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全息会议室

作品:大国蓝途|作者:银月光华|分类:都市|更新:2023-02-21 02:12:54|字数:4778字

“‘天鲲’号是亚洲最大的重型自航绞吸船,全船长140米,宽27.8米,最大挖深35米,总装机功率千瓦,设计每小时挖泥6000立方米,绞刀额定功率6600千瓦。网上称之为‘造岛神器’,这样一个庞然大物定然需要很多辅助设备,我想承包它的水下辅助设备。”

“你的胃口可不小。”江伦嘴上这样说,面上还是露出赞许的神情。

“今年三月,它的首航已经成功,距离真正使用的时间不多了,眼下正在招标水下机器人,这种机器人需要量身定做,而国内有着很多成功的型号,我知道你们的优势在人工智能,而我的优势就是水下机器人的设计方案足够优秀,如果两者结合将有强大的竞争力。”

年纪轻轻的谢贝迪说出这番话的时候非常自信。

一直没说话的李英勋插嘴了:“我知道很多年轻人一上来就想做大项目……”

“我不是好高骛远,而是对这方面我一点儿都不陌生。‘天鲲’号的出现就是为了改变我国在海上的态势,这是海上‘一带一路’最重要的环节,这个时候错过去,就是错过了历史机遇,而这样的机遇不会有第二次。”

程新雪深以为然地点点头,说道:“我想临港集团对这个项目也一定很感兴趣。”

李英勋搓了搓手,微笑着说:“看来大家达成了初步共识。”

江伦思考了一会儿,问道:“你什么时候能来上海?”

谢贝迪很干脆地说:“明天就可以动身。”

“那好,明天带上你的全部资料到ass,我们在全息会议室详谈。”

“一定!”

视频会议简短而高效,这很能显示一个企业的活力。谢贝迪立即拆开从美国带回来的行李,然后有选择地开始重新打包。

“你刚回来,又折腾什么呢?”

冷蒙雨不再青春韶华,但更加端庄。

“去上海。”谢贝迪平静地回答。

“什么?你还没和你爸吃顿饭就要走?”冷蒙雨有些意外。

“反正他也没时间和我吃饭。”谢贝迪不以为然地说。

“那你也不能这样啊,他是你爸。”

“没办法,时间太紧,晚了就做不成了。”

“我知道你们父子都是做大事的……”冷蒙雨的口气里透着无奈,但又显得无比坚定的支持。

母子俩正在对话,家里的门开了。身为大型科技企业的老总,谢家的门自然是不用钥匙开的,家里的全智能设备在外人看来很酷炫、科技感十足,但这种感觉久了反而失去了生活的烟火气。

谢向明刚陪弗林斯喝过酒,他这几年的酒量倒是练出来了,虽然醉了但也不至于失去理智,他知道儿子就在家里,但见到久未谋面的儿子时,五年的变化还是让他恍如隔世一般。

“爸……”

谢贝迪的眼神闪烁着,有些歉疚,却依然很坚定。

“回来啦……”谢向明轻声说着。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谢向明对儿子的印象还停留在他两三岁的时候,那个时候的小孩子本能的单纯更让他感觉亲近,但人类的成长真的太快了。如果说他能清楚地把握机器人的成长规律,那么孩子从小到大什么时候产生思想,什么时候开始蜕变完全是个未解之谜。人类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真让人琢磨不透啊。

“你这是在做什么?”

看着谢贝迪收拾好的行装,谢向明还是很意外。

“我在做一个项目,明天去上海洽谈。”

谢贝迪坦然地说。

“来深蓝不好吗?这里有你需要的舞台。”

谢贝迪苦笑:“二十年前深蓝的确活力四射,即使现在它也是中国高新技术企业的一张名片,但是它已经开始膨胀,它有它自己的轨迹,深蓝对于我来说并不灵活,至少现在不适合我。”

“你就真的那么讨厌我?”

“不,我不讨厌您,反而很敬佩,只不过敬佩归敬佩,我要走的路始终不一样。”

谢向明看着已经是一副成人模样的儿子,笑道:“雏鹰大了总要飞翔,我不拦你,但你要记住,我和深蓝永远是你的后盾。”

谢贝迪默默地点点头。

“顾教授还好吗?”谢向明突然问。

“还好,他还挂念着你,最近他可能会来中国。”

“我知道,这次活动是我们主办的,二十年没见了,他是中国机器人的功臣啊……”谢向明感慨着,历史画面翻腾着,一幕幕地在脑海中滚动……

……

……

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

临港国际智能产业研究院(b)的三幢标志性大楼矗立在眼前,即使在资料上看过无数遍,仍然不免为眼前的实景而感到耳目一新。临港区很安静,安静中也有给人一种井然有序的感觉。

谢贝迪不是来参观的,接机的车直接把他带入了ass公司总部的大楼,这个把机器人看作合作者的公司以简洁的装修风格从潜意识上降低人类过于自我的执着。他们相信这个世界上人类的意志并非主宰一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大国蓝途》,方便以后阅读大国蓝途第173章 全息会议室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国蓝途第173章 全息会议室并对大国蓝途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