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行!”苏大强猛地拍桌,随即又压低声音,“至少……不能全逃。”
“……”苏宁现在也是对这个父亲感到无语了,他的底线好像每次都会被自己给突破。
就这样,十岁的苏宁开始了他的“半工半读”生活。
上午在学校心不在焉地听课,下午穿梭于各大涉外酒店和商务楼。
他的“客户”从游客发展到常驻外商,收费也从每次几元涨到几十元。
很快苏宁便是成为了街头的小名人,实在是苏宁的翻译水平太高了,很多感到人生地不熟的老外都喜欢苏宁。
所以苏宁的生意非常的稳定,苏大强也不再打零工了,反而是在暗中保护着苏宁。
看着一天一个样的“儿子”,苏大强内心无疑是很复杂的,也不知道他自己的儿子有没有这么聪明?
1997年春节前,苏宁和苏大强搬出了阴暗潮湿的阁楼,住进了HK区一间正经的一室一厅。
虽然还是老房子,但至少有自来水和抽水马桶。
“爸,你看这个!”苏宁兴奋地在木地板上打滚,“没有老鼠了!”
苏大强正在数这半年攒下的积蓄——足足六千多元。
他看了眼欢天喜地的孩子,心里某个角落微微发软。
当初收养这个仇人之子只为复仇,没想到竟成了他潦倒人生的转机。
“明天去买新衣服。”苏大强难得大方地说,“过年了。”
“攒钱买房吧?”
“什么?买房?”
“是的!租房子总是没有安全感,还是属于自己的房子住着舒服,我现在宁愿睡在老家水库的破房子里。”
“……”
第二天在南京路百货商店,苏宁却对童装区毫无兴趣,拉着苏大强直奔家电区。
“爸,买这个!”他指着一台二手IBM电脑,“史密斯先生说以后很多工作可以用电脑完成,翻译费能翻倍!”
“这么贵!要花掉我们的一半积蓄。”苏大强看着三千多的价签肉疼。
“我算过了,三个月就能回本。”苏宁像个小大人一样分析,“而且学会电脑还能接更多活。”
“好吧!钱都是你赚的!你说了算。”
“谢谢爸爸。”
最终电脑和其他年货一起搬回了新家。
除夕夜,苏宁趴在电脑前研究DOS系统,苏大强在厨房笨拙地包着饺子,往年都是随便买点熟食对付。
“苏宁,告诉我!你是怎么会这些的?”
“我也不知道!反正就是感觉本来就会,没来几天我不就是会上海话了吗?”
“臭小子,难道你真的是天才?”
“或许吧!不过就算是天才也是你儿子。”
“……”听闻此言的苏大强脸色再次复杂了起来。
“爸,你快来看!”苏宁突然大喊。
苏大强沾着面粉的手在围裙上擦了擦,走到电脑前。
屏幕上是一则英文房产广告:浦东新区新建住宅,每平米仅售1500元。
“我想买这个。”苏宁认真地说。
“啥?”苏大强以为自己听错了。
“爸,史密斯先生说上海房子以后会大涨。”苏宁调出一张自制表格,“我算过了,我们的钱够付首付,贷款用翻译收入还……”
“……”苏大强第一次认真的打量这个儿子。
十岁的孩子谈着成年人都未必懂的投资计划,眼神却纯粹得像在讨论买哪个玩具。
他突然意识到,这个失忆的孩子身上藏着多少未知的可能?
“再说吧!”苏大强最终只吐出这三个字,转身回厨房继续煮饺子。
但那一晚,他第一次梦见的不再是复仇,而是一套明亮的、属于他和苏宁的房子。
……
春天来临的时候,苏宁的“翻译事业”已经小有名气。
一些外资公司开始主动联系这个“神奇的中国男孩”,甚至日本领事馆都请他帮忙校对文件。
“苏先生,您儿子真是个天才。”英国商人史密斯在一次会面后对苏大强说,“他的语言天赋是我见过最惊人的。您是怎么培养的?”
苏大强只能含糊其辞:“他自己爱学。”
回家的公交车上,苏宁靠着车窗昏昏欲睡。
最近他总做同一个梦:一个扎马尾辫的女孩教他唱英文儿歌,醒来却记不清女孩的脸。
“爸,”苏宁突然问,“我妈会外语吗?”
苏大强身体一僵:“问这个干嘛?”
“就是好奇。”苏宁打了个哈欠,“我好像记得有人教我唱‘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
公交车猛地刹车,苏大强的表情在阴影中晦暗不明。
他想起资料里提过,赵三金的继女王后英语极好,从小就参加各种竞赛。
“你妈……不会外语。”苏大强生硬地回答,“你天赋随我。”
苏宁困得没注意苏大强的异常,靠在他肩上睡着了。
苏大强轻轻挪了挪肩膀让孩子靠得更舒服些,目光复杂地望向窗外飞驰而过的浦东工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