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海权终归靠国力

作品:大国蓝途|作者:银月光华|分类:都市|更新:2022-11-12 08:47:10|字数:5026字

第二次南海考察经历了很长时间的筹备期,海监、中国海洋石油、中科院都参与了进来,科考范围包括海水、溶解和悬浮于海水中的物质、海洋中的生物、海底沉积和海底岩石圈,以及海洋石油勘探等。

“向阳红16号”是一艘专业的大型远洋调查船,全船有水文、气象、地球物理、化学、生物、地质等14个专业实验室,配有国际上最为先进的大中型专业调查仪器设备,比起上一次南海之行,这一次可谓豪阔。

“国家为了加快海洋开发进程,这次是下足了血本呀!”宋敏书也加入到此次考察的行列。

看着考察船以强劲的动力驶向作业海区时,康承业感慨地说:“我上次来南海乘坐的还是一条民船改装的考察船,那次我遇到一个人,他向大海喊,这是中国海,是祖宗海!听得我呀是热泪盈眶。这才两年时间,我国就组织了这么大规模的南海考察,改革开放呀,真是好东西!”

宋敏书参与了一个海上钻井平台新型桩腿升降的研发项目,对海洋石油的现状了解得比较透彻,他说道:“每次听到外国人在我们的领海抽油,那感觉就像在抽我自己的血,这次这么快组织起大规模的考察,说明中国大规模开发南海的时代不远了。”

“是呀,这次任务很重,我还和日本人打了赌呢,赌约快到期了,得加快水下机器人的研发进度了,这次考察回去我们研究所就要着手制造了。”

“相比大规模机械化,机器人还是小学科,不过这个小学科将来一定会起大作用!”

两位踌躇满志的科学家站在船舷畅想着未来,不一会儿船舷上聚集的人多了起来,他们望着远方指点着什么,顺着他们手指的方向眺望,很快看见两个小黑点儿,小黑点儿越来越大,康承业这才看清,那是两艘军舰,正与他们同向行驶。

“军舰!看呀,是军舰!”

好多人高呼着,人们在多数时候看到军舰并不会觉得它恐怖,潜意识里很难把军舰当成单纯的武器。它有着海港之夜般的柔美和普通人永远无法实现的远航之梦。看到军舰时第一感观就把它和浪漫联系在一起,它纤细的身影很容易让人们联想到完美的爱人。只有在专业人士眼里它们才与海权和国际政治格局紧密相连。

军舰的速度快,很快就能看到舰头泛起的白色浪花了。

康承业还是第一次近距离看见军舰,他立即被灰蓝色的船身吸引,两人都不是舰艇专业,说不出军舰的型号,但是那瘦长的身形,翻滚的浪迹线和高扬的炮口都宣示着中国保卫南海主权的决心,看着高速行驶的军舰,他们感觉到一阵阵热血正从心底上涌。

按照海上的礼仪,当民船遇到军舰时应当首先鸣笛。很快震耳欲聋的汽笛声响起,康承业不是第一次领略轮船汽笛的威力了,相比之下火车的汽笛像一个小姑娘。

军舰也鸣笛还礼,船舷上站立了几名身穿白色海军装的军人,他们向考察船敬礼致意。考察船上的人沸腾了,他们挥着一切可以挥舞的东西向军人致敬,实在手里没东西的则高高地挥着手。

“这是巡航中国南海的舰艇编队!”康承业兴奋地大喊。

只有此情此景才让他这个旱鸭子深切地感受到身为一个中国人对大海的热爱。

“他们是去南沙!是去保卫我们的领海!”船员们兴奋地大叫。

只有国家强大了,才能保护正义与和平。两个快知天命的人眼角居然情不自禁地泛出泪花。

军舰很快走远了,人们的热情也渐渐褪了下来,太阳正当空,照射在甲板上灼热感很快升腾起来。

康承业和宋敏书也返回船舱,两个老伙计相约住在一起,这样交换意见也方便一些。

宋敏书翻了一些资料,然后说:“国务院批转了《加快海南岛开发建设问题讨论纪要》,有这样一个基地,南海就更稳定了。”

“你看看这个!大连舰艇学院发来的国际现役潜艇的壳体资料。”

康承业递过一份资料。

宋敏书认真地看了一会儿,笑道:“老康啊,你这手伸得可真够长的了,保不齐哪天就伸到我们黑龙江了。”

两人哈哈大笑。

……

……

作业区一片繁忙的景象。

张思源放飞了探空气球,通过仪器正在对海面上的大气边界层进行测定。

宋敏书打着趣说:“你们搞潜水的还要探测大气呀。”

康承业笑道:“南美洲的蝴蝶扇动了一下小翅膀,北美就有可能掀起一阵风暴。对我们来说海和天是两个边界,但是海底也会受到来自大层外的影响,做科学的总要全面嘛,忽略了一个小漏洞就有可能导致大灾难。”

“我开个玩笑,康老师却给我上了一堂课,哈哈哈……”

考察船辗转多个海域,在一个天刚蒙蒙亮的早晨,康承业被船员叫醒。

“船长叫您上去。”

康承业很奇怪,船长平时不干预考察队的行动,这次有什么事吗?当康承业登上舰桥的时候,一位老熟人的面孔出现在眼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大国蓝途》,方便以后阅读大国蓝途第50章 海权终归靠国力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国蓝途第50章 海权终归靠国力并对大国蓝途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