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旁的不少宋军将领也都在跟着大笑,有人甚至觉得虎贲军的将士全都是蠢货,他们拥有如此强大的马军,怎么可能靠步军跟虎贲军对拼?
要知道,骑兵对步兵,最少一比三,甚至有可能达到一比五、一比十,尤其是在这平原之上。
所以,很多宋军将领都觉得,他们这边占据着绝对的优势,根本没有赢不了离开天险、长城、关隘保护的虎贲军的可能。
这也是很多宋军将士不理解刘延庆为什么一直不出战的原因之一——在他们看来,只要他们出战,就肯定能赢了虎贲军。
只有牛勐没笑,因为他知道,至今为止,还没有谁让李存吃过大亏。
在快到三箭之地时,宋军的马军突然全体上马,开始骑马慢行。
这时,塔楼上的虎贲军将士好像才反应过来,宋军有可能不是要以步军进行第一波冲锋,纷纷调整弓弩的角度。
其实,这个过程并不繁琐,但容易影响虎贲军的士气,因为交战的过程当中,最怕就是随便更改命令。
两箭之地,宋军的马军突然开始从两翼斜线加速。
与此同时,宋军的步军突然分开。
紧接着,一支三百人马具甲的马军突然从一众宋军的正中间冲了过去。
具甲骑兵!
这支具甲骑兵,胯下的战马全都是最好的北地战马,将士几乎都是九尺以上的壮汉。
还有就是,这三百人马身上的甲胃,可不是一般的甲胃,而是只有西夏才能产出来的冷锻甲。
这种冷锻甲又称猴子甲,颜色青黑,光洁透亮可以照见毛发,用麝皮为带子串扎起来,柔薄而且坚韧,防御性能大大强于宋甲,甚至连神臂弓都射不透,可以说是这个时代的甲胃巅峰。
赵宋曾无数次想要彷制这种冷锻甲,却从来都没有成功过。
这三百套冷锻甲是童贯不知废了多少财力人力才从西夏和辽国搞回来的。
原本,童贯是想搞三千套,重新打造赵宋的王牌部队静塞军。
可因为冷锻甲太难搞到了。
另外,这种最好的北地战马,也同样是可遇而不可求。
所以,童贯费劲了心思,最后也只不过才搞出来了三百静塞军。
这次是因为过江的机会实在是太难得了,童贯才将这三百静塞军借给刘延庆使用。
刘延庆深感此战有问题,也顾不得那么多,才把童贯的心肝宝贝给派上了战场。
这三百静塞军冲过宋军步兵以后,慢慢展开变成了一个“∧”形。
紧接着,两翼冲来的宋军重甲马军迎上了三百静塞军。
这样,宋军的马军就变成了一根遮天蔽日的钢锥,直直的往虎贲军的中军楔进,而那三百静塞军就像是合金的锥尖一般。
至于那八万步军,则完完全全被这根钢锥罩在中间,在“∧”形中,也跟着马军一块杀向虎贲军。
一箭之地。
宋军的钢锥开始整体加速!
“近了。”
“又近了。”
“快了。”
“……”
负责指挥塔楼的解元一边在心里判断宋军马军距离塔楼的距离,一边准备下令射击。
“就是这里!”
解元果断的下达了射击的命令!
“休休休休休……”
“休休休休休……”
“休休休休休……”
铺天盖地一般的箭失直奔三百静塞军射去。
解元是很懂军事的将领,他非常清楚,要是他能打掉这三百静塞军,削掉宋军的锥尖,那他可能就立下首功了。
可在这波看似致命的集火下,因为有冷锻甲保护,三百静塞军竟然完全不惧怕以前无往不利的神臂弓,只有床弩才能对静塞军造成致命的威胁。
但虎贲军中的床弩还是太少了,关键,床弩这种东西,射了一次之后,短时间内就别想再射第二次。
简而言之。
也就丢了七八十骑,静塞军就冲出了塔楼的射程。
接下来,就是那两千多门小型配重投石机和手拉式抛石器狂轰乱炸的时刻。
不可否认,尽管投石机和抛石器的准头不行,但它们还是给宋军造成了不小的伤害,甚至就连静塞军都被其砸死了一些。
可宋军进攻的速度实在太快,投石机和抛石器,包括塔楼,哪怕射杀了宋军数千人,甚至是上万人,那又能怎么样?
胜负的焦点已经不是这些投石机、抛石器和塔楼了,而是宋军的“钢锥”能不能刺破虎贲军的中军。
只要宋军能击穿虎贲军的中军,他们就可以利用其强大的骑兵对虎贲军进行不断的分割,而那些现在被宋军马军保护起来的宋军步军,就会对虎贲军将士的性命进行收割收割再收割……
虎贲军中军,从来不知道紧张为何物的二杆子,终于紧张了。
没办法,此战胜负的关键,就看他指挥的这五万虎贲军中军能不能挡得住宋军的攻击了。
二杆子不知道大都督为什么不让那个挺厉害的韩世忠来指挥这关键的一战而让他来指挥这关键的一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