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8章 用兵之道,太上汤武之仁义

作品:明末之席卷天下|作者:明镜要高悬|分类:穿越|更新:2022-10-03 10:53:31|字数:6144字

从北到南,依次为莫朝,隆平,后黎,占城。

实力最强的是后黎。

后来后黎大将阮潢见时任后黎朝的权臣郑检猜忌自己,就申请出镇顺化,然后发展成南边的阮氏势力,四股势力变成了五股。

1625年时,郑梉派遣郑桥率兵攻陷高平,擒杀太上皇莫敬恭和莫朝皇太子等,押往清化斩首。

莫光祖莫敬宽则与次子莫敬宇遁入明朝,同年遣人向后黎朝上降表。在当时明朝的压力下,后黎朝封莫敬宽为太尉、通国公,准许他回到高平,从此以后莫朝的军事实力更加衰弱,并向后黎朝进贡。

双方相安无事的几十年,莫朝一直在积蓄实力,练兵囤田。

1638年,莫光祖莫敬宽去世后,新任莫明宗莫敬宇继位,他的能力比莫敬宽强多了,莫朝在他的治理下,国力又蒸蒸日上。

郑梉感觉不到妙,于1638年和去年,两次发兵进攻莫朝,但被莫敬宇带兵击败。

其间,郑梉与南方阮氏又是多次发生大战,互有胜负,原历史一直打到1672年,还分不出胜负就决定划江而治。

所以现在安南的情况时,有莫朝、后黎朝、阮氏、隆平、占城五个势力。

莫朝最差,只余高平一地,隆平占据安南北部中间,阮氏在中间往南,南部是占城。

谢海山道:“朝廷的旨意是什么,刘都宪知道吗?”

刘宗周道:“当然,斥令郑梉归还高平四州给莫敬宇。”

“降安南国为‘安南都统使司。’”

在1540年十一月初三时,莫登庸与大臣数十人自缚跪拜,入镇南关向明朝官员纳地请降,明朝将安南国(越南语:an nam qu?c)降为安南都统使司。封莫登庸为安南都统使,轶从二品,世袭,银印,安南法理上成了内属明朝的自治单位。

但当时的莫登庸对此似乎毫不介意,心安理得地对明自称都统使、对内继续称帝建元,明朝也不管不问,等于默认了。

谢海山点头:“安南已经很久没承认安南都统使司。”

“镇北王的意思,要郑梉也承认安南都统使司,郑氏实力最强,统治安南多年,南征北战,桀骜不驯,不可一世,刘都宪此去,当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切不可以仗大明兵强马壮,而危言之。”

这不废话吗,刘宗周冷然道:“用兵之道,太上汤武之仁义。”

“我此去,必然以仁义教化他们。”

岂会用威胁的口气,你当我是丁毅那样的骄将出身?

谢海山暗暗好笑,表情一脸恭敬:“刘都宪深明大义,必能完成大任。”

光时亨这时有点急了:“就咱们三人前去?没有卫队?”

边上丁石头一本正经:“安南气候不同大明,咱们的兵马都不适应。”

“你们放心,莫朝派了一队兵马护卫你们,有大明使节节符,后黎朝的人,不会对你们怎么样?”

“必竟,他们曾经是咱们的属国。”

光时亨还要说,刘宗周大声道:“天朝上邦,有何惧之。”

之前丁毅派人私下和他说过,要是事成,让他进阁,为辅政大臣。

刘宗周也是铁了心要办成这事,第二天一大早,就吵要进安南。

丁石头派了一队人护送他们,一路往西,进入分茅岭。

这边全是山路,要爬山越岭,三人皆是京官,细皮嫩肉,那吃过这样的苦,一个个叫苦不迭。

送进去十里左右,从路边上跑出来一队黑黑瘦小的安南人,正是莫敬宇派来的人马。

他们有二十人,带了大量的马骡和粮草,将护送他们前往后黎朝。

领队叫胡恒。

丁石头的当即和他们告别,赶紧回到广东。

胡恒是莫敬宇心腹,这会他们都不知道明军准备攻打安南,还以为丁毅真心要帮他们做中间和事老。

当下他带着刘宗周他们往后黎朝而去。

就在他们前往后黎朝的同时,明军大量的兵马,正从广东沿海,一船船的往钦州集合。

大量的商船,战船也在这里集合。

要征服安南,只需打败最强的后黎和第二强的阮氏。

后黎也好,阮氏也好,他们的首府,一个在升龙,一个在顺化。

皆在海边不远处。

喜欢明末之席卷天下请大家收藏:(www.zuiaixs.net)明末之席卷天下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目 录下一章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明末之席卷天下》,方便以后阅读明末之席卷天下第788章 用兵之道,太上汤武之仁义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明末之席卷天下第788章 用兵之道,太上汤武之仁义并对明末之席卷天下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