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先从一千米开始

作品:大国蓝途|作者:银月光华|分类:都市|更新:2022-11-12 08:48:29|字数:5296字

火车的车轮一刻不停地前进着,每经过铁轨接缝时便会发出沉闷的“咣当”声,一连串的这种声音交织在一起,听在冷蒙雨的耳朵里却十分悦耳,她距离他们的那个家越来越近了。

“你知道吗?有个作曲家就喜欢这种声音,19世纪的火车开得很慢,可是他就喜欢坐火车,因为他喜欢这种声音,有一次他听到声音异常,连忙跑向列车长那里提醒有事故即将发生,列车长不信,可是他坚持,紧急命令火车刹车,避免了一场事故?”

对面的男人有着英俊的外貌和磁性的声音,现在的冷蒙雨已经能坦然对待他了。

“蒋师兄是在说故事会吗?我从没在正式的历史记载中看见过这样的故事。”

“有的时候即使是故事也有现实意义,比如现在,车轮与铁轨的碰撞声在你的耳中是否很悦耳?”

蒋弛雨的笑容看起来很平静,可是眉宇与嘴角间的细微皱纹又让这笑容看起来颇有几分深意,他是他的风度与魅力,不显山不露水,却在平常的语境中让人感觉到不平常。

“要回家了,当然高兴,就算那个家里没有人,可也有几分期待,有期待总是好的。”

蒋弛雨又是微微的笑,忽然说出一句意外话。

“关鹏也在沈州。”

“他和你说的?”

虽然是这样问,不过从冷蒙雨的语气里还是听出了几分不快。

“不是,他走的时候去向表里是这么填的,介绍信也是开到那里。”

“你很关心他?”

蒋弛雨笑出了声儿。

“我怎么会关心他,只不过我发现我们之间的共同话题越来越少了。”

“蒋师兄的工作越来越忙,当然和我的交集也越来越少。”

蒋弛雨苦笑:“别误会,这次来沈州真不是我自己申请的,你知道的黄老师和康所长是同校的校友,他们很是有那么几分志同道合的感觉,这次康所长求援就把我给派来了。”

冷蒙雨并非自嘲地说:“我知道我只是个搭头,能给蒋师兄打打下手什么的已经是莫大的荣幸了。”

“别这么说,你选择的专业就是袖珍潜水器方向,你不来我才无从下手呢,再说咱们单位的工作太辛苦了,那个环境不适宜养胎。”qqxδnew

冷蒙雨没再说什么,她扭头转向窗外,满脸幸福地抚摸着微微隆起的小腹……

……

……

“哎呀,你们可算来了!我们是盼星星盼月亮啊。”

迎接他们的是新任副所长张思源,他迎上来的时候伸的是双手,蒋弛雨还好,冷蒙雨却有些不好意思。

“我刚从国外考察回来的时候老师就一脸严肃地对我说:我们有大任务。搞得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看到名单才知道,原来是来了两个及时雨。”

谁说张思源不善言辞?至少在现在他一语双关地把两个人都给夸了。

冷蒙雨终于不习惯地伸出小手与张思源轻轻握了下。

水下机器人深潜的进展迟迟无法取得突破,问题就在于自动化研究所在海洋专业,尤其是海洋水下专业太缺乏人才了,相关的研究大多数停留在表面,设计出的产品如果放在这些专业的潜航器研究者眼里,根本就是个丑陋的大方块儿,说它是机器人尚可,若说是潜航器,那可真叫人贻笑大方。

在“海人一号”的后续型号改进和研发上,张思源的专项组虽然考虑了流体力学,可是自动化工程学的内容又难以结合,这真叫人愁坏了头。康承业把大把的事放手让张思源去做,可他并没有做甩手掌柜,不声不响地从中科院要来的支援,蒋弛雨和冷蒙雨只是第一梯队。

这两个名字看上去似乎天生应该凑成一对儿的金童玉女注定在感情上没有下文,蒋弛雨有些遗憾,冷蒙雨很坦然。

“张副所长就不要客气啦,能来援助沈州自动化研究所,是我们莫大的荣幸。”

张思源早知道名单上的来人是谁,也就不再端着正式场合的架子,亲切地说道:“弟妹辛苦。”

“应该的!这位才是真正的专家,国家级的项目都负责过,深潜专家蒋弛雨博士!”

“蒋博士辛苦了!”

张思源热情地握着手。

蒋弛雨很有风度地点点头,紧接着张思源介绍了留美归国博士江道源、许美琴和研究所里的骨干专家。

一番礼节性的接待过后,冷蒙雨急着回家,张思源给拦住了。

“你们还在这儿两个月呢,总不能连接风宴也不吃,一会儿我们所长也要来的。”

“康老师!他身体还好吗?”

冷蒙雨眼前一亮。

“看上去还好,就是时常会感觉到疲惫,虽说推掉了一些行政工作,但是他整个人看起来好像更忙了,我出国的两个月里他跑了三次北京,一次上海,还去了珠海,真担心他的身体会受不了。”

冷蒙雨听了张思源的叙述,亮起来的眼睛转瞬间又黯淡了下来。

“有谢向明的消息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大国蓝途》,方便以后阅读大国蓝途第116章 先从一千米开始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国蓝途第116章 先从一千米开始并对大国蓝途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