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三章 安定火并

作品:大唐第一臣|作者:当年秦风|分类:历史|更新:2023-07-14 01:12:45|字数:8542字

唐万义也是直点头附和,“既然这厮将消息传出去了,那就不能耽搁了,再晚一点我们就被包在这泾州了”。

李艺当机立断,径直前往城西大营聚兵。

良原军府,统军杨及看完信件后,甚是震惊,看着焦急的赵持满宽慰道:“贤侄不要着急,李艺反应应该没有那么快,令尊智谋过人,一定没事”。

“不行啊,杨统军,我出城之后小五,也就是我的随从跟我说,他奉我阿耶之命将去长安送信,而且我阿娘今天会去陕州找我外祖,我阿耶既然把我跟我娘都安排妥当了,那他一定是知道危险才这样做的”,赵持满急得直跳脚。

杨及听后也是脸色一变。

妻儿全部安排出城,如此看来,赵慈皓说不定心存死志了,他跟赵慈皓交好,自然不会坐视不理,当即揉着眉头说道:“贤侄勿急,待我想个办法”。

正当赵持满焦急的时候,军府守卫来报:有人求见杨统军,身份不明。

军府统军掌管一地府兵,良原不远便是当年高冲血战的黑河谷,地理位置十分险要,因此良原军府常驻府兵一千五百人,良原军府属于上府,统军杨及便是位列四品。

杨及这时感受着赵持满的焦急,心中正是焦躁,听得通报便是愠怒,拍桉怒吼道:“身份不明之人不知道撵出去啊,滚远些”。

话音落下,只听得门口响起阴沉的声音,“杨统军收收火气”。

“什么人?”杨及曾的起身,看向门口,只见门口站立着一个黑袍人。

“好大的胆子,我让你进来了吗?左右,还不拿下此人”,杨及震怒。

那营门校尉大急,正欲解释,只见黑衣人掏出一块鱼符,赫然是一块铜制鱼符,鱼符便是身份证,上面记载姓名、年龄、面貌、官品等,可以证明身份,铜制鱼符那便说明眼前这个黑衣人官职在五品以下。

“事态紧急,不可耽搁”,黑衣人沉声说道:“李艺叛迹已露,安定府兵正在火并,杨统军即可领兵前往安定平叛”。

杨及看完鱼符便是惊问道:“你、你们是太子的人?”

“事态紧急,不可耽搁”,黑衣人再次沉声强调。

“好,本将这就出兵”,杨及将鱼符交还,立即下令道:“擂鼓聚兵”。

早就听闻太子麾下有一个神秘的组织,这还是第一次杨及遇见,丝毫不敢耽搁。

赵持满大喜,立即跟上去,“杨叔父,带我同去”。

“胡闹”,杨及正在思虑着安定的事,见赵持满跟着一起,立即训斥道:“你一个孩子跟去作甚,好好在这等着,莫要让你阿耶担心”。

“我不要,我阿耶现在危险,我在这里坐不住”,赵持满一脸焦急,“我不是孩子,我武艺不输于人”,说罢左右一看,上前夺过一个硬弓,竟是连拉五次满弓,然后抽出一根箭失,也不瞄准,对着远处的旗杆便是一箭,箭失正中旗杆,箭羽上下摇晃。

“这……好射术”,杨及也不由得开口称赞道:“好,那就就跟着我一起,不可莽撞,出了事我怎么跟你阿耶交代”。

“叔父放心,我一定听从军令”,赵持满欣喜万分。

杨及集结良原府兵后便是直奔安定。

安定,城西大营,这便是安定军府的驻地,安定军府设有统军一名,即唐万仁,别将一名,即唐万义,下辖五个校尉,共计一千五百名府兵。

唐家兄弟二人是李艺的旧部,然后掌兵的五个校尉,其中有三个是李艺的人,安定军府的实际掌控者便是李艺。

因此李艺心中理所当然的将安定军府视作私兵,毫无防备的前往城西大营,殊不知现在的大营里早已经是暗流涌动。

中军,五名掌军的校尉齐聚一堂,上首是一名须发微白的大汉,身材虽是瘦削,但看起来很有压迫感,显然这是一名老卒。

“葛老兄,将我们兄弟叫过来,这是有什么事吗?”一个衣衫不整的校尉揉着脸,很是不爽的问道:“这大冬天的,被窝里搂着娘们多舒坦,起来挨冻作甚”。

“刘三,你知道某的来历吗?”上首的葛校尉沉声问道。

刘校尉闻言一顿,继而看看左右失笑道:“你们看,这葛老兄又要吹嘘他的光荣事迹了,行了行了,知道你是晋阳老兵,现在不还是跟我们平级,到底有啥事,没事我回去接着睡了”。

“我葛从寿在晋阳时,便是圣人麾下府兵,经历数次大战不死,现在忝为校尉,深感皇恩……”,葛校尉缓缓说道。

但那刘校尉明显已经不耐烦,直皱眉打断道:“行了,你到底要作甚?”

葛从寿手扶横刀,盯着刘校尉露出毫不掩饰的杀意,“某想说的是,某这一生忠于圣人,忠于大唐,但有作乱之人,定斩不饶”。

刘校尉一愣,“你莫不是昏头了,你忠心老子就不忠心了”。

“李艺已经决意谋反,你作何打算?”葛从寿曾的起身,逼视着刘校尉厉喝道。

“什么?”刘校尉大惊失色,“大王要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大唐第一臣》,方便以后阅读大唐第一臣第五百零三章 安定火并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唐第一臣第五百零三章 安定火并并对大唐第一臣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