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绝对不只是读书一条出路。
从辩证的角度来说这句话当然是没毛病的,但实际上呢?
这个时代绝对没有比读书能更快改变自己命运的事情了!
而且不仅仅是改变个人命运,更进一步的说是改变一个家庭甚至一个家族的命运!
更甚者,这是你实现跨越阶级的为数不多的机会!
请问,如果这样的机会再一次放在你的面前,你会心动吗?会吗?
没有先知先觉的话大部分人还是不会心动的!
为什么?因为学习实在是无聊的很,语文课本哪里有小人书好看?那些看不懂的数学公式和冷冰冰的定律到底和我有啥关系?
所以林栋哲和向鹏飞都学不进去。
像他们这样的同学可是不少的,毕竟又不是谁家都有个庄老师天天盯着孩子的学习督促他们进步的,大部分的家长们还是忙于工作的事情,很多时候休息的时间都不够哪里还有时间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啊。
当前有一种主流的思想是这样的。
厂职工子弟都会有一个‘特权’,比如纺织厂职工的孩子,考不考大学其实是无所谓的,只要上个中专毕业了以后就能进厂工作了。
和外面的工作机会比较起来大家当前最认可的模式是,有编制的正式工。
像是黄玲这种一心想要让自己的孩子上大学的父母还是非常少的。
甚至于以前庄图南的学习,黄玲无论如何都要让庄图南上一中考大学,为了不影响庄图南的学习黄玲可是没少和庄图南的爷爷奶奶斗智斗勇,这不是她的本意,但为了自己的孩子,她拼尽了一切!
甚至于在后来庄超英都不得不佩服黄玲,说当年的事情她做的对!
所以在大部分家长心目中的普遍认识就是,没说读书不重要,但差不多就行了!
这个差不多的标准就是,能考上中专就够用了,能混个纺织厂的正式工职位,这就能保证一辈子衣食无忧了,其他的不要东想西想的,因为不切实际。
但只有少部分才能想到,铁饭碗也有丢掉的一天。
郑辰看着两人苦瓜脸色笑了笑:“我问你们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算了,庄筱婷你也要回答!”
“这个问题就是,如果考不上大学的话让你们去纺织厂工作的话,你们愿意吗?”
庄筱婷不假思索的摇头:“我肯定不愿意啊!纺织厂有什么好的啊,工作辛苦不说钱还没多少,每天忙的睡觉的时间都没有,我才不愿意去呢!”
“我和筱婷相反,如果可以我是愿意去的!”向鹏飞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在他的心里纺织厂可太好了,至少比他远在贵州的父母做的工作好太多了!
林栋哲有些犹豫:“我不知道!纺织厂我没觉得什么不好的,但如果有机会的话我还是想去外面看看!”
他们的答案其实郑辰不关心,而是为了引出第二个问题。
“纺织厂,以后能一直存在吗?”郑辰继续问道。
这个问题其实是有歧义的,纺织厂肯定是会存在的,但绝对不是以当前的这种方式存在的。
但这个问题对于他们三个来说已经足够了,听懂了就行。
“肯定会在啊!纺织厂可是国家的!”向鹏飞理所当然的说道。
他只是个初中生而已所以对这些问题的理解都是来自于大人们的,这也是当前很多人的普遍认知。
尽管外面的世界早就风起云涌变化非常了,甚至于有些事情已经影响到大家的生活了,但大家还是愿意坚信自己固有的想法,那就是国营厂子的正式工就是铁饭碗!
说一个最简单的例子,现在都有不少小商小贩走街串巷的推销自己的产品。
都是一些家里常用的东西,比如锅碗瓢盆之类的东西,价格不见得比供销社贵,但人家不要票啊!
这些都是从私人厂子里面出来的东西,大家都知道外部的变化。
但对比起来还是认定了国营厂会坚持到底。
“不在了?应该会在的吧?纺织厂这么大这么多人国家肯定是要管的啊!”庄筱婷虽然不如向鹏飞这么确定,但还是相信纺织厂不会出问题。
“我不知道啊,再说这也和我没关系啊,我又不想去厂里上班!”林栋哲摊摊手表示自己无所谓。
三种回答就代表了三人的心态。
向鹏飞属于是懵懵懂懂大人说什么就是什么的阶段,而且苏州比贵州的生活条件好太多了,作为对比他当然觉得这里很好了。
庄筱婷是母亲的影响,黄玲一直告诉她说要考上大学如何如何的,所以对于厂子她是无所谓的心态。
最后就是林栋哲了,他才是真正的乐天派。
明天什么的反正还没来,那就等来了以后再说,他才是那个最无忧无虑的人。
“厂里现在经营困难大家都知道的吧?也许有人会认为这只是暂时的情况很快就能改善,但实际上呢?这种想法太过于乐观了,且不说什么时候能改善大家能不能等到那个时候...”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