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八二章 南洋保留区

作品:大明1805|作者:王子虚|分类:历史|更新:2023-03-27 23:47:27|字数:9084字

“殿下能帮忙的话,就给咱们南洋多要点大学生过来。”

朱靖垣听了轻轻点头:

“这的确是个问题,但这不是南洋自己的问题啊。

“我给南洋多要学生,那别的地方不就少了吗?

“刚才萧布政不是说了吗,这种事情急不得啊,熬过这几年就好了。

“大家这几年就身上多挑些担子吧。

“官员不够用也是有好处,大家的升迁不就更加快捷了吗?

“所以现在大家可不是白白的多干活啊……”

朱靖垣说到这里,现场顿时响起了一片比较克制的笑声。

朱靖垣等大家笑完了,才自顾自的继续说:

“看来大家真的不想给我提问题啊,那我就只能自己找问题了。

“等我找到问题之后,大家也就不能继续捂着了。”

官员们顿时又非常克制的笑了。

今天这个见面会的氛围颇为融洽。

朱靖垣跟官员们简单聊了一会儿,就让他们各自去工作了。

然后就真的开始自己找问题了。

接下来的日子里面,朱靖垣就在狮城的各个衙门活动。

翻看档桉和卷宗,查询近年的各种数据。

从数据统计上看,南洋地区目前真的可以说是一片欣欣向荣的局势。

工厂、商行、商品、税收,新婚夫妇、新生儿数量,等等数据全都在高歌勐进。

同时当地的犯罪率还呈现出了下降趋势。

普通人都能比较容易的挣到钱,那最常见的小规模犯罪自然就降低了。

区位条件最好的马六甲地区,发展当然是非常迅勐的。

但是就算是暹罗和缅甸的内陆地区,当地人也有了更好的向外走的出路。

看上去真的是烈火烹油的盛世景象。

而且是繁荣发展的越来越富裕的盛世,不是只是饿不死的人口更多的盛世。

问题当然也是确实存在的。

首先就是族群问题。

以马六甲布政使为例,当地总人口越七百万,其中纯大明人三百万出头,纯土着还剩下两百多万,中间夹着四百万混血儿。

其他的南越、暹罗、缅甸、婆罗洲、爪哇、旧港、吕宋等地的情况也是类似。

土着和混血儿不是问题,问题是土着的认知。

殷洲和太平洋岛屿的土着,本身社会文化无限接近于原始社会。

殷洲的文明层级虽然略高,但是本身被泰西人灭绝了一回,已经基本失去了自我认知。

所以大明人和朱靖垣将他们视为曾经的山越野人,对他们的政策以同化吸收为主。

但是南洋半岛和部分岛屿上的土着,大多都有最基本的文明体系了。

甚至存在过传承数百年的王朝,还有很多接纳了大食地区来的天方教。

这些王朝虽然都已经不存在了,国家都替换成了大明宗室藩王。

但是世祖皇帝时代的情况非常的复杂,除了日本这种情况最为特殊的逆子,对于周边的其他藩属国并没有全部武力消灭。

也是因为在当时的技术水平下,很难对南洋这种热带地区实施彻底的武力征服。

世祖皇帝基本都是软硬兼施,逐步废掉原有的君主,改成了大明藩王。

所以很多番邦原有君主的后人,以及忠于原有君主的臣属,并没有被完全的灭绝。

到目前为止,仍然有不少的藩国土着,仍然保留着这部分记忆。

他们并不抵触加入大明,因为他们本来的国家,基本都是大明的藩属国和朝贡国。

但是他们仍然期待他们原有的国家名号以及族群传承能够继续存在。

现在还有很多土着仍然在继续崇信天方教。

他们目前只是保有这种期待,也并没有造反的能力和动作。

大明已经事实上吞并了这些藩属国之后,大明朝廷难以继续做出灭绝他们的决定。

但是朱靖垣很难相信,一旦大明朝廷局势崩溃,他们还会继续老实的呆着。

所以在大明本土周边,面对文化大明接近的南洋土着,大明朝廷的政策却不全是同化。

现在正在实施朱靖垣提出的腾笼换鸟和保留区方案。

朱靖垣最初给了棉兰老岛、苏拉威西岛、所罗门群岛三个候选地。

最终大明朝廷选择了最偏远的所罗门群岛。

整个南洋地区的官员,正在有选择的将部分土着送往保留区。

问题就出现在这个“有选择”上。

什么样的人应该送走,什么样的人可以留下,在不同的官员脑子里有不同的判断。

除了将那些真正的遗老遗少送走之外,绝大部分官员习惯将真正的野人也送走。

将有基本的文化水平,能够在大明官员管理下工作的人留下。

但是在朱靖垣看来这种操作并不合适。

保留区是要给不方便管理的人划出一块地区,让他们以自己的方式独立的生活。

同时避免其继续影响其他地区的人口。

所以朱靖垣了解了腾笼换鸟和保留区方案实施的情况之后,就直接以总督的名义下达了一份新的命令,统一调整和规范现有的腾换规则。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大明1805》,方便以后阅读大明1805第三八二章 南洋保留区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明1805第三八二章 南洋保留区并对大明1805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