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上海合伙开行

作品:刘家大宅门|作者:湖州小老头|分类:其他|更新:2022-10-20 07:14:07|字数:4840字

第七章上海合伙开行

南浔有家大丝行叫“邢正茂丝行”,老板邢赓星八代经商,家资丰厚。

听说刘镛在上海赚了不少钱,而邢赓星和好友张聿屏邀刘镛喝茶,前来探听情况。

一家沿河的茶楼里。刘镛、邢赓星、张聿屏三人在促膝谈心。

邢赓星说:刘贤侄,听说最近上海丝的行情落差很大,家家户户都不敢收购,你是如何把握的?

刘镛心地坦荡地说:我想行情下来,与目前的季节有关,海上台风,外轮进不来,一旦天气转好,外轮进来了,价格势必会上去,我就抓住了这个机会。

邢赓星说:贤侄固然高人一筹,接下去不知你有何打算?

刘镛心中一动,然后说:上海没有个立脚点不行,我考虑开设个分行,这样才能随心囤存买卖,低进高抛。

邢赓星笑着说:贤侄从小聪明,虽然与我家犬子结拜弟兄,我家那个哪有你聪明,思想开窍。在上海没有个立脚点实为上策。

张聿屏也在一旁附议说:我看这是一个好办法。

刘镛又鼓动着说:邢叔,我们拼股合伙吧,南浔、上海一条龙,收购、运输、出货全是自己一手经办,没有中间商赚差价,一定能赚大钱。

邢赓星也觉得这主意确实不错,接着说:主意是好,不过,我邢家经商年久,招牌响亮,合股的上海丝行必须打‘邢正茂丝行’的商号的牌子。

刘镛心想:既是三家合资,为什么单往邢家脸上贴金?心里有所不适,随后说:既然如此,小辈还得禀报一下家父,看看我家有多少底子。

邢赓星说:我们各占三分之一,你家如有短缺,我们两先给你垫上。

张聿屏也表示同意。

回到家里,刘镛把三人合股的事向夫人说了一下。

妻子毓惠还没有等刘镛说完,就表态说:那是求之不得,三家合伙,风险也小。

刘镛说:你有所不知,三家合伙理应公司另外挂牌,而邢老板非要挂‘邢正茂丝行’的商号的牌子。这分明是往邢家脸上贴金。

妻子毓惠笑着说:这叫量大福大。人家脸上有金,你脸上才有银。我们现在就那么几个钱,这叫‘借鸡生蛋’。等到自己实力雄厚以后再做道理。

刘镛恍然大悟,笑着说:看来阿惠见识非同一般。

南浔永安桥桥堍有一家大庆茶楼。

初秋的夜晚,月光影印在河面上,波光粼粼,倒影出水乡一幅美丽的画卷。

靠窗口,在一张桌子上,刘镛、邢赓星、张聿屏三人在商量,也算是一次股东会议。

在他们三人中间,邢赓星算是老资格了。

邢赓星说:合伙做生意,同船合生命,要齐心合力、互相信任才行,说白了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我家摊子大,那犬子哪有刘贤侄那么能干,大小事都要我亲自张罗。我提议由刘镛贤侄丝行一手出纳。

张聿屏也无奈地说:邢兄言之有理,刘贤侄为人人人皆知,反正,我们每年到年只顾拿利就是了。

刘镛说:后辈涉世尚浅,承蒙两位长者抬爱,按理说,后辈跟着两位才是。

邢赓星说:贤侄不必推辞,就这么定了。

不久“邢正茂丝行“分行在上海小南门开业。

秋丝收购已经尾声,丝行渐渐淡季。

刘镛回到南浔。

在大庆楼茶室里,刘镛、邢赓星、张聿屏三人在一边喝茶,一边商量事情。

刘镛说:两位长者,按照今年情况看,明年春茧,势必会出现春茧大战。

邢赓星看着刘镛,反问说:何以见得?

刘镛说:您想想,今年开始行情萧条,谁都不敢收购。谁知‘刘恒顺’看准了季节的原因,这已经成了公开的秘密。明年,势必大家会仿效。尤其是实力雄厚的几家,外国人也要做生意,谁还怕库存?

邢赓星说:那贤侄有何高见?

刘镛说:按后辈之意,不妨先把辑里村一些农户明年的春茧预订一部分,先付一些定金,那样,到了明年春季,就不怕收不到春茧。

张聿屏说:主意虽好,但不确定因素尚多。如春茧减产,如何是好?价格如何确定?先付定金,那么一笔资金如果放在义庄,利润也不薄,这也要财务成本核算。

刘镛说:张叔所虑之事,后辈已有所思考。我们预定每家往年的三分之一,除了贡丝,再减产,这个额度保证不难;价格按今年定价;财务成本,何论增产或减产对我们利大于弊。三分之一的春茧已在我们门下,还怕它春茧大战?

邢赓星说:阿镛贤侄,深谋远虑,我看可行。

三人商定,由刘镛执行。

初冬季节,天气已有几分寒意。

刘镛走在乡间田埂上,望着一些老农在修剪桑树,有的在桑树地里掩埋羊肥。刘镛在憧憬着明年春茧的场景。

来到辑里村,刘镛见一位老人坐在门口竹椅子上晒太阳。上去就问:请问这位大叔,宋洪生家住何处?

老人用奇怪的目光看着刘镛,说:你找宋洪生?宋洪生就是老朽之子,这里就是我们家。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刘家大宅门》,方便以后阅读刘家大宅门第七章 上海合伙开行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刘家大宅门第七章 上海合伙开行并对刘家大宅门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