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谢向明!你想干什么!”

作品:大国蓝途|作者:银月光华|分类:都市|更新:2022-12-07 08:45:15|字数:4410字

谢向明已经在东南沿海了,确切地说他在东南交大的校园里。

并肩一起走的是康一雯。

“康老师,感谢你当年对我的帮助。”

康一雯的脸上也布满了岁月的痕迹,但她的笑容依然优雅。

“去感谢你另一个康老师吧,他最近身体还好?”

“好着呢,每天比我们精神头都足,最近还要往国外跑。”

“我担心的就是他这个精神头。”康一雯面带忧虑地说,“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像他这样丝毫不顾惜自己的身体,很快就会把透支坏掉的,回去你多劝劝他。”

“我哪儿成啊,要劝也得康老师劝啊。”

“这方面我们还真不如你,别看我在大学校园里,可耳朵里也满是你的事迹,一物还得一物降,你劝准成。”

谢向明尴尬的表情僵在脸上,愣了好几秒,最后只得自嘲的笑笑。

“倒是康老师您,怎么也不关心一下自己的晚年?”

康一雯面露怒色,但很快平静了:“我有学生们,说起来你也老大不小了,孩子都好几岁了,别总像个孩子,人行于世不能总顾着自己的喜好。”

“这就没办法了,要做事就不能处处小心翼翼,都当老好人,谁去搞机器人?”

“说起来这次你把我最得意的学生都挑走了,还有零有整地挑了19这个数字,说说看你是怎么想的?”

谢向明挤出一丝狡黠的笑容说:“我们研究所即将进口19台日本焊弧机器人,我是打算每个学生做一套方案……嘿嘿……”

“胡闹!”

……

……

“1500万买机器人是贵,但买伺服电机——值!”

邹文林许久没亲自批复自动化研究所的报告了,这次他坐镇后台,把中国的机器人发展向前推了一把,方案顺利的获批了。

“他不是带回来19个人吗?这个项目就交给他!”

康承业拍板了。

虽说机器人本体是日本生产的,但是装上中国的控制系统就赋予了它中国的灵魂,这在世界上也是认可的。

谢向明带回来的年轻团队紧锣密鼓地开始了这项研究。

“别给我用一年!我可是打过保票的,两年内把这19台机器人全卖出去,谁的卖不出去我就卖谁!”

“……”

19名新考进来的硕士生们面面相觑,心说哪有这样的?这还是个人嘞?

谢向明要面对的问题不止是产,还有销。

赴东南沿海的考察让他有些沮丧,改革开放的势头越来越强劲,很多人赚钱赚到手软,面对动动脑筋就能来的钱,几乎没人有兴趣把钱投在吃力不讨好的重工业上,何况原有体制也在束缚着重工业的改革。

“看来还得从咱们的大本营下手。”

张思源连番谈完日、韩两单大合同,声誉正隆,研究所领导层的换代也几乎是板上钉钉,这个时间段他要关心哪个部门,部门领导肯定乐哈哈的,偏偏他非得顶这个硬钉子。

“准保出事儿。”

谢向明语不惊人死不休。

张思源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听起来温软一点儿:“我听说你在东南交大的表现很不错,尊师重道,还折服了一大批学生,怎么到我这儿非得硬顶两句啊,好歹我们也是同门吧。”

“别和我拉关系,我在说正事儿。”

“嗯,我听着呢。”

“你多久没去各大工厂里看看了?”

张思源一怔,最近的报告会、交流会倒是没少去,就是政府组织的活动也经常露脸,但如谢向明所说,还真没下到工厂里去实地调研。

“上级关系好不代表下面走得通,你看这天阴的,说不定就什么时候一声惊雷。”

谢向明丢下这句话后转身就走,半晌张思源才自言自语地念叨:“你跟我谈雷雨呢?”

工厂里,浓烟遮天蔽日,轰隆隆的机器轰鸣声令人不得不扯着嗓子喊话。

“前几天刚接到一个变压器加工的大单,这边还好还能开工,那边的车辆制造几乎停工了。”

这是一家传统的大型机械制造厂,论加工能力过去在全国也是属一属二,但是现在什么零活儿都接,却喂不饱上万张要吃饭的嘴。

“产业升级后,加工能力更强,生产效率会成倍提高。”

“不行不行!没有订单!”

陪同来的副厂长拍拍自己的安全帽,喊道:“这个帽子可保不住我的脑袋,工人们要是知道机器人抢了他们的饭碗非把我砸碎了不可。”

张思源早就想好了一大套说辞,可现在这种场景下讲出来感觉有气无力。

“我也知道羊圈地运动,知道机器升级是历史的必然,但眼下还没等我们创造历史就算辞职走人,我都快五十了,让我上哪儿找工作去?”

连一个堂堂上万人大厂的领导都讲出这种话,张思源终于发现,谢向明所言不虚。

这不是雷雨,是暗流涌动的岩浆,说不定在什么时候就会喷发,如果强行上马机器人,那这就是萨拉热窝的枪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大国蓝途》,方便以后阅读大国蓝途第154章 “谢向明!你想干什么!”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国蓝途第154章 “谢向明!你想干什么!”并对大国蓝途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