵悲痛,热泪纷涌而出,双脚一跪,“穆师公……”
被明无气机护住心神的萧慕云苏醒过来,跌跌撞撞走到穆道承的遗骸前面,缓缓的跪身而下,此下珠泪却是无声无息滑落,凄楚的脸色让人望之心酸。
“萧姑娘节哀,但要留下心力去寻智光报仇,救回洛公子。”
心恐萧慕云悲伤过度,李观书唯是将她的心思引到寻找洛逍遥之事上面。
但见萧慕云对自己的言语恍若未闻,李观书心头一叹之中,只听明无言道:“此处怎生看起也是龙脉之地?这灵池气象成云,是为火风灵气,此中有龙脉大运被引来的地水灵气,成了水火相济之象,但无灵穴所在,李先生,智苦是如何使龙脉大运认主?”
“正如大师所猜,此处是为日后不知何时会显化的龙脉。虽地脉未显,灵穴未成,但因其已是聚有一道非在愿念因果之中的天地灵气,是故可以为智苦所用。”
明无眉头一皱,目光盯着双龙池凝而不动的云气,“这么说已是聚成的天地灵气是在这池中?智苦他是将替代之人的祖骸置在此处灵气之中?”
双龙池中间的那条天地灵气所聚运道,已为李观书用‘平龙认’神通遮盖,纵使明无‘天眼通’神通也是望之不见。
“不错。”李观书点了点头,目光转向江秋白,“当日未晓此处真迹,是为猜断龙脉大运被夺无有可能挽回,此下看来,但还有一线希望……”
江秋白心头一震,“此话怎讲?”
“若使此处唯是天地灵气所聚之穴,智苦将大运引来使其认主,任谁都无法扭转乾坤。但此处是灵穴未成的龙脉之地,智苦只是借用此处已聚灵气的相济之力,非为使大周国运认主。”
“借用?”江秋白一时惊疑。
“此处天地灵气是为自然而生,而龙脉大运是人心所向而起,皆为顺应天道气象。若人心有向那替代之人,是可使此下龙脉大运为其夺走,若人心依是认可大周朝堂,流入此处的地水灵气但有回归龙脉大运的可能……”
高若玉一喜,“但使人心有向大周,届时是否可以救愈师兄,而不用顾忌国运年祚有失?”
“大运灵气回归龙脉,国运年祚自然不会有损,而届时劫道重生,天道有灵,眼下继位的少帝是会承运佛劫余下的应期,智苦已死,应是不会再有人阻止佛劫自然消去了。”
李观书言语一顿,望向喜形于色的江秋白,“智苦但能做到欺瞒天道,其所寻的替代之人也绝非寻常人物。若使有一日起应这变数,江大人但要记住利用人心之道。”
江秋白心头一凛,行礼道:“江某谨记先生提醒。”
高若玉起身将神色犹是感伤的萧慕云扶起,“先帝仁德,泽及中原百姓,若论人心有向,当是会胜于那暗中潜伏的奸贼。此下但要去契丹、高丽之地将师兄寻回,待大运回归之日,师姐便可出手救愈师兄。”
眼下但不能实情与告萧慕云,而智光也是非杀不可,心知萧慕云心神一定是会立马去寻洛逍遥,高若玉便是直言提议去高丽、契丹寻找。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