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0章 京城塌了

作品:三国第一纨绔|作者:刀光|分类:历史|更新:2023-10-30 02:21:37|字数:9482字

夜色已深。

陆远军帐,却依旧灯火通明。

一众大将乍闻迁都,皆是不明所以。

毕竟还没称帝呢,怎么就忽然要迁都了。

可惜陆远兴致缺缺,无意对此多谈,甚至已经挥手赶人了。

典韦等人心头无奈,只得依次见礼而去。

“你们说,主公这到底是啥意思!没提称帝,反而就要迁都了!”

“关键还是西凉,现在没有大军镇守,早晚引来西域势力觊觎!”

“可主公说迁都和西凉,都是割韭菜,薅羊毛的小事,这算什么事!”

“奇了怪了,主公向来喜欢扒皮,什么时候喜欢薅羊毛了!”

一众大将心头疑惑,却也只得无奈离去。

毕竟众将皆知,主公行事,向来不喜徒劳。

这种阴谋破事,主公必然不会和他们浪费口舌解释。

只会和小白脸或病秧子研究,毕竟这两人和主公一样阴险。

而且如此诡谲之事,说不定正是出自病秧子手笔。

军帐之中,陆远静听众将脚步渐行渐远。

只是听到众将议论,他更喜欢扒皮,也不禁眼皮轻跳。

不过久战疲惫,他也的确不愿徒劳解释。

而且北魏孝文帝,以战之名行迁都之实的智慧,他也着实懒得解释。

后来者朱棣用过,只是掺杂了更多的政治因素,而且未竟全功。

蒋光头同样有过效仿,不过更多基于无奈,后果也同样不堪。

他以这二人为鉴,自然可规避更多风险。

何况只要时机成熟,众将自可见其成效,此时多说无益。

至于张仪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手笔,哪怕面对曹操这个效仿者,他都不屑浪费唇舌。

毕竟曹操的效仿手段,将挟制改成了挟持,而且至死未能成功。

归根结底,那只是个错误的示范。

只能让曹操在逆境中崛起,打败袁绍,却无法一统天下。

而以他当下图谋,掌中权柄,甚至根本无从借鉴。

陆远轻轻吐了口浊气,终于卸下甲胄,径自泡进浴桶。

一如他始终紧绷的心弦,在此刻终于得以放松。

不过战火未熄,他脑海也依旧沙盘翻转,思虑全局。

如今京城已是困兽,不足为虑。

关中大获全胜,也为他扬州疆域,再取司隶,西凉二州。

整个黄河以南,徐州,豫州,司隶,西凉,益州,荆州,扬州,广州,皆属他扬州治下。

甚至加上海外倭州,以及被他强取而来的柔佛和安南,他治下疆域已经不逊大汉全境。

不过扬州变法,他大行商业之后,所需民力却远非之前大汉可比。

以至于如今徐州,豫州,益州,倭州,始终只能维持军屯,保证土地不被荒置。

军屯相比于百姓自主农耕,实则各有优劣。

不过军人的执行力,却远非百姓可比。

例如洪水到来,数十万百姓可能束手无策,但一万大军就能立即采取有效措施。

军人甚至可以手拉手跳入水中,以血肉之躯阻拦水势,以便尽快完成堤坝泄洪。

这是因为军人穿上军装,就已有了特殊使命,只以军令行事。

而百姓难免心存侥幸,往往更喜欢随波逐流,出问题时等待旁人解决。

这也是后世南京惨案,百名倭寇可押解上万百姓,到刑场赴死的根本。

百姓总期待着旁人逃亡,制造混乱后,方便自己逃生。

可人人如此,就尽数成了待宰羔羊。

这是世俗人心,难以改变,陆远也无心更改。

只是相比起来,他要保证土地产粮,军屯自然是最佳选择。

不过即便如此,他治下民力,也已捉襟见肘。

想要同时保证变法中的商业工程,那他对于司隶和西凉,就已有心无力。

人口问题,已成了扬州发展的最大掣肘。

之前他考虑将马超抑或刘备驱逐进西域,以便劫掠西域,可惜皆未施行。

而且河北乱局已起,河北五方诸侯,已是大汉最后的割据势力。

兵行诡道,他也正伺机兵进河北,彻底平定大汉。

这就需要他扬州铁蹄随时保持机动,不被西凉和司隶牵制。

无奈之下,他这才考虑起历史上那些经典阴招。

割韭菜,薅羊毛。

凉州与司隶依旧会归入扬州治下,但这二州却不设驻军,不留百姓。

偌大疆域,无边沃土,必会引来西域势力觊觎。

不过他开门揖盗,这二州却已没有百姓与物资,根本无从劫掠。

即便西域势力入侵,也只能安排西域百姓在此农耕,抑或开采荒矿。

反而他只要紧扣虎牢关,子午谷,陈仓古道,就可保大汉无虞。

等到西域势力的麦子熟了,他也正可出兵,在自家劫掠西域。

大军无论扣住武威还是金城,都可随时关门打狗。

西域势力来的越多,次数越频繁,就越可解决他扬州的民力所需。

反而如今紧邻他大汉疆域的,只是西域楼兰,精绝等小国,根本不足为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三国第一纨绔》,方便以后阅读三国第一纨绔第670章 京城塌了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三国第一纨绔第670章 京城塌了并对三国第一纨绔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