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还是师母说了算

作品:大国蓝途|作者:银月光华|分类:都市|更新:2022-11-12 08:47:30|字数:4526字

关于谢向明的“两只手”,康承业思前想后觉得并非完全是“离经叛道”,如果能实现说不定是历史性的突破,只不过听闻两名弟子的关系有点不睦,这可不是什么好事……

“这人的关系不好啊就吃吃饭,喝点小酒,话说开了就什么矛盾都没有了。”

常新远的工作并不比康承业少,而且他是负责具体工作的,对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也不像康承业那样不敏感,研究所里有如今这幅欣欣向荣的景象,一大半是常新远的功劳。

“吃饭……”康承业琢磨着这个词若有所思。

自从被聘为“863”计划自动化首席科学家后,康承业很少在家吃饭了,中秋节这天他特意邀请了两位“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弟子。

也怪康承业考虑不周,邀请的时候张思源和谢向明两人并不知道也邀请了对方,当他们站在老师家大门口大眼瞪小眼时,还是康建华认出了他们。

“两位大哥哥都来啦,来就来呗,还拎这么贵重的礼。”

康建华乐呵呵地把两人买的月饼拎了上去。

进门时两人都带着笑脸,可是没人注意时两人立即把脸冷了下去。

康承业把蒸得热气腾腾的大螃蟹端到桌子上的时候,两人这才发现家里居然是恩师做饭,看到师母推着轮椅出来后,这才仿佛第一次意识到老师家里的情况。

“老师,我来!”

两人异口同声地说,相互瞪了一眼,然后又把头扭开。仟仟尛哾

气氛有点儿尴尬。

康承业麻利地把菜下锅,嘴上说道:“我自己来就行,你们找位子坐。”

两人哪好意思坐,可是厨房的活儿好像真没有他们下手的地方,看着老师切葱花时一把菜刀上下翻飞,让他们一下子颠覆了对老师的印象。

“老师,您这做菜的手艺可以呀!”谢向明没大没小地说。

石兰推着轮椅出来,笑道:“岂止是做饭呀,这家里家外都是他一个人在忙,我是帮不上的。”

“真苦了老师了。”张思源帮忙推轮椅,石兰说不用,但是架不住他坚持,也就听之任之了。

“我爸还会打毛衣呢,我冬天的毛衣就是他织的。”

康建华已经有一副大人的模样了,进入工厂后手艺进步很快,单位的很多精密件都经过他的手,已经逐渐有牛师傅当年的风范了。

听了康建华的话,两人都有点儿不好意思,他们是典型的动脑不动手,好在单位有食堂,住宿舍又没有什么麻烦事。

“老师,你看我能帮上点儿啥?”谢向明问。

康承业两只手都在忙,左右看了看后说:“剥头蒜吧。”

谢向明好像第一次发现剥蒜头好像比研究机器人难多了。

“笨死了,还研究两只手呢……”张思源嘲笑道。

康承业不以为然地说:“钢琴家的手能弹钢琴,但未必能剥蒜,向明这两只手能做什么还得看他自己。”

“老师……你也太惯着他了……”

“师兄呀,搞科研可不能循规蹈矩。”谢向明适时机地反讽道。

“给你两分颜色你就要开染坊是吧,我不和你打嘴仗,咱们拿成果来看。”

这一桌子菜十分丰盛,康承业还拿出了一瓶好酒。

“酒不是好东西,但是今天过节,可以喝一点,每人三盅,不许多!”

还没开席康承业就立下了军令状。

康建华的手刚伸向红彤彤的大螃蟹,却被康承业一筷子打到手背上。

“来者是客,要让客人先吃。”

康建华有点儿委屈,小声嘟囔着说:“到底谁才是亲儿子……”

石兰笑着为每人夹了一只大螃蟹。

师生们干了一小口酒,寒暄着几句开席了。

自从到了研究所,谢向明还没吃过螃蟹,享受着心心念的味道,嘴里不住地说:“我家就在海边,小时候儿这玩意儿没少吃,都吃腻了,没想到时间长不吃还挺想的,咱们沈州没有海,这螃蟹哪儿来的?”

康承业一本正经地说:“国家发展了,商品流通起来,老百姓的菜篮子就丰富了,你们两个想象过没有?未来十年、二十年后我们国家能发展到什么样子?”

“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呗。”张思源顺口说道。

“不行不行,至少家家得有个机器人帮干活儿才行,电话不能放在桌子上,得揣在兜里,这样不管是吃饭还是上厕所都不耽误接电话。”

张思源嫌弃地说:“你能不能好好说话?吃饭呢!”

“话糙理不糙嘛……”谢向明不以为意。

康承业拿起一只螃蟹说道:“这就是你们俩最大的不同,张思源做事稳妥细致,但是思维还不够开阔;谢向明呢敢想敢干,但没考虑到全局。”

两个人都不觉得是夸赞,脸上都不太高兴。

康承业举起螃蟹的钳子问张思源:“咱们的水下机器人为什么还不能投入使用?”

张思源明白了,低声说道:“机械手技术不过关。”

康承业点点头:“深潜不够可以重新设计,可归根结底不过是个外形和材料的问题,机械手涉及到机器人的核心控制,就像这螃蟹,为什么一只钳子大一只钳子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大国蓝途》,方便以后阅读大国蓝途第66章 还是师母说了算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国蓝途第66章 还是师母说了算并对大国蓝途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