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架拦截机和更多的无人机在舰队周围伴飞,看起来气势不俗。
现在,对峙双方正位于天际4卫三陨石带平面上方。
守方1艘突击航母,4艘卡戎级巡洋舰,12艘圣盾级驱逐舰,120架拦截机,后续还有正在集结,准备加入战场神州舰队。
攻方1艘战列巡洋舰,4艘巡洋舰,8艘驱逐舰,44艘护卫舰,108艘护航艇,没有战机。
因为对方分兵的关系,双方在主力舰对比上相差不大。
没有过多哔哔,拉桑人趁着神唐舰队的援军还没跟上,抢先一步挑起了战争。
“检测到高能汇聚反应,对方主炮正在充能!”
“哼,不用跟他们客气,战机编队进入下方陨石带迂回接近,无人机群正面突击,舰队所有前向火力锁定敌方1号巡洋舰,听我命令准备集火!”
大战开打。
刚刚还保持克制的双方顿时火力全开,舰炮拼命向对方倾泻火力。
拉桑人的战舰造型狭长狰狞,感觉从头到尾都遍布着倒刺、楔形沟壑和犄角状结构,这些乱七八糟的造形里,有些是天线,有些是炮口,有些是姿态引擎,还有些是物资、人员、散热接口之一……
总之,人类在没有了解的情况下很难真正分清对方的重点部位是哪。
“对方的审美真是惨不忍睹。”
破晓号上的陆峰如此评价道。
在黑骑士提供的拉桑人情报中,拉桑人对舰船的设计理念就是正面对轰。
他们将船身设计的极为狭长,并将大多数埋入船身的定向火炮沿中轴线环绕排布,以便能发挥最强的舰艏火力,同时最大程度减少正向被弹面积。
这种设计在大舰队远程互射时非常有用,有些类似于太空版的排队枪毙。
拉桑人在战斗中只要能一直保持舰艏同步向敌,就可以发挥出远超敌方的密集火力并让大多数正面袭来的炮弹落空。
在欺负齐格里亚人时,正是这种凶勐的火力撕碎了弱小的齐格里亚舰队。
黑骑士直到现在还对当时那恐怖的一幕记忆犹新,记忆中的情绪透过心灵感应,清晰的传到了张春辉的脑海中,随后张春辉特地向陆峰强调了这一点。
陆峰听后,对此虽然重视,但距离惧怕还差得远。
他作为舰船专家,清楚的懂得一个道理——在设计上越追求极致的性能,那么舰船的其他方面就会成为短板,在关键时刻爆发出来。
拉桑人不是没吃过亏。
事实上,他们吃的最大一次亏就是对阵虫族,虫群可不会跟他们搞什么阵列战,一拥而上的虫群直接突入了拉桑人舰队盲区,然后轻易撕碎了他们。
另外,
由于舰体纤细,在没有配备专用母舰的情况下,拉桑人的战舰显然不可能携带什么战机部队。
他们舰队中的一百多艘护航艇就是该文明最小的作战单位,他们刻在dna中的设计理念是奔着大去的,对小东西向来不怎么感冒。
所以,陆峰已经清楚认识到,这是一支火力强大但又十分笨重的极端舰队,远比那些全面均衡的舰队容易对付。
不过在进一步采取对策之前,还是要先试试对方的斤两。
黑骑士由于级别不够,只能提供驱护舰的情报,于是作为试探,陆峰将首次舰队集火的目标放在了对方的一艘巡洋舰身上。
双方相向而行,在距离5万公里的时候拉桑人舰队便开火了,舰艏光芒频闪,显然已经有不少电磁弹丸飞射而来。
然而……
“规避。”
回应对方的只有澹澹两个字。
这个距离实在太远了,远到等对方弹丸飞过来,起码要过上好几分钟,除非瞎猫碰上死耗子,否则神唐舰队根本不可能被对方的炮击命中。
果不其然。
神唐舰队微微改变航向后,“慢吞吞”飞了数分钟后才抵达的弹丸全部落空,无一命中。
见此,对方也没有再开炮,显然拉桑人也是存心试探,想看看陆峰这边是不是外强中干。
双方舰队持续加速,彼此之间的距离在飞速缩小着。
神谕不可能选取技术相差悬殊的对手,因此,以双方最强可以加速到“数百公里/秒”的电磁炮技术来看,数千公里的交战距离已经是极限了。
飞船不断加速,庞大的战舰在大推力亚光速引擎的推动下越飙越快,最高可达1/4光速。
在这一点上,大到航母,小到星际战机都是一样的。
不一样的是,灵活的星际战机可以很快达到最大速度或是快速停下,庞大的母舰则需要一个漫长的加速过程,想要停下来则更加困难。
这跟曲速航线的瞬停、瞬走是截然不同的。
但没办法,在星球引力井范围内只能采取这样麻烦的机动方式,这也是灵活的星际战机存在的价值之一。
经过漫长的汇合,双方舰队总算是来到了相距5000公里的位置上,这个距离已经可以开打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