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从前的皮猴子不同,现在的郑辰浑身上下都透露着稳重,明明是一副少年模样但总是给人一种四平八稳的感觉,也不知道这到底是好事儿还是坏事儿?
“不是我说的,是我根据新闻总结出来的,当然不仅是新闻还有事实!”
“国家经济要发展就要充分调动市场活力,而不能只靠国营经济来支撑,现在的事实就是国营厂子管理臃肿效率低下生产出来的东西也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市场需求..”
既然说到这里了郑辰也不介意多说几句,反正这些都是正在发生的事实。
“最后,这些厂子的命运只有两条,第一,直接关门大吉,第二,承包转型!当然,这也许是未来三五年事情也许是未来七八年的事情,也许,这只是我乱说的...”
“黄姨宋姨,我就这么一说你们就这么一听,咱们关起门来说话我就无所顾忌了。”
“但也未必做得准,你们聊着,我去写作业了...”郑辰笑了笑就回了房间。
如果只是面对黄玲和宋莹他未必会这样说,这不是他父母也在的么,所以这话是说给自己父母听的,毕竟说到底别人的家事和他关系没有那么大..
再说,他一个学生又不是什么权威专家,所以说到最后郑辰只是表示这是自己的想法而已。
听不听的这是她们的事情。
不过以郑辰看剧时候的了解来说,黄玲绝对是个反差很大的人,你别看她平时说话总是柔声细语的,但做起事情来可是干脆利索的很。
就拿庄图南和庄筱婷的事情来说,她绝对是个合格的母亲,为了自己的孩子她可以和任何人任何事做斗争,不管这个人是外人还是亲人,不管这个人是自己的丈夫还是公公婆婆。
所以,她一直都是个很有主意的人,别人听不进去的话她未必听不进去!
-----------------
虽然郑辰说的话做的事情已经不算少了,但对于整个大局没有任何的影响。
时间还是一天天的过,外部的环境也是一天天的在变化。
纺织厂的情况也是越来越不好。
自从出了厂里不再接收厂子弟的政策以后大家闹了很长时间,因为这个政策无异于把很多人未来的路给斩断了,但闹能有什么用呢?
这是大势所趋非人力可以阻挡的。
站在国家的角度上这种事情就是必然的阵痛,不发展私营经济如何才能调动民间资本和市场活力?
如何才能把资源最大化的利用起来?
毕竟能在国营厂子上班的人只是少数,从宏观角度来讲这是必然的趋势。
所以不少人都在说,私营经济发展起来了以后这不是倒反天罡了吗?如果放任私营企业和国营厂竞争就会造成多么严重的后果和社会动荡问题...
听了这话林栋哲和向鹏飞都去问郑辰的看法。
在他们的心中郑辰现在可是最博学多才的人了,就没有他不知道的问题。
而郑辰的回答就很简单:“无知的人才会这样想!”
“我们国家这么多人这么大的面积,如果只靠国营厂子的产能大家什么时候才能穿得上新布做的衣裳?更何况有竞争才会提高产品的质量降低产品的价格....这对于老百姓来说才是好事情!”
“而让所有的百姓都能有饭吃有衣穿,这才是国家的高度!”
“至于那些担心和顾虑只是小民思想而已!和对错没有关系,只是大家站的立场和角度不同而已!人可以自私,但是国家不能,照顾到更多人,才是心怀天下..”
有些理解确实超标了,毕竟太多的大人都没有弄明白的事情他们几个学生理解不了也正常。
只是面对他们三个人的时候郑辰总是下意识的想要给他们说的正式一点儿,不为其他的,只是为了让他们早些懂事,尤其是林栋哲。
-----------------
和高考比较起来中考的阵势就小很多了。
但是再小也还是依然吸引了太多人的目光,而今年,郑辰林栋哲庄筱婷和向鹏飞也将透过考试决定自己以后的高中命运,成龙还是成虫都将在这一刻决定。
上了一中那么考上大学的概率就会大很多,考不上,那就会走上人生的另一条道路。
而在这个关键时刻,纺织厂不再接收厂子弟,让更多的人心中恐慌,他们不由开始思考起一个问题来,那就是如果自家孩子不能考上大学就会面临一个严峻的问题。
那就是,没有工作!
是的,这年头工作岗位非常紧缺,为什么?因为那些上山下乡的年轻人们回来了,这个时候城市有两个东西非常紧缺,第一就是房子,第二就是工作岗位。
所以,本来有些不着急的父母这个时候也扛不住了,纷纷开始督促家里的孩子好好读书,考不上本科考个专科也是可以的啊,毕竟现在大学的工作还包分配呢!
于是乎,本来不太重要的中考陡然之间就变得热闹起来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