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百七十八章 写作文

作品:重生之乘风而起|作者:二子从周|分类:都市|更新:2024-04-08 20:29:31|字数:4404字

“我是用雪枣跟小朋友们换的。”林婉秋介绍起了经验,感觉自己占了好大的便宜。

“巫山人还挺能整活的。”周至笑道:“裹上一层糖霜,就变成‘雪枣’了。”

“你们那儿也有这种糖果?”林婉秋问道。

“有,我们那儿外面不是白色的糖霜,而是裹了一层黑芝麻,其实比雪枣香,不过名字就不好听了。”

“那你们那儿叫什么?”林婉秋是个好奇宝宝,非得问。

“嗯,我们啊,管它叫猫屎节节!”

“哈哈哈……”李老三看到林婉秋一脸的嫌弃,笑得老开心了。

大宅院儿晚上住起来其实还挺阴森的,好在小伙伴们都是野惯了,这里也就和中坝岛上那个大宅的环境差不多,边上还有镇政府和派出所,除了林婉秋有点害怕跑去和梁红挤一个屋子外,大家都无所谓。

卫非和方文玉占了内院左右厢第一间房间,充当门神,梁红住内厅最大一间,算是镇宅。

周至和李老三却没法住在这里,连带着张路和江舒意也要回到船上去。

周至在船上还有很多的活,船上资料室有冲洗间,周至要在那里冲洗每天的照片。

另外还要整理资料,起草报告,给各地工作小组电话回复,忙到飞起。

之前他还要给李老三当助手,可是等到船过奉节就没法再奉陪了,于是推荐了张路和江舒意代替。

船上有卫星锅盖,可以接收世界各地的股市行情,西方股市是晚上才开市。

张路学的财经,江舒意学的外经贸,和经济都沾边,道理讲明白后K线图看起来也不复杂,江舒意英文水平不低,李老三的小组通过卫星电话发来的传真,她搞清楚各种专业术语之后,也都能看得懂。

两人就这样给李老三当起了秘书,这个任务挺重,不过也算是通过这扇大门,看到了另一个世界。

全世界金融的潮汐就好像各大洋中的潮汐一般,此消彼长。

不过大洋里的潮汐只受月相的主要影响,而世界金融潮汐的脉络,就不是那么好把握了。

李老三坚决实践着“十个人控制全世界”的精兵简政原则,虽然旗下基金会实际干活的人数不少,但是全世界范围内,直接对他负责的人只有九个。

张路和江舒意要干的活,就是根据这九个人提供的工作报告,结合全世界各地的股市、债市、期市的走势进行验证和复查,然后将结果连同工作报告一起报告给李老三。

李老三的眼界已经从地区股市,地区金融产品涨跌,跨越到了世界各大主要经济体之间的金融体量变化,流向变化,各种战略级的情报收集,分析,谋划和布局。只要有心,这个可是绝佳的学习机会。

李老三对张路和江舒意很满意,相比在港岛帮封宏盛面试过的那些海外大学毕业生,大陆的孩子聪明朴实,吃苦耐劳,而且非常热爱学习。

哪怕是一份“临时工”,哪怕将来毕业以后不一定会从事证券金融行业的工作,但是张路和江舒意表现出来的对金融知识的渴望,几乎是一眼看得出来的。

张路上手很快,善于总结“工作流”和“方法论”,不几天就积累起了“工作经验”,还能够将之告诉给江舒意。

江舒意则是任劳任怨,细致耐心,对于李老三手下报告里提出的地区金融趋势见解,她能够非常耐心细致地去核实,并且在核实的过程中形成对全世界金融趋势的整体印象,并且编撰出只有自己才看得懂的摘要,用不同颜色的小标签贴在汇总的报告册里。

几次李老三要回顾翻报告的时候,江舒意都能够根据摘要给李老三翻出来,让李老三颇感惊讶。

再一细问,这方法却是当年江舒意帮助周至整理《资治通鉴》的时候就掌握了的,不过这几年又增加了些自己的使用心得,愈发顺手,还靠着这套“记忆辅助”拿到了一等奖学金。

李老三就感觉夹川是个风水宝地,以前就以为周至算是个人才,这次三峡之行,却发现周至的小伙伴们,个个都有可取之处。

这让李老三对于中国大学生的素质又有了深刻的印象,周至曾经和他聊过中国大学生的“含金量”,至少在这一届里,还是挺高的。

李老三三人在操盘研究室里边忙,周至一个人在文保办公室这边忙。

将照片清洗出来后,周至挑出一些有价值的照片,还要将底片从“负片”转为“正片”。

这样做的目的当然是为了准备幻灯片,结合考察报告,将来要去向学校和基金会理事会汇报。

虽然李、林、周三人自己就是捐款大户,但是基金会的大户却远不止三人,还有无数的长辈出于对三人的信任,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东西出东西,凑够了上亿的资金给几人运作,当然不能任性行事,不管对内对外,都要对各方有一个交代。

这些笔杆子上的功夫李老三和林婉秋都不够看,自然都要落在周至的身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重生之乘风而起》,方便以后阅读重生之乘风而起第一千九百七十八章 写作文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重生之乘风而起第一千九百七十八章 写作文并对重生之乘风而起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