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九章 三爵体系

作品:金圣祖|作者:北宫释藏|分类:历史|更新:2022-10-02 22:58:03|字数:4514字

完颜让说完一大堆话,尔后环视众人道:“刚刚豫亲王与康亲王说的这个问题啊,陛下也考虑到了。

陛下御笔亲书了此事。

正好要跟大家商榷,既然说到这里了,就让我来说说陛下的意思吧。

陛下的意思是设御前都督府,亲军都督府。

御前都督府管理八旗,其中上三旗不设监禁元帅,由御前都督府直领,负责管理京畿附近的上三旗军务。

战时就由御前都督府的各旗都督领兵出征。

亲军都督府负责下五旗军务。委任宗室重臣为监军元帅代为监管。亦负责全国各地八旗驻防事。

战时由亲军都督府的监军元帅领兵出征。

八旗军内的升迁调任,由兵部负责,八旗军外的升迁调任由吏部负责。

像康亲王说的郭玉的问题,也很好解决了。

郭玉旗籍为汉军正黄旗,官职为伊犁将军,升迁由兵部负责,职归理藩院。

其伊犁将军下属八旗由亲军都督府管辖。

理藩院与兵部双重管辖伊犁将军,但却不管伊犁将军下属的驻防八旗。

其伊犁将军下属驻防八旗,由伊犁将军与亲军都督府双重管辖。”

众人听完兵部尚书所说,立刻就明白了这种相互交叉管理的意思了。

就像伊犁将军,这个职位是属于理藩院的职位,由理藩院管辖,但伊犁的驻防八旗却不归理藩院管理,而是由亲军都督府管理。

总结下来就是理藩院管着伊犁将军,伊犁将军管着伊犁驻防八旗,这里面的顺序很重要。

反过来说,伊犁的驻防八旗只听伊犁将军与亲军都督府的命令,而理藩院管不到驻防八旗。

理藩院可以管到伊犁将军,却管不到伊犁八旗。

亲军都督府可以管到伊犁八旗,却管不到伊犁将军。

伊犁将军可以管到伊犁八旗,但伊犁将军却归理藩院管,而不归亲军都督府管。

看似很复杂,但还华夏几千年来的那一套。

府、将、兵三者分离,这样一来就不会发生兵为将有的事情。

同时也限制了理藩院与亲军都督府,让二者不会坐大。

一众大臣想明白了之后,心理不得不感叹果然为皇帝手段啊。

一场东阁会议看似没有皇帝的身影,但其实处处都是皇帝的身影。

陛下的帝王之术越发高深不可视了。

借助三位东阁大臣的问题,然后凑成必然性的巧合,顷刻间就将这种军国之大事定下。

让众人又无话可说,毕竟皇帝不在现场,从表面上看是东阁提出的问题,然后东阁自己出的解决方案。

做成了皆大欢喜,失败了东阁的锅。

皇帝从一开始锋芒毕露的宝剑,到现在变成入袖而不可见的毒蛇,没了锋芒却变的更加可怕!

甚至刚才完颜让说给天下官员保证,让众人放开了说,不会再随意追罪的话。

估计都是陛下授意完颜让故意说的,否则完颜让怎么敢做出这种保证。

虽然一众人各怀鬼胎,心中各种思量,但面上却都一副笑呵呵的样子,继续议事。

豫亲王完颜从彝敲了敲桌子,看到众人回过心思,这才开言道:“刚才说完了康亲王的议题。

接下来咱们说说本王的这个议题。

本王这有一些折子,大家都看一下,这都是内藩旗主,盟长等上的弹劾折子。”

完颜从彝说完,身后几个提前准备好的书吏,立刻将一堆折子分给在座的东阁官员。

完颜从彝在众人看折子的时候,自话自说道:“这次漠北大战时。

咱们中原去往漠北、漠南的押粮官、收粮官、游牧御史,监察御史等等官员,去了草原之后搞不清楚人。

将朝廷的汉官认成蒙古人,将蒙古爵爷认成女真爵爷,将女真爵爷认成汉爵爷。

礼行错了,人认错了,官职叫错了,闹出各种匪夷所思的事情。

甚至发生过一个山东的收粮官,在漠东,去人家旗地收取畜生之时,喝了两杯马奶酒,喝高了。

将人家的旗主札萨克,当成中原的勋官看待,让给他行礼。

这不是天大的笑话嘛!

看看这些旗主们的弹劾折子,全是弹劾中原官员的。

一些不知道的旗主,被中原官认错了,人家还以为朝廷对他们有意见,给他们降职了呢。

自理藩院成立以来,全是草原的弹劾折子,与请罪折子。

看看人家怎么说,朝廷打仗的时候,他们替朝廷贡献牛羊马匹,给朝廷官兵运输粮草辎重,替朝廷维护后勤。

可打完仗之后,朝廷过河拆桥,不给他们升官反而给他们降官。

还有一些请罪折子,说他们没有逾越,是咱们的中原官把他们认错了,把郡王当成亲王行礼了。

给人家蒙古王公吓的半死,一个劲的给理藩院上书解释说他们没有反心,也没有逾越的想法。

是咱们的中原官非要给他么行亲王礼,不关他们的事,他们也是被冤枉的。

发生这样的事情了,还是咱们爵位体系不完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金圣祖》,方便以后阅读金圣祖第二百六十九章 三爵体系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金圣祖第二百六十九章 三爵体系并对金圣祖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