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巨人的陨落

作品:大国蓝途|作者:银月光华|分类:都市|更新:2023-02-21 02:12:45|字数:6012字

1997年6月30日。

cr-01水下机器人深海功能试验第39天。

晨曦的微光让波涛汹涌的太平洋显露出清晰的天际线,大洋之上,一片本不属于人类的领地涌起亘古的沧桑,置身其中的人很容易涌起对原始的崇拜。

船舷一侧,谢向明目光空炯地望着天际线上的微光,冷蒙雨就偎依在他的肩头,两人就这样平静又满怀心事地看着海。

许久,谢向明说:“太阳出来了。”

“是啊,现在我们还能直视它,可很快它将变得灼目。”

“不想被别人忽视就要想办法让自己灼目起来,不是吗?”

一阵海风吹过,冷蒙雨缩了缩脖子,把身体埋向谢向明的臂弯里更多些,她抽了抽鼻子,淡淡地问:“你还记得当年我们一起去海边吗?”

“嗯?怎么啦?”

“同学们都争相下水,只有你一个人没精打采地坐在沙滩上,我从没想过有一天还能和你来到远海。”

“这有什么必然联系吗?我那个时候是看他们不顺眼。”

“那个时候我就知道你与众不同,但没想到你是这么了不起,这次水下机器人历时39天的试验,完全经受住了各种复杂环境的考验,出色地完成了任务,还对一个大型多金属结核矿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在新中国史上肯定是第一次了,就是在全世界也是不可多得的成功案例,我为你自豪。”

谢向明仰头,望着逐渐开始显露身形的太阳,长叹一声。

“我没有多么了不起,走到这一步完全是因为我们踩在了巨人的肩膀上。”

“科学每向前一步都很难,即使踩在巨人肩膀上。”

甲板上陆续聚来了不少人,今天除了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还有另外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事要做。

康建华手捧着一个白色的骨灰瓮在人们的簇拥下缓缓来到船舷。这是康承业的遗愿,他要把一半骨灰撒在事业成功的地方。康承业的照片用特殊打印技术喷涂在骨灰瓮前,尽管这一切会随着一场仪式的结束永远尘封在大洋深处,但照片上的音容笑貌仍然让人们不敢相信这样一位伟大的学者真的永远离开了大家。

随着时间趋淡的哀恸又回到每个人的心头,张思源缓缓地站出来,他声调不高,却格外清晰地说:“我们盼这一天已经十二年了,今天我们可以自豪地向全世界宣布,中国6000米无缆自治水下机器人研发成功!为了今天,很多人前赴后继,甚至倒在了工作岗位上,我们敬爱的老所长,我们的老师就是其中一员,他距离看到今天只有不到三个月,他是带着遗憾走的,今天我们怀着无比怀念的心情,在夏威夷以东1000海里的海面上告慰老师的在天之灵,在这里我们要自豪地向他说——我们成功啦!”

很多人不受控制地流下了眼泪,海风又紧了一些,但天空更加明亮了。

“老师的一生有两个心愿,一个是工业cims集成化,另一个就是6000米水下机器人,今天我们以继承人的身份完成了他的一半心愿,根据他的遗愿,骨灰的一半洒入大海,与心愿同在。”

大家的目光落在康承业的相片上,像活着时一样,他的目光仿佛仍然能慑入每个人的心房,他平时的谆谆教诲仿佛再次充盈耳间。他的人不在了,但他一往无前、勇攀高峰的精神仿佛一颗火种丢在这些人心里,燃起了熊熊烈火。

甲板上的人依次前来告别。

流线形结构的cr-01水下机器人静静地放置在船舷一侧的收放架旁,过去的39天里,它给人们带来了太多的惊喜,创造了十几项全国乃至世界首次,它凝聚着沈研人十几年的心血,尤其是这位即将被送别的巨人,他用生命做出了选择。当阳光初升,金光洒满海面时一个伟大的灵魂与大海同在。

收放架缓缓放了下去,以水下机器人入水的姿态将这位科学巨人送往他魂萦梦绕的大洋,在众人的注视下,渐渐沉入深海。

远去……远去……

送别仪式过后,心头的哀伤仿佛在海风的作用下飘淡了许多,说不上是释然还是宽慰,大多数人的心里都弥漫着一种复杂的情绪。

谢向明一直没有回舱室,39天来他没怎么看过大海,今天他却发现景色似乎没有任何变化的大海却怎么也看不够,仿佛那深处藏着无数的秘密,等待着他去发掘。

“大概是探索欲吧,从婴儿时起就有。”

冷蒙雨一直陪着丈夫,她太知道丈夫的心思了。

“无怪老师为之着迷。”

“康老师做的事从来都是符合实际,符合历史规律的。”

背后响起一个声音,打断了夫妻俩少有的温存。

“你们看起来兴致不错。”

张思源忙完了收尾工作,至此,本次设备检定试验全部完成,等待大家的是回去后立功、受奖,获得极大的赞誉,然而高兴之余,张思源这些人却隐隐地产生了一丝忧虑——未来将何去何从?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大国蓝途》,方便以后阅读大国蓝途第169章 巨人的陨落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国蓝途第169章 巨人的陨落并对大国蓝途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