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还没研制就过时了

作品:大国蓝途|作者:银月光华|分类:都市|更新:2022-10-13 19:25:40|字数:4714字

日本这台新式的机器人是一台电机驱动的点焊机器人,开创了电力驱动机器人的新纪元,从此告别液压驱动机器人时代。

“得!咱们这儿还没开始就过时了。”

常新远把杂志往桌面上一扔。

康承业也是眉头紧锁,看来日本为了在世界舞台上崭露头角,还真是下足了功夫。

“这次东京之行是任重而道远呐!”

康承业在业务的认知一向是超前的。

“你什么意思?”常新远还没反应过来。

“咱们的驱动时代也得提前了。”

“液压的不搞了?”

“不搞了!”康承业很坚决。

“那之前的功夫就白费了?”

“那也比下大力气搞出旧技术强。”

“旧技术也是技术嘛,咱们厚如山的资料,那么多年的苦熬说扔就扔?”常新远有些不甘。

“扔!不甘心也得扔,我们不能搞出一堆旧技术来糊弄祖国和人民!”

常新远想说什么,最终是长叹一口气。

康承业也是一肚子苦水,抬眼望着自己这位师兄,二十几年来是他一直陪在身边才走到了今天,如今他马上就要50岁了,两鬓早已斑白。

师兄、半辈子的朋友,还是工作上的好搭档,如今自己却不得不给他加担子。别看常师兄经常是一脸无所谓的样子,工作的时候比谁都认真,上次事故之后,他熬了三个通宵才把事故原因全部排查,并做了修改方案,若说扔掉现有的研究成果他才是最痛苦的。

可是……壮士断腕!痛也得继续下去呀。

“东西都收拾好了吗?”

常新远的眼里露出了期待的神色。

“你也好久没回母校了吧。”康承业说。

“嗯,比你多一次。”

“放心,我会多拍些照片回来的。”

“替我去看看张老师。”

“不用你说我也会这么办的。”

有些落寞、有些感怀。

从那座校园里出来的校友们如今都奋战在共和国的一线,他们起步已经晚了,现在不得不争分夺秒,把失去的时间补回来。

张良工教授是我国自动化理论第一人,也是最早的一批归国科学家,也是康承业和常新远等人的授业恩师。比起邹文林来,他比较不幸,被错误的路线批判了多年,如今已经平反了,但是身体状况大不如前。康一雯曾经在信中多次提到他,也提到过张教授对康承业他们的期望。

作为第一代东南交大电机系工企专业的毕业生,康承业更了解东南交大在自动化领域的深厚底蕴,而且身为现任沈州自动化研究所的所长,学研一体即符合大学的教学方针,对推动研究所的技术进步也有着积极的意义。

回母校当然要看望导师,康承业希望这次回去能给导师带去一份满意的答卷。

康一雯至今独身,她还记得哥哥考入东南交大时的戏言,如今戏言已经成真,她真的成为了这所学校的老师。

今晨,康一雯起得格外早,她早已过了爱美的年纪,但是仍然翻找着自己的衣服,不是不合身了就是太旧了,最终她还是选了早年穿过的一条素色裙子,裙子有些小了,她找出针线麻利地改了腰围,这手艺还传承自已故的母亲。

试了试衣服,勉强能穿,一晃十年没见到哥哥,希望今天能让他看到熟悉的自己。

就算是这样打扮在街面上也太显眼了吧,对着镜子康一雯暗想。

果然,街上有很多人侧眼看她,不过她仍然满不在乎地坐上公交车去火车站。

接站的人群很多,也许是穿着过于着眼,周围的人有意无意的和她保持着距离,这让她看起来颇有些独树一帜,这样也好反而更显眼一些。

康一雯的个性很强,从小就是,当年就是要吵着做新时代的独立女性,如今也算得上走在时代的前沿。

“康老师!”

和学校说好了不用派人来的,但校方还是派出了师生代表,老师们还好,学生们早已是一脸兴奋,不知道从哪里传出来的,说这次沈州自动化研究所会与学生签订提前录取协议,如果签了相当于半只脚踏进研究所了。

“康老师,这次康所长真的会带我们走吗?”一个梳着小辫子的女生兴奋地问。

“谁说的?”康一雯笑着刮了一下她的鼻子。

“同学们都这么说。”

“那也得有本事,沈州那个地方你们是知道的,我国的重工业基地正是我校自动化专业毕业生大展拳脚的地方,你们扪心自问一下平日里学业如何?”

此话一出,说得几个学生不好意思地笑了起来。

康承业出站的时候一眼看到被学生围着的小妹,他提着行李包快速走了几步。

兄妹俩十年没见了,当再次面对时竟然是哽咽无语。

“你……还好吗?”

康承业总算开了口,此话一出鼻子竟然酸酸的,而小妹的眼里竟然涌出了泪水。

“十年了……”

“好啦,今天是高兴的日子,别哭呀,我们先去车站,校长和老师们都盼着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大国蓝途》,方便以后阅读大国蓝途第20章 还没研制就过时了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国蓝途第20章 还没研制就过时了并对大国蓝途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