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战士

作品:大国蓝途|作者:银月光华|分类:都市|更新:2022-11-12 08:47:24|字数:5222字

评审论证会的组织规模比想象的要庞大,康承业要面对五个项目组,每个评审组17人,共85位专家组成的强大阵容,分别来自于全国各所大学、各大研究所、军事及民用大型企业的专家学者,每一位都在本领域有着突出建树,任何一点问题都会得到严肃的批评与论证,每一轮都是艰难的考验。

“你是怎么看待手工和机械加工的?”

一位重工机械公司的领导问。

“手工在目前仍然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康承业想起了自己的儿子,在牛师傅的教导下,他进步很快,研究所很多精密部件都需要靠手工来完成,这一点上全世界都一样。

“但是未来是属于机器人的,目前它还只是个婴儿,我们要做的就是要把它抚育成人,现在做不到的不代表未来做不到。”

康承业在公开场合讲话从不拖泥带水,江城特有的口音语速很快,让对方的思考时间变短。

评审席上,一些专家开始交头接耳,一些人投来赞许的目光,另一些人却不以为然。

“你觉得科学可以科幻吗?”

一个更尖锐的问题。

“没有科幻就没有科学,儒勒.凡尔纳在写海底两万里的时候,潜水艇还是科幻,如今人类已经登陆月球了。”

“那么机器人有可能像科幻小说里写的那样像人一样思考,像人一样工作吗?它们会自觉吗?”

“目前的机器人达不到这个水平,我觉得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仍然达不到和人类同级的水平,但机器人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帮助人工,人类最终还得靠人类本身。”

“那还造什么机器人呐,我们都回家造娃吧!”

评审席上传来一阵哄堂大笑。仟千仦哾

诙谐的调侃里面含着尖锐的问题,科学与国家、民族、意识形态是紧密相连的,一个项目的背后影响着千千万万人的生存状态,有的时候哪怕你的对的,也因为种种原因而遭到否决,更不要说机器人这种看起来就异想天开的问题。

康承业不是第一次面对这种问题,也不是第一次被嘲笑,可是他不怕!

“你们知道吗?十年前,美国人就把机器人送上太空;五前年,日本人就有了无人工厂;他们的海洋机器人可以钻到水下6000米,我们无却无可奈何;我去日本买机器人,他们说十五年内不会与中国合作,下一个十五年呢?就会放心的把技术交到我们手里吗?可我们现在已经凭自己的能力造出了工业机器人!”

说这番话的时候,康承业不自觉地握紧了拳头。

“美国人说他们来保护我们的海权,我们的海权需要外国人来保护吗?可是现在他们的水下机器人可以随时潜入我们的任何海域,而我们毫无办法,在钻井平台上还要靠潜水员冒着生命危险去水下作业!那些有毒、有害、有核辐射的地带,还要靠着党员写决心书冒死进入,然后一个个的提前失去工作能力甚至死亡!那些都是优秀的人才啊!我们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一切,然后说和我们无关吗?我们造出了‘两弹一星’,可我们不能让他们冒死进入核熔炉,不能让他们在近乎绝对零度下去太空作业!我们不是没有办法,机器人可以替代这一切呀,我们的机器人有理论基础,但外国人的更多更先进,它一定会迎来属于自己的优势时代,到那个时候我们再去撵已经来不及了……”

一连串连珠炮似的质问让在场的专家全都沉默了。

“你们说我是科幻,那我就是科幻,我幻想我的祖国有一个强大的未来,我幻想我们的人民为有一个强大的祖国而自豪,我的理论还不完善,但根据我的专业所知,目前的科学界对机器人也没有一个明晰的定位,我们做了就是在引领时代,‘863’计划的目的不也如此吗?我希望机器人项目能获得通过,因为这样我才能看到幻想成真的那一天,我相信那一天并不远!”

一番震彻心扉的发言。

现场举起了一只手。

这算怎么回事?

按照流程论证结果应该是经过充分讨论后再把决议告诉当事人,可是现在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当场举起了手。

一只,两只,三只……

十七只手齐刷刷地举起,全票通过!

“谢谢!谢谢你们!”

康承业激动不已,朝着现场的评审专家们深深躹了一躬。

这是第一轮……

康承业心里默念着,此时他像一个战士,需要突破一道道封锁线,他以慷慨和豪迈的决心去冲向属于他的战场!

……

……

石兰同样为他担忧着,刚完成一个成果就去勾画另一个项目,一刻也闲不下来,他像个战士一样,闯过一道道封锁线;他像个战士一样,滚过一片片雷区;他像个战士一样,撑起一道道保护伞。

为祖国,为他心爱的事业!

何日是个尽头啊,也许他将燃烧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偏偏他的后方并不像想象中那样安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大国蓝途》,方便以后阅读大国蓝途第61章 战士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国蓝途第61章 战士并对大国蓝途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