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6章 科学院的新任务

作品:抗战之重整河山|作者:鱼夫|分类:军事|更新:2022-10-13 17:19:20|字数:4780字

军事科学研究院的规模比江东最初成立时已经扩大了无数倍,科研人员已过万人之数。

在发展和扩大中,科研体系不断完善。

江东给军事科学研究院的研究员提供了最好的生活和研究环境,这大大的刺激了研究员们的研究热情。

当下有数十个研究项目同时在科学院展开,涉及到医疗以及武器弹药等方方面面。

再不需要江东像教小学生一样给每个研究都指明方向提供思路了,研究员们会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创新。

当江东走进军事科学研究院的大门时,扑面而来的是浓浓的学术气氛。

在军事科学研究院院长范筑先的陪同下,江东和谢成瑞、吴展先是去参观了火箭弹和导弹研究所。

火箭弹的起源很早,各国都掌握了相关技术。

导弹是在火箭弹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技术相对复杂。

纳粹德国在导弹研究方面领先于全世界,江东的军事科学研究院也不甘人后,导弹项目已经开始半年以上的时间了。

在了解了导弹的研究进度之后,江东显得很高兴。

“以目前的进度,如果一切顺利的话,一个月后就能开始实弹试验。”范筑先对江东说道。

江东笑着点头,

“很好,希望等我从美国回来的时候能够看到我们自己的导弹升空!”

谢成瑞和吴展知道导弹是一种很先进的武器,但究竟比目前的装备先进多少,两人心中没有一个度。

他们跟在江东身后,参观了一个又一个的研究所,看到江东的情绪越来越高涨,最后几乎是笑得合不拢嘴了。

等一切参观结束之后,江东才发现军事科学研究院的研究体系比自己之前的想象更加完善。

他对着范筑先和几个重要研究所的所长们好一番夸赞,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等重新做下来已经是两个小时以后了。

“造船厂那边我已经安排过了,他们会按照我提供的思路生产新式军舰!”江东看着坐在自己面前的歼一战机总设计师黄绪永说道:

“除了军舰要改良外,咱们也该研究自己的新式战斗机了!”

黄绪永一直在想办法提高歼一战斗机的性能,听到江东这话,他的心一下子提了起来,满脸的期待。

江东从秘书处处长唐云手上接过一个超大号的公文包,翻开最上面的设计概要道:

“歼一战机已经走到了螺旋桨战斗机的顶峰,性能不可能再提升了!

我们的下一代战机将会是喷气式战斗机。”

江东把设计概要推向黄绪永,“黄总设计师对喷气式战斗机应该不陌生吧?”

黄绪永双手颤抖的接过设计图,有些含糊不清的回答道:

“德国、英国和美国在很早以前就开始研究喷气式战斗机了,据我所知,德国的技术是最先进的,并且已经制出了试验机。”

“是的!”江东点头道,

“德国人又走在了世界前列,试验机过后就可以正式生产了。这个时间不会太长。

以我们目前的人才和技术储备,想要研究成功喷气式战斗机大概需要多长时间?”

黄绪永摇头,

“时间不确定,至少要两三年吧。”

江东的眉头微不可查地皱了一下,道:

“就算有了这份设计图也需要那么长的时间吗?”

“单靠我自己无法分辨这份图纸的价值,总司令,我只能说我不知道。

您至少要给我们一个星期的时间,一个星期后才有可能会出结论。”

江东强挤出一个笑容,说道:

“科学研究有其规律性,强求不得,一切就交给黄总设计师了。”

“好好好………”黄绪永的注意力早已经不在江东身上。

喷气式战斗机最关键的是喷气发动机,这是军工领域的一项尖端技术。

可能花费10年20年也无法吃透这其中的技术!

江东又看了黄绪永一眼,然后和范筑先等人一同离开,前往一个最新成立的研究所。

这个研究所有一个让人看不透的名字:

“直升机研究所!”

很多中国人并不知道直升机,甚至听都没有听过。

实际上直升机这种东西在1939年就已经出现了。

在原本的历史时空中,抗日战争时期也有中国教授自己研究直升机,并在抗日战争胜利后顺利生产出第1架国产直升机。

由于后来爆发的战争,使得大量研究资料失传,第1架国产直升机也不知所踪。

总之,直升机和喷气式战斗机一样,并不是江东给这个世界带来的新东西。

新组建起来了直升机研究所所长叫柯克,曾留学于欧美,是空气动力学方面的专家,也是军事科学研究院中少数几个亲眼见过直升机的人之一。

研究所成立才不到5天时间,柯克已经带着研究所的众人开始了工作。

第一步就是收集资料。

虽然只有5天的时间,但是研究员们已经理出了一些头绪,实在是太难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抗战之重整河山》,方便以后阅读抗战之重整河山第836章 科学院的新任务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抗战之重整河山第836章 科学院的新任务并对抗战之重整河山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