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五章 联合军演

作品:大唐第一臣|作者:当年秦风|分类:历史|更新:2023-07-01 10:15:02|字数:8676字

另外,现在太子登储,圣人隐退,太子掌权不久,唯恐边地出事,影响声威,特意加强巡防,这也是情理之中”。

李瑗不自觉的点点头,“你说的有道理,当年在金州,本王待高冲可是不薄,收服蛮人邓世洛的功劳本王可全都算在他头上了”。

王利涉听得嘴角抽搐,你对他确实不薄,直接弃城而逃,当年的王利涉是金州下辖的一名县令,对于这事可是一清二楚,若非高冲收服蛮人,金州少不得一场浩劫。

“那王君廓跟我约好起兵,这如何应对?”李瑗很快想到他的另一个心腹王君廓。

“我我觉得王君廓这人居心不良”,王利涉迟疑的说道:“他来幽州不过月余,大王对他并无恩惠,他为何对大王如此忠心,他到底有什么底气,胆敢仅凭一州之地就造反?”

李瑗只觉得很是混乱,顿时烦躁的摆摆手,“那就不管他了,幽燕的府兵全动起来了,现在造反死路一条,我赶紧给王诜传信,让他不要妄动”。

“大王不可,此等机密之事,怎可一而再再而三的写信告知,万一密信落在他人手中可如何是好?”王利涉立即劝谏道:“先前那封信我便不放心,一路遣人暗中跟随保护,切记不可再写信了”。

“你太胆怯了”,李瑗毫不在意的说道:“这幽州还是本王的幽州,谁人敢拦截本王的信使”。

王利涉不敢再劝。

燕州,北魏太和年间分恒州东部诸县置燕州,治所在广宁。

武德三年,燕王高开道献地归附,李渊废辽西郡置燕州,治所迁到幽州城,这个幽州城便是汉时天下九州之一幽州的治所。

燕州刺史府,王诜面色复杂,身前的桉桌上排列着三封书信。

第一封是李瑗的信,让他潜回太原,争取王家支持,寻机起兵。

第二封是高冲的信,让他整备府兵,准备联合军演,巡防辖地。

第三封是王珪的信,让他远离李瑗,切勿交往过密,束身自好。

这三封信使得王诜心中惊疑不定,他跟李瑗相交几十年,共享姬妾,早已经是亲如一人,先前接到李瑗来信,欲举大事,王诜虽是惊惧,但是依旧支持,谁不想要那从龙之功。

但是接下来受到高冲的信,联合军演,防御突厥,这让他无法拒绝,更是让他不敢妄动。

幽燕十六州的兵力全部调动,他若是有何异动,必定第一时间就被剿灭,王诜对于自己的军事才能并不自信。

给予王诜致命一击的便是王珪的信。

王珪现在虽然不是王氏家主,但他在王家地位尊崇,代表着王氏祁县房,更是王氏在长安城的主事之人,作为王家子弟,对于王珪的话,王诜不敢不听。

王珪的祖父便是大名鼎鼎的南梁名将王僧辩,陈霸先杀死王僧辩后,建立南陈。

王僧辩生有三子,长子王顗,即王珪之父,王僧辩死后,王顗跟好友王琳逃入北齐,后来北齐命王琳镇守淮南重镇寿春,陈霸先率军平定淮南,杀死王琳,王顗听闻消息悲痛欲绝,来到王琳墓前号哭,一阵悲痛后竟是气绝身亡。

王僧辩的三个儿子个个不同凡响。

长子王顗因好友身亡,悲痛而死,时人将其比之伯牙子期。

次子王颁担任隋灭南陈的先锋大将,率先攻入建康城,倔开陈霸先陵寝,将其骸骨焚化成灰,再加水喝进肚子里。

三子王頍的经历更是精彩,二十岁之前好游侠,不知书,遭人嫌弃,自此发奋读书,通晓五经,堪称奇才。

学有所成后,入仕拜为国子监博士,辅左太子杨勇,结果杨勇被废,流放岭南,从岭南回来,便辅左汉王杨谅,拜为汉王府恣议参军,然后杨谅谋反,兵败自杀。

值得一提的是王頍之妻便是王家大仇人陈霸先之女玉华公主,野史记载:玉华公主见到美男韩子高后,疯狂暗恋,最后咳血而亡,详情可见明朝冯梦龙的《情史类略》。

作为王僧辩的嫡长孙,王珪在太原王氏里便是王氏祁县房的领袖人物,如绛州刺史王繇等人,或许皇帝的命令还没有王珪的指令管用。

王诜慎重考虑后,最终决定听从他族叔王珪的指令,远离李瑗,明哲保身。

王诜并不愚笨,他转念一想便明白,作为太原王氏在京城的主事人,王珪既然特意来信嘱托,那一定是李瑗引起京城的注意了,既然朝廷已有防备,那李瑗起兵就是找死啊。

想到这里,王诜有些担心好友,正在想着要不要暗地里通知李瑗一下,但是很快王诜就打消这个念头。

原因很简单,高冲已经告知幽燕十六州联合军演了,这时候李瑗起兵岂不是自寻死路。

蓟县城外,王君廓一身戎装,眼里按耐不住地兴奋,只要李瑗宣布起身,那平叛大功就到手啦。

只是王君廓左等右等,一直等到深夜,蓟县城里还是没有传来任何消息,王君廓心中暗骂:一定是李瑗那厮胆怯懦弱,临时退缩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大唐第一臣》,方便以后阅读大唐第一臣第四百九十五章 联合军演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唐第一臣第四百九十五章 联合军演并对大唐第一臣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