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二章 暗流汹涌

作品:大唐第一臣|作者:当年秦风|分类:历史|更新:2023-05-11 23:23:10|字数:4552字

听得这话,李秀婉更是乐不可支,直笑道:“郎君总是这般自信”。

“那必须的”,高冲昂然说道:“你家夫君若不能出将入相,枉活这辈子了”。

依他跟李世民的关系,只要玄武门之变不出岔子,将来登阁拜相这是必然的。

话音落下,只听得厅堂门口咳嗽一声,高冲顿时收起自信,迎上前笑道:“阿耶,下值啦,今晚咱们一家人涮锅子吃”。

只见高君雅负手站在门口,脸色严肃,“这些话在家里口花花倒也罢了,出去便需谨言慎行”。

高冲挠头一笑,“阿耶勿怪,我也就是过个嘴瘾”。

“好歹身为郡公,更需稳重些”,对于高冲这个跳脱的性格,高君雅亦是有些无奈。

在此之前,众人皆分餐而食,但是高冲总觉得这样没有家的味道,特意弄出来一张圆桌,一起涮锅子。

火锅早在汉末便已出现,相比其他那些非炖即炙的菜,涮锅子便是高冲的最爱。

新鲜的鱼片、羊肉片,还有鹿肉片,涮起来格外鲜美,美中不足的是调味料太少了,只有胡椒粉还行。

辣椒暂时是没办法弄来了,但孜然这个时候西域应该已经有了,名叫安西茴香,高冲心里盘算着,看来要把孜然列为西域必抢物资了。

高冲拿着一片鱼肉在好大儿面前晃来晃去,看着好大儿口水直流,唔唔叫唤,高冲却将鱼片塞进自己嘴里,逗得好大儿哇哇大哭,高冲竟是哈哈大笑。

高君雅见状直摇头,转头看见大肚子的薛氏,脸上顿时堆起笑意,“娘子也快生产了,我明日趁圣人离京前请下旨意,请太医在府中长住,时刻准备着”。

薛氏嗔怪的白了高君雅一眼,儿子儿媳还在场呢。

高冲闻言也是直点头,“阿耶说的是,这个不能大意”。

说完便是抓住重点,好奇问道:“圣人要离京,我怎么不知道?”

高君雅闻言便是瞪眼说道:“你领旨已有三四天了,可有前去大理寺当值?也就是圣人宠信,不然早就被弹劾了”。

高冲很是委屈,“我前脚从岭南黔中归来,转头又去了荆楚江淮,好不容易回京了,这不是想多陪陪你二老嘛”。

【新章节更新迟缓的问题,在能换源的app上终于有了解决之道,这里下载 huanyuanapp.org 换源app, 同时查看本书在多个站点的最新章节。】

薛氏也是帮腔,“就是,冲儿好不容易回家了,现在每日里陪我散步聊天,还教我叶子戏的新玩法,这般孝顺你还说他作甚?”

高君雅顿时不敢再多言,只是闷头说道:“酷暑将至,圣人将前往仁智宫避暑”。

高冲听了直呼好家伙,仁智宫他知道。

武德二年,李渊下旨分鄜州置坊州,仁智宫便在坊州宜君县玉华山上,位于长安以北三百余里。

高冲不仅知道,还曾经去过,那着实是一个好地方。

登临玉华山巅,北望桥山梁障历历在目,南视金锁雄关目穷千里,山中一年四季,气候宜人,尤其是夏季,便是避暑乘凉的好去处。

更何况在玉华山居中可以遏制子午岭这一制高点,向东可以扼守坊州鄜州之南北大道,向西可以牵制庆州泾州之陇西诸州,李渊赞曰:“奋边防,合内外之心;营行宫,兼自然之趣”。

对此高冲还曾嗤之以鼻,说是巩固边防,实际上依旧是游山玩水罢了。

见高冲没有领悟到重点,高君雅眉头一皱,取过侍女递上的绢布擦擦嘴,“来书房”。

高冲闻言忙是擦擦嘴跟上。

来到书房,待高冲关上门,狗腿子一样殷勤的为高君雅泡茶。

“圣人避暑仁智宫,将携秦王和齐王同去”,高君雅澹澹说道。

高冲闻言手一抖,顿时领会,问道:“携秦王齐王同去,那太子呢?留在长安监国?”

高君雅默默点头,取过茶杯细细品尝着这入口回甘的清茶。

高冲神色变幻,低声道:“若是太子监国,圣人不在中枢,这对秦王极其不利啊”。

听得这话,高君雅并不搭话,只是盯着高冲说道:“眼下两府相争,极其恶劣,你跟秦王交集太深,帮你搭救杜伏威,这是为父帮你做的最后一件事,今后在朝廷,最好公私分明”。

高冲不由得怔住。

良久,终于反应过来,挑眉问道:“阿耶是不想把鸡子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这句俗语高君雅虽是从未听过,但是细细品味一番便是明白,竟是毫不隐瞒的直接点头。

“太子毕竟是东宫储君,嫡长正统,这是改变不了的”。

高冲闻言洒然一笑,“连改朝换代都可以,为何不可以更换储君呢”。

高君雅摇摇头,“这只是你的看法,你已经长大了,可以独当一面,我不能将我的想法强加于你,为父只希望你做事三思而后行”。

听得父亲的话,高冲颇为感动,要知道在这个时代,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历朝历代以孝治国,父亲便可决断儿子的一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大唐第一臣》,方便以后阅读大唐第一臣第四百零二章 暗流汹涌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唐第一臣第四百零二章 暗流汹涌并对大唐第一臣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