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球员”和“球籍”

作品:大国蓝途|作者:银月光华|分类:都市|更新:2022-11-12 08:46:49|字数:4898字

“老左受处分了?”

常新远听到这个消息后急匆匆地跑来对康承业说。

“一个单位的同事,有那么好高兴吗?”康承业仍然埋头伏案。

“同事?你当他是同事,他当你是同事吗?你知道他因为什么受的处分吗?”常新远不以为然。

康承业在纸上画了一条线,又按了几下计算器然后放下文具抬头看着常新远摇了摇头。

“消极怠工。老万书记让人查了所里二十年来的档案,核对了他所有挂名的项目,发现没有一样儿是他主持的,这就对了嘛。”常新远一手捶在另一只手掌心,心情大好。

“我说你特意跑过来就是说这个呀?”

“怎么会呢,我得告诉你一件好事儿。”

康承业笑了:“我还就喜欢听好事儿。”

“我们研发的用计算机实现点位控制和速度轨迹控制的示教机器人获得国家正式批准,并开始建造啦。”常新远说到这儿颇为自得。

“唉!还是你快,到底师兄!”康承业大叹道,“我这边还没有眉目呢,海洋的情况太复杂了。”

“不着急,你们现在还在调研阶段,要想正式出成果怎么也得有几年,再说你不还没去美国呢嘛,我是想问你,咱们要不要庆祝一下。”

“没时间!”

“……”

康承业干脆地否决了。

哪里有时间呐,浩如烟海的资料又加上浩如烟海的计算,康承业的办公室早就摆不下了,小钱在大研究室专程给他留了个位子,那里就成了他的第一阵地。

……

……

在研究者的世界里,时间总是过得飞快,不知不觉积雪已经融化,五月的天空格外清新,小草已经开始冒芽,走到大地上便能看见,那里已经蒙上了一片绿色。

又是一大早,康承业拎起惯常用的公文包就要往外走,却被石兰叫住了。

“你干什么去?”

康承业一愣。

石兰知道他又忘了,苦笑指着挂钟说:“上午九点的火车票!”

康承业这才想起来,北京有个会召他去,他挠挠脑袋笑笑说:“你看看,没有你我可怎么办?”

“你也要注意身体,再这样熬下去身体迟早要垮的。”石兰无奈地说,她知道阻止不了丈夫的热情,而且他说得有道理,时间真的很紧迫。

“没办法啊,从前我说要让20年后的中国进入机器人时代,现在这个时间被缩短到15年。”

“你有本事给缩到5年啊。”石兰笑道。

“好啦好啦,我来收拾东西。”

石兰努着嘴说道:“昨天晚上就给你收拾好了,北京比这边热,你不用穿太多,免得又把衣服忘在人家那儿,还得麻烦人家给你寄回来。”

“儿子最近还好吧。”康承业最近很少关心儿子的情况了,家离火车站近,也不用急着走,借着这个时间他还能和石兰多说了一会儿话。仟仟尛哾

“转到新学校了,还算适应,只是学习落下太多,我在给他补课呢。”

“有你这位高才生补课,说不定还真能把落下的赶回来。”

“你以为儿子和你一样啊,陋习太多,学习不专心……”石兰轻叹一口气,“不过只要健康,比什么都好。”

“辛苦你了。”康承业握住石兰的手。

这时,外面的门敲响了,打开门一看是万书记的老伴儿。

“哟,你还没走呐,我们家老万说你今天出差,特意打发过早点儿过来,这不一大早坐着10路公交就赶来了。”万书记老伴儿来家里次数多了,早就熟络了。

“大嫂,您真是太照顾我们了,我都不知道说什么好……”

“什么也别说,好好工作,早点儿把机器人儿造出来也让我们开开眼,这新时代的新鲜玩意儿到底长啥样儿。”万嫂说着乐了起来。

去北京要坐12个小时的火车,一上车康承业就睡着了,他实在太累了,一睁眼已是正午大亮,肚子早已“咕咕”叫了,他拿出从家带来的馒头、榨菜和鸡蛋在桌板上吃了起来。

对面坐着一位年龄和他差不多的同志,正在翻看一本体育杂志,杂志上的标题吸引了他。

“哟,备战世界杯预选赛啦。”康承业脱口而出。

对面那位同志穿着一身灰色的中山装,一眼看到了对面这位穿黑西服的同志,合上杂志笑道:“你这穿西装怎么啃起了馒头?”

康承业把嘴里的馒头咽下去说:“我们单位的书记老家山东的,他老伴儿馒头蒸得特好,要不是凉了就给您尝尝了。”

“对足球感兴趣?”

“嗯!上大学的时候玩过。”

“您是哪所大学的?”对面那位同志来了兴趣。

“东南交大。”

“好大学啊,我是哈工大的,毕业后就留在了哈尔滨。”

两位年纪差不多的人攀谈了起来,发现许多观点竟然惊人的相似,康承业吃过饭后从文件包里抽出手纸,一不小心掉了一份资料,对面那位同志捡了起来一看竟然大叹了一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大国蓝途》,方便以后阅读大国蓝途第33章 “球员”和“球籍”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国蓝途第33章 “球员”和“球籍”并对大国蓝途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