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1章 磨刀霍霍

作品:四合院之饮食男女|作者:武文弄沫|分类:都市|更新:2025-05-05 01:59:57|字数:20314字

不得不说,他有魄力。

红星厂为什么敢建设如此庞大,科室齐全的综合型医院,一次性满足10万人的医疗需要,就是靠的这份信心。

红星厂的医疗救护力量一直处于超饱和的状态,人员多的用不过来,只能以支援队的形式,配给给各个分厂和分公司。

医生也是人,南丁格尔不是神,没有患者,时间长了他们的技术也就废了。

这一次联合医院组建,试营业期间不断地有志愿队规建,组建各科室。

虽然来这边就医的患者还很少,可正是需要这样的状态来让各科室慢慢地运转起来。

京城最大的综合型医院,从目前来看,也是医务工作者最多的医院,甚至可以说优秀医务工作者最多最全面的医院了。

红星广播最近一直在做相关的宣传,红星钢铁集团联合工业第一医院(京城院区)面向所有集团职工、联合单位职工、贸易单位职工及家属开放医疗优惠的政策。

普通市民也可以到这里就医,提供完备的医疗救治手续,支持相关的报销流程。

有了联合医院,厂医院是否还会保留?

这个问题早就讨论过了,今天在去吃饭的路上,李怀德同李学武两人又提起了。

别看厂医院的医生逐渐在往联合医院调动,但要知道联合医院和厂医院是两个性质。

红星厂医院是厂区的福利保障机构,厂职工就医是足额报销,只需要营养费和部分药费。

部分药费主要是报销清单以外的特殊药品或者进口药品,这方面厂职工都了解。

联合医院是集团创建,面向所有患者开放的营利型医疗机构,也可以看做是分公司。

就像联合学校一样,厂职工子女上学一样要缴纳学费、学杂费。

今年的四月份,红星钢铁集团委托联合储蓄银行,向全体职工和联合单位的职工提供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多种保险服务。

目前还是自愿购买的状态,大部分厂职工还在观望状态。

但联合医院的组建和运营,彻底改变了医疗福利的结构,联合医院不提供免费医疗。

也就是说,厂职工在厂医院享受的全面医疗保障并没有带到联合医院。

所以,在组建联合医院以后,厂医院还在运营当中,只是会大幅度削减医疗力量。

发烧感冒肚子疼的都还好,厂医院领几片药,或者打点滴也就过去了。

手术一类的,或者是疑难杂症,厂医院会逐渐推荐职工患者前往联合医院进行救治。

而在联合医院,厂职工以及同红星钢铁集团有关联关系的企业职工和家属都能享受到福利优惠政策,可也不是免费医疗政策。

这就是在引导厂职工和其他联合企业职工主动购买医疗保险,在联合医院,医疗保险才是主要的报销途径。

结合优惠福利政策,综合报销比例能达到90%,且这里的医疗资源更丰富,更先进。

兜这么大一个圈子,为什么要逼着厂职工从全面报销,转为保险核销?

其实从厂职工的角度考虑,购买保险在联合医院就医,与原来的厂医院就医花费相差无几。

红星厂医院的情况同其他企业单位的厂医院基本类似,都是部分专科还可以,整体表现一般。

不是哪个企业都有魄力,利用这个时间疯狂吸纳医疗资源和力量的。

招的进来,养不起。

厂职工虽然要自行购买医疗保险,但销售到了更全面的医疗保障服务,多出来的10%到底是亏了还是赚了,各自心里都有一杆秤。

再一个,红星钢铁集团并没有完全取消厂医院的编制,只是会逐渐改制。

全面报销的制度还是会存在,只是能提供的医疗服务会削减。

削减到什么程度呢?

李学武给出的意见是,厂医院会化整为零,在亮马河生态工业区几个主要居住区和商业区建设社区医疗体系,来满足日常医疗需要。

也就是说,厂医院的工作职能和全面报销的福利体系会转移到社区诊所的身上。

体量更小,距离职工和家属更近,更有力地做好保护和服务工作。

回过头来看联合医院的建设和医疗保险的推动,红星钢铁集团是在下一盘大棋。

首先,全面医疗改制医疗保险,红星钢铁集团每年至少能节约几百万的医疗花费。

这一部分主要是以医疗支出和保险费用上缴组成。前文提到过,无论厂职工有没有就医,每年都要向总工会缴纳15%的保险费用的。

现在就是要打破这一制度,红星钢铁集团要利用联合医院的盈利,减少这一部分的支出。

变花钱为省钱,为赚钱。

全四九城的医疗体系比一比,除了那几个特别的医疗服务机构,哪个能比得上联合医院。

协和、友好也是不成的。

老李在意的厂医院要疏解出去,联合储蓄银行也已经搬进了新的办公楼,劳服公司、销售总公司等企业也要陆陆续续地往外搬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四合院之饮食男女》,方便以后阅读四合院之饮食男女第731章 磨刀霍霍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四合院之饮食男女第731章 磨刀霍霍并对四合院之饮食男女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