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八十三章 长安十二时辰

作品:别闹了,我真的是导演|作者:古城生|分类:古言|更新:2022-11-25 01:29:30|字数:4450字

“三年五部电视剧啊...”

魏来仰头感叹了一声。

最近光忙着拍《绣春刀》,都把这事给忘记了。

说起来,时间过的还真快啊。

一眨眼,这都已经第二年了。

确实这方面的动作要加快了。

“老施那边杀青了,后期制作也不用他做啥了。”

“确实可以再给他加加担子了。”

魏来嘿嘿一笑,电视剧他肯定不会再自己亲自拍了。

还好现在手头也有能用的人才了。

只是下一部电视剧要拍啥,这一时半会的魏来还真没头绪。

“老白,给点建议。”魏来看向了一脸澹定的白括,问道:“我们工作室下一部电视剧,要选啥题材啊?”

冷不丁被问到这个话题,白括挠了挠头:“不然继续拍武侠?”

“魏导你不是要掀起华夏武侠的复苏吗?”

“那一部电视剧加上一部电影肯定是不够的。”

武侠啊...

魏来有些苦恼的皱了皱眉头。

说实话,前世优秀的武侠电视剧,特别是比较传统的,以武侠打斗为主的,确实也很稀少。

大部分也是金庸、古龙等大师的小说改编的。

《天下第一》已经算是凤毛麟角了,再找一部合适的武侠作品,似乎有些难啊。

他思索了起来,在脑袋里迅速回顾着自己前世看过的古装剧。

风云...萧十一郎...少年方世玉...小李飞刀...机灵小不懂...少年张三丰...

一部又一部前世看过的,带有武侠色彩的电视剧,在他脑海中划过。

但是,每一部都有这样那样不适合的地方。

主要的原因是,这些剧都太老了。

很难说能够在2022年这个时代,还能够火的起来。

这里的“老”,值得不是剧情老,古装剧的剧情其实都没太大变化的。

主要老的是人设,背景,台词,梗。

这些00年左右比较风靡的人设和台词习惯,在这个时代确实有些跟不上节奏了。

比如机灵小不懂和少年张三丰这种,当年看着是很搞笑,台词很有意思。

现在看只会觉得笑点老套,台词尴尬。

这是时代局限性所带来的缺点,很难去弥补的。

除非魏来大刀阔斧的将台词全部都理一遍,重新改一遍。

但是这样的工程量就太大了,甚至和重新写一部新剧本也没啥区别了。

如果可以的话,还是要尽量找一些,时代更接近这个世界的电视剧比较合适。

难不成,要拍《雪中悍刀行》?

魏来想起了一部,自己穿越前刚看过的电视剧。

当时他穿越的时候,这部电视剧刚播完,非常火来着。

可是这部剧是有原着小说的人气基础,大ip加持下,才火爆的。

在这个世界,没有人气小说的大ip加持,观众能够买账吗?

说起来...

小说改编?

魏来摸了摸下巴,眼神中闪过一丝精光。

“老白,你说我在微博上连载小说的话,会不会有读者买账啊?”

“啊?!”

白括一脸懵逼。

魏大导演怎么想一出是一出啊?

这不是在讨论新电视剧的事情吗?

怎么扯到小说去了?

“不是那种长篇网络小说。”魏来摆了摆手:“大概二十四章,一章两三万字。”

“魏导...你这怎么想着写小说了?”白括还是不理解,就差把“你没病吧”四个字挂在脸上了。

魏来乐呵呵一笑:“我有一个想法,小说+电视剧,可能会是未来电视剧领域的主流。”

“你看现在大部分仙侠片,都是影视公司买的网络小说版权,然后再改编成电视剧。”

“我们工作室也得跟上这股潮流嘛,以后电视剧领域,注定将会是网络小说改编的天下了。”

白括一脸黑线:“所以魏导你就打算自己在网络上连载小说,然后再拍成电视剧?”

“你这不是脱裤子放屁吗?”

“直接写成剧本拍出来不就行了?”

“欸,此言非也。”魏来摆了摆手:“为什么现在业内影视公司都爱买网络小说改编成剧本?”

“不就是因为这些网络小说有广泛的读者群体,自带观众,改编成电视剧后,失败的风险会大大降低,毕竟起步就会有原着粉丝来看。”

“我先在微博上连载,也可以吸引粉丝来看,要是火了,之后在排成电视剧,想要失败也难啊!”

是的,魏来想到的作品,就是前世马伯庸老师根据自己的小说改编的《长安十二时辰》!

《长安十二时辰》的诞生,最初源自于知乎上的一个问答“如果你来给《刺客信条》写剧情,你会把背景设定在哪里?”。

有网友针对一款热门游戏的背景提问,马伯庸便开了一个“脑洞”,信手写了一段游戏剧本:“俯瞰长安城,一百零八坊如棋盘般排布,晴空之上一头雄鹰飞过”

这段带着强烈互动感的“同人文”,最后成了《长安十二时辰》开头的雏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别闹了,我真的是导演》,方便以后阅读别闹了,我真的是导演一百八十三章 长安十二时辰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别闹了,我真的是导演一百八十三章 长安十二时辰并对别闹了,我真的是导演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