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四大金刚

作品:重生之乘风而起|作者:二子从周|分类:都市|更新:2024-02-12 15:44:26|字数:4446字

伏虎罗汉就在松后,腰部倚靠在这株苍松下,正在神情自得地休憩,他的身下,一头猛虎像只大猫一般蜷缩在他的脚边,神情甚至还有几分谄媚。

一人一虎,却是用工笔细腻勾描而成,包括罗汉的衣履鞋袜,老虎的爪牙须毛,一笔一笔都极其细腻,工笔描绘在这幅画里竟然成了突出人物的非凡手段,就好像定焦镜头下的人像那般,近景和远景都出现了部分的虚化,让细腻清晰的人像更加突显了出来。

“厉害厉害。”周至翻阅着册页,发现石涛对于每一幅画的处理方法都是如此,近景远景的花树云山,烟萝溪石,都是写意画出,而人物,动物,则全由工笔刻画,两相结合,让画面更加丰富典雅,韵味无穷:“难怪吴湖帆评价石涛山水愈细愈妙,而人物最佳更胜山水!”

“只可惜后人多以为大写意就代表着率性粗疏,压根不知道什么叫‘戴着镣铐跳舞’,什么叫‘从心所欲而不预矩’。”启老笑道:“所以吴湖帆后面接着说了,后之学石师者,每从横暴处求之,实在是谬之甚矣!”

其实经过启老和王老鉴定过的东西,真伪基本不用怀疑,周至看得就比较粗糙。

虽然是没有进入内府,一直在私下流传的东西,其上依然有方士庶和明俭的鉴藏印章。

方士庶大家之前已经讨论过,是乾隆时比较有名的画家,崔如拙因为有他的画作,对他的印鉴非常熟悉,这才从岛国藏家那里捡了个大漏。

而明俭,周至和崔如拙都不认识,据二老介绍这位是道光年间的僧人、书画家,出家在九华山,自号“几谷”,册页背后有他的跋文——

“石涛大士早年在敬亭山所绘五百罗汉图,历时数年,为石道人毕生之精制。庚戌年腊月,几谷明俭题识。”

册页的最后,还有一张信笺,上面用毛笔写着“无御印,无名臣印,小狮道人,明俭禅师,似非可拥此宝之人。明治十七年。”

其后有一枚印章,上面是两字篆文“香雪”。

“藤田传三郎?他也走眼?!”周至不禁骇笑:“这岛国藏家们还真是一个赛一个的……实诚!能够从他手里逃出来的藏品,也不容易。”

“藤田传三郎和安宅英一的风格类似,都是出了名的入手豪阔不问价格,一旦无法断定为真品,那出手汰换,也是视若泥沙。”王老爷子摇头:“主打的就是一个豪横,也正是因为这样,他们也积攒下了无数珍品。”

“他的印章笔迹你们都能够认得出来?”崔如拙又愣住了:“难道这也是收藏界的常识?”

“呵呵呵呵……”剩下几人都笑了出来,马爷说道:“岛国四大金刚嘛,收藏界怎么会不知晓呢?”

马维度嘴里的“岛国四大金刚”,其实是指四位收藏了大量中国珍贵文物的岛国富豪藏家。

第一位是坂本五郎,这位是正经的同行,职业就是古董商,收藏家算兼职。

坂本五郎对于中国古董艺术品收藏十分热爱,从一个平凡的小人物开始,最后发展成为岛国最具影响力的古董交流会“不言堂”的创始人,可以说一路都是乘上了中国文物价值飙升的东风。

鸡缸杯就是他的代表性重要藏品。

第二位就是这次打眼的藤田家族,创始人就是藤田传三郎,与其子创办的藤田美术馆,是日本最富盛名的私人美术馆之一。

藤田传三郎是岛国近代史上重要的实业家,酿酒业豪商出身,参加倒幕维新运动后成了维新重臣,并在矿山、证券等多项产业里获得了巨额的财富。

他还是一位东亚传统艺术的爱好者,动辄斥巨资搜集中日两国国宝。在收购文物时以出手快狠闻名,几乎从来不问价钱。

着名的曜变天目茶碗,就是藤田美术馆的重要收藏。

第三位是临宇山人,其收藏囊括南北诸窑,被誉为最全面的宋瓷私人收藏。

定窑黑釉鹧鸪斑盌和钧窑天青釉盘,建窑油滴天目茶盌,都是了不起的藏品。

第四位是安宅英一,着名富二代,他爸也看出这孩子实在不是经商的材料,其实没有指定他为接班人。但是阴错阳差,他父亲去世后,还是由他接手了安宅产业。

他也的确始终如一,将产业的经营完全交给职业经理,全身心地投入了陶瓷器的收藏。

他的收藏标准只有一条标准:那就是美,最鄙视清代的官窑,一年到头奔走于各大拍卖会之间,公司帐上的盈余都买了陶瓷。

日本定级为国宝的南宋油滴天目茶碗、龙泉飞青瓷、汝窑水仙盆、南宋吉州木叶天目碗,都是他的收藏。

最后还形成了被岛国人津津乐道的“安宅品味”。

这几位藏家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对宋瓷的特殊偏爱。

而收藏品类最丰富的,当属藤田和安宅。

然而这些人在普通人眼里都是了不得的大藏家,大人物,不过在周至这里,他们却也是普通人。

因为周至和马爷嘴里这“四大金刚”中的两位,安宅和坂本,都打过交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重生之乘风而起》,方便以后阅读重生之乘风而起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四大金刚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重生之乘风而起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四大金刚并对重生之乘风而起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