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 谨慎的116师团

作品:抗战之重整河山|作者:鱼夫|分类:军事|更新:2022-10-13 17:18:04|字数:7788字

因为只要中国人的炮兵阵地在10公里外,野炮地122联队就只有挨炸的份。

师团长阁下的命令不能不执行,井上茂纠结许久,拉出了联队里的四门75毫米山炮!

……

……

一直像个乖宝宝一样的日军部队终于动了,位于雪花山最高处的观测组第一时间注意到了这个状况。

观测组组长把他所看到的一切通过电话汇报给伍国华。

“小口径山炮,小鬼子这是看不起我们啊,不动!”

伍国华的性格一直很高冷,他说出来的话几乎没有收回去的。

说了不动就是不动,没有人敢质疑这个命令。

“咻咻咻……”

没过多久,日军炮弹就一颗接一颗的落在前沿阵地上。

“轰轰轰……”

日军很显然是早有准备,炮弹的落点都十分精准。

阵地上的伪装物在爆炸中支离破碎,一些修得不牢靠的掩体也在爆炸中坍塌。

因为提前收到了预警,前沿阵地上的战士们都退到了防炮洞里。

战士们有的擦枪、有的抽烟,对日军的炮击早已习以为常。

天然溶洞成了徐子和在雪花山的临时指挥部。

这里既能避炮,又可以遮风挡雨,可以说是整个雪花山最安全的地方。

4门75毫米山炮打了5分钟就停了下来,炮击停止后,井上茂命令刚才开炮的炮兵立刻转移阵地。

一个大队的炮兵手忙脚乱的拉着火炮转移,只是过了半个小时雪花山还是一如既往的安静,预计中的炮弹并没有落下来。

接连试探了三四次后,筱原诚一郎终于命令炮兵部队放弃这种无意义的尝试。

大将阁下的电报催得很急,必须派步兵开始进攻了。

第1波攻击的任务落到了第119旅团109联队的头上。

109联队联队长上住良吉大佐选择的进攻路线几乎与第一次太原会战第20师团进攻雪花山时的一样。

一个中队的小鬼子驱赶着一个营的伪军缓缓向雪花山靠近。

徐子和在雪花山的正面布置了两个连的弟兄,小鬼子这次是来试探虚实的,徐子和准备和对方玩一手虚虚实实。

第一波进攻部队没有任何意外就到达了小鬼子最喜欢的400米距离。

在这个距离上,迫击炮、重机枪、掷弹筒相互掩护,鬼子士兵呈散兵队形,在各自军曹的带领下,三三两两地向阵地进攻。

两个连共装备有轻重排击炮6门,机枪22挺。

第一次交战,阵地上动用了全部迫击炮和一半的机枪火力。

冲到200米范围内的日伪军在交叉火力的打击下伤亡惨重。

第1波攻击以守军伤亡5人的代价,毙敌六七十人结束。

……

雪花山与小鬼子打的你来我往的同时,魏国栋的侦察营和98军西出阳泉。

两支部队贯彻江东的命令,大部队据守有力位置,派出精锐小队接连不断的骚扰日军混成第11旅团。

尤其是魏国栋的侦查营,他凭借装甲车和部队的机动优势,多次冲到距离日军大部队五六百米的位置。

混成第11旅团携带有大量重型装备,这些装备没办法和步兵一起快速移动,成了侦察营和98军精锐小队袭击的最好目标。

游击战最大的特点就是敌人行踪捉摸不定,烦不胜烦。

虽然每次造成的损失不大,但是却不能不管。

为了保护重装备和后勤物资,混成第十一旅团不得不从前线抽调大量兵力回来。

这样一来,始终追在第5集团军和第14集团军屁股后面的就只有第十三独立警备队。

98军的骚扰和袭击为两个集团军的撤退,减轻了很大的压力。

9月11日晚,太原地区的国军大部都已撤到了榆次和徐沟以南地区。

日军东西合围的战略意图并没有达成。

这次是国军真正意义上的撤退,而不是溃败。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除了指挥等因素外,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点,那就是撤退部队头上没有鬼子的轰炸机和战斗机。

撤退部队的编制基本保持完整,除了略微有些恐慌外,大体上没出问题。

……

……

梅津美治郎和栉渊鍹一于13日被送到了西安,他们被俘的照片和国军攻占太原城的照片在两人之前抵达。

中央日报等国府喉舌于12日开始发力,国军晋中大捷的消息铺天盖地。

13日中午,委员长在西安召开记者招待会,白健生现场答记者提问。

当然,出席记者招待会的还有风尘仆仆、萎靡不振的两个日本将军。

一些媒体对太原的得而复失表示遗憾,但因为抓住了两个日本将军,他们在报道的时候为国府留了一些颜面。

记者招待会结束后,委员长带着两个重量级俘虏乘飞机回重庆。

重庆有诸多驻外使节,委员长准备开一个外交酒会,把国军大捷的是在国际社会上做实。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抗战之重整河山》,方便以后阅读抗战之重整河山第433章 谨慎的116师团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抗战之重整河山第433章 谨慎的116师团并对抗战之重整河山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