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0章 国内问题

作品:抗战之重整河山|作者:鱼夫|分类:军事|更新:2022-10-13 17:19:52|字数:4432字

5月28日,北平。

南征大战已经进行了一个多星期,各部队在高歌猛进,中南半岛上的日寇节节溃败。

不过距离战争结束还有相对较长的一段时间,战争将会变成常态。

西苑里,民政和军事两大系统的人各忙各的。

军队方面主要是保障后勤物资的供应,加强预备役兵员的遴选等等。

行政上,一系列的改革工作还在继续中,其中以新币的试推行最为引人注目。

5月25日,华北地区的民众正式开始使用新币。

新币的造型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似乎代表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北平军政府在多年的对内对外中积累了广泛的声望和信任,绝大多数百姓都用手上的银元换取了新币,充分地展示了自己对政府的信任,对更加美好未来的向往。

各地区的表现直接反馈到北平行政委员会中枢,货币改革委员会根据各地老百姓的反映调整新币发行的速度和规模。

这是一场关系到全国民众生活、国际经贸往来的重大改革行动,第一阶段反馈良好,货币改革委员会决定在6月之后将新币向全国推广。

争取在三个月的时间内将民众手上的所有旧货币都兑换上来,稳定新币的地位,彻底完成改革工作。

当然,军队控制的军报和广播电台每日都会向民众公布西征与南征军的作战情况。

主要是报道取得的胜利、歼灭敌军的数量以及公布牺牲烈士名单。

国内的大方向是前进的,是发展的,是积极向上的。

战争已经成为常态,民众们更多的是在为自己、为家人的更加美好生活而奋斗。

各行各业发展迅速,呈现生机勃勃之状。

“老谢,南征军进展顺利,是否要考虑成立半岛总督府的事情了?”

总参谋部内,吕卓然双目微敛地询问总参谋长谢成瑞。

贡榜王朝正式归属于华夏,总督府撤销。

不过以卫俊如为首的总督府官员仍然集中在一起,在处理海外民政工作方面他们经验丰富。

谢成瑞认真地想了想后道:

“战线拉长、雨林情况复杂,也许要不了三个月,但是解放整个中南半岛,至少也还需一个月!”

“的确可以组建总督府了,让他们跟在军队的后面处理战后民生工作。”

“和民政的王主任商量一下,如果没有不同意见的话,总督府的成立时间就选在6月1日!”

浩浩荡荡的南征大军浴血沙场,为了是切切实实的利益。

贡榜王朝已经到手,中南半岛上的各地区也快了。

商定完这件事情之后,谢成瑞突然想起似的问道:

“与重庆方面的谈判进行到哪一步了?”

吕卓然冷笑了一下,回答道:

“他们一直在拖延扯皮,没有认真谈判的诚意。”

“不过能够看得出来,重庆的一些坚持已经在松动了。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实难违背。”

谢成瑞希望能够在江东回来之前正式解决西南方面的问题,那样的话他也算是办了一件实事。

在这些年共同搭档的日子里,谢成瑞认为自己并没有真真切切地起到总参谋长的作用。

绝大多数的胜利都是江东和前线将士的功劳,他心中其实是有些不自信的。

这是他自我的感知。

“你认为还需多长时间才能彻底解决重庆问题?”

吕卓然在政治方面的能力有目共睹,谢成瑞也很看重他的意见。

“这得看采用何种手段了。”吕卓然显然深思熟虑过这个问题,当下说道:

“如果效仿共榜地区,在西南推行一场民众的大公投,或许只要一个月就能让国民政府灰溜溜的下台。”

“不过这一个办法有些激进,可能会发生流血冲突事件。官僚资本家为了自己的利益,是不可能眼睁睁地看着公投举行的。”

谢成瑞比较中意这个办法,可是这个办法要考虑的方面很多,还必须与江东商量。

《控卫在此》

“还有呢?”

吕卓然从口袋里拿出一包烟,给了谢成瑞一只,点燃深吸一口后才悠悠道:

“第二个办法就是以发国难财、破坏和平等罪名,用特战队抓捕官僚资本家,然后再举行公投!”

谢成瑞皱了皱眉,只听吕卓然又道:

“前两个办法见效快,干净彻底,也没有那么多拖拉扯皮的事情。”

“最后一个办法是在政治上谈判,军事上施压,争取在三个月内解决西南!”

西南地区的百姓很希望能够加入统一的大家庭中,共享战争福利,共享发展机遇。

军委会的一些高级军政干部也有投向北平的意思。

民心所向,大势所趋。

的确不应该再继续拖拉下去了,或许应该采取较为果断的办法。

一支烟抽完后,谢成瑞对吕卓然说道:

“我比较中意前面两个办法!”

“在最近的谈判中,你隐晦地向重庆传达我们要军事解决国内问题的意思。”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抗战之重整河山》,方便以后阅读抗战之重整河山第1020章 国内问题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抗战之重整河山第1020章 国内问题并对抗战之重整河山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