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一章 回去(6k+)

作品:医律|作者:吴千语x|分类:古言|更新:2015-02-01 12:33:16|字数:15376字

王直这话出来后,有很多中立派的臣子纷纷附议表示赞同。

吏部乃是六部之首,吏部尚书刘景文在沐千山案子后很得英宗赏识,不过他跟曹清等中立派臣子乃是一致的想法。他们并没有想着要帮宪宗复辟皇位,只不过是为了大胤朝的脸面着想,不想将来的朝史留下一个被俘皇帝的污点罢了。他也上前奏议,让礼部着手大办迎接上皇归朝的事宜。

英宗脸色很难看,他心里是一千个、一万个不愿意。

他冷眼看着朝臣们吵了老半天,最后沉声道:“太后薨逝。举国同哀,而今国丧未过,应该厉行节约。简单易行!”

朝堂瞬间平静了下来。

朝臣们个个望向英宗,等待着他的安排。

而后英宗高坐于御座上。幽幽吐出了一句话:“一架四轮高棚马车,十二个禁卫军,接他回来!”

大家都懵了。

这么寒碜?

不过陛下刚刚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国丧未过,一切厉行节约,简单易行。他们尽管觉得这迎接的仪仗,简单粗略到轻视,但却也不好反驳。只能默默应下了。

这事情是交由礼部去安排的,不过这委实也没有什么好安排的,一架四轮高棚马车,十二个禁卫军,还需得着怎么安排,要出发迎接,那是分分钟都能搞定的事情。

不过英宗却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出发的日子,只说让钦天监看过再议。

鞑靼那边,耶律正在大帐内为宪宗和胤朝使臣团践行。

耶律虽然恨宪宗,也讨厌宪宗。初始将他俘虏的时候,更是无时无刻不想着杀了他。可十九年的相处了解,他也对宪宗衍生了一种不一般的情谊。虽然鞑靼的内部有很多人反对。反对耶律放宪宗回去,可耶律依然遵守他对郑恩泰的诺言,遵守他对宪宗的诺言,要放他回去。

耶律坐在上首,大手端着一个盛满了马奶酒的大陶碗,遥遥看着宪宗,扬了扬手臂,敬了他一杯。

耶律不是善于表达情感的人,他的这个举动。足以表达了他对宪宗的尊重和友谊。

李啸天是胤朝人,不过他在鞑靼生活了二十多年。是耶律的国师。宪宗之所以能活,离不开李啸天的庇护。这些年。他们的私交不错,只不过李啸天很懂得把握分寸,因而耶律对他不曾有任何的猜忌怀疑。

他穿着一袭粗布青袍,长发披在背上,用发带松松的挽着两缕,幽沉如潭的眸子看上去有些神秘深沉。

他同样举杯敬了宪宗一杯,同样不说话,只有那眼底漾开的笑意在昭示着:他为他而高兴!

耶律的儿子尊宪宗为老师,宪宗即将归朝,永远地离开了他,他很不习惯,很不舍。

他担心已经当了胤朝皇帝的英宗会不容他,甚至会杀了他。

耶律的儿子问郑恩泰,宪宗回去,能不能平安的活下去?若是不能,他请求让宪宗继续留下来。

郑恩泰很吃惊。

他太意外了,他料想不到宪宗在鞑靼王子的心中,竟然占据了这么重的位置,也没有想到身为俘虏的宪宗,能得到那么多鞑靼臣民的尊重和爱戴

郑恩泰无法回答鞑靼王子的问题。

他的任务是出使鞑靼,将宪宗带回去而已,至于英宗会如何对待上皇,那不是他能够左右的事情。

宪宗很高兴库克(鞑靼王子)能这样为他考虑和着想。他招手让库克过去,笑意和煦地对他说:“胤朝是我的故土,在大胤朝有落叶归根的说法。我年纪大了,自然无法逃脱生老病死的规律,能在我的故土渐渐变老、死去,是我这些年最大的愿望!”

库克落泪了,他不舍老师,却不想老师这辈子有遗憾。

他想耶律请命,要亲自送宪宗去边界。

耶律答应了。

为了表示郑重,耶律率领了全体部落首领为宪宗送行。

只不过送君千里终须别,出了王城之后,耶律和众部落首领便陆陆续续的回去了,只有库克带着一支卫队陪着宪宗走了一天的路,直到将他送到了鞑靼与阴山的交界关口才停下来。

月牙关离阴山关很近,库克只能将宪宗送到此地为止了,他不能再往前去,几步之遥的对面就是胤朝的势力范围了,他随时都有可能被敌方抓住的危险。

库克从马背上下来,看着即将与他永别的老师,泪洒衣襟。

他抱着宪宗的肩膀,声泪俱下道:“今日一别,何时再能相见?或许此去相见无期,老师珍重!”

而后。他不敢再看宪宗,快速翻身上马,向鞑靼王庭的方向疾驰而去。

宪宗望着少年远去的背影。眼角一片湿润。

在鞑靼十几年的囚徒生涯里,在被仇恨、偏见纠缠不清的岁月里。宪宗收获了库克对他的那份真挚无私的友情

阴山关口的守将柯子俊领着一支骑兵出城迎接了宪宗的归来。

他郑重地给宪宗行了跪拜礼,将宪宗连同使团一块儿迎进了城,设宴款待。

柯子俊这些天一直在等待着上京城的消息,可等了多日,却迟迟没有等来英宗派人来迎接上皇回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医律》,方便以后阅读医律第五百零一章 回去(6k+)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医律第五百零一章 回去(6k+)并对医律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