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年轻人的事

作品:大国蓝途|作者:银月光华|分类:都市|更新:2022-11-12 08:47:13|字数:4868字

“达特茅斯会议后,人工智能形成了第一次浪潮,当时世界范围内科学技术突飞猛进,飞机能够环绕全球飞行,潜艇可深潜至1000米水下,人造卫星上天,核武器和导弹技术的成熟让人们自信能够驾驭一切,当时出现了最有名的理论叫图灵测试,甚至形成了人工智能的第一个学派逻辑学派。但是很遗憾所有专家对人工智能的预测都没有实现,进入70年代中期,人工智能的呼声就不那么高了。直到专家系统的出现,就是现在,卡内基梅隆大学研制出第一套专家系统,可以按照需求自动配置零部件,简单地理解为‘知识库+推理机’,82年加州理工学院又提出一种新的神经网络——霍普菲尔德网络。目前日本又向全世界宣称研制第五代计算机,把信息采集、存储、通信和人工智能联系在一起,当下的学派应该称之为连接主义……”

张良工教授认真地听着康承业的汇报,他深感精力与体力不够用了,听了长长的一段陈述后慨叹道:“哎呀,老喽,人工智能都有主义啦,要是年轻的时候我都恨不得马上投入到这次大浪潮中,现在也只能当个吉祥物在那儿摆设了。”

康承业苦笑:“您老哪是吉祥物啊,分明是定海神针,东南交大的机器人实验室能搞得这么好,没有您老坐镇哪成啊。”

康承业出差越来越频繁了,这个项目负责人不好当,机器人项目获得了越来越多业内人士的认可,但在祖国建设的大潮中仍然只是不起眼的一小块儿,他不得不为之奔走。

“东北和东南的联动很重要,东北有最好的重工业基地,而东南有最好的教育体系,大学改革后,教育资源相对集中,过去那种乱开专业的现象得到了进一步遏制,我听说现在仍然有不少单位在随便上马机器人项目,让人痛心,我们怎么就不能把有限的资源投入到最需要的地方去呢?为这事儿我跑了好几次北京,但是答案都是所问非所答,你们这一代人现在是中流砥柱,关键时刻一定要顶得住。”

康承业郑重地点头。

“对了,我的那个学生怎么样?”

张良工笑了:“还没毕业呢就开始抢学生了。”

康承业笑道:“我们也深感时代的桎梏,未来还得靠年轻人。”

……

……

康一雯端着暖瓶泡好了一杯茶,听着哥哥念叨谢向明的事,她仿佛刚想起来似的。

“那个孩子啊……一开始我想把他转到我门下的,但是他没有接我的橄榄枝。”

“哦?”

康承业握着微微发烫的白瓷茶杯,有些惊讶。

“既然他对数学感兴趣,应该更倾向理论物理才对。”

康一雯把暖瓶放在窗台上,感受着窗外吹来的和煦春风,微笑着说:“大概在他的心里,你才是他唯一的老师吧。”

“不可能吧,我不太合格,呵呵。”康承业放下茶杯,尴尬地笑了两声。

康一雯扭过头故作嗔怪地说:“你也知道自己这个老师不合格呀?两年多不闻不问的,说好听的是给他空间,说不好听的你这叫放任。”

康承业无言以对,闻着清淡的茶香情绪渐渐变得舒缓,他喜欢清茶的淡香,总让他想起家乡的味道。

“相聚匆匆,离别时又来得太快,这几年虽然见面次数多了一些,但是都没吃过几顿正经饭,明天我又要走了,今晚我请你出去吃怎么样?”

“这么快就走?”

“嗯,时不我待啊。”

康承业的脸上浮现出一丝落寞的情绪。

“那倒不用急着吃晚饭。”

“嗯?”康承业不解。

“这次我和你一起去。”

康一雯的表情看不出波动。

“为什么突然……”

“什么为什么啊,二十几年没看见嫂子了,去看看不行呀?”

康一雯扭过头,那样子活像个小姑娘,她已经多少年没有过这个样子了?可是这话从她嘴里说出来总感觉怪怪的,怎么突然想去东北了呢?不过康承业还没那么煞风景。

“好!到时候我带你好好逛逛,再尝尝东北特色风味,酸菜白肉,你肯定没吃过正宗的……”

康承业呵呵地笑着。

湖边石早已经成了科创社的圣地,谢向明被强迫拉来参加活动,他无精打采的,这个社长他真是受够了。

“你要是不想伸手干,就安安静静当好你的精神偶像,别的事我来!”

冷蒙雨对他这副漫不经心的样子很是伤脑筋,可偏偏他又是学校老师公认的天才,不拉上他社员们也没精打采的。

机器人实验室里大多数是科创社的成员,从制作机器人开始他就没帮上什么忙,计算机他会用,但谈不上专业,难度太大的工作都交给别人做了,而他自从写完那些算法方程式后,其余的工作都交给别人去做了,连手指头都不用动一下,事实上别的事他也插不上手,科创组的成员也都不是吃素的。

“我受够了当橡皮图章!”谢向明一把甩开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大国蓝途》,方便以后阅读大国蓝途第52章 年轻人的事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国蓝途第52章 年轻人的事并对大国蓝途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