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四章 草原局势

作品:大唐第一臣|作者:当年秦风|分类:历史|更新:2023-11-18 01:22:59|字数:8686字

白灾越来越严重,契丹等部落可以用他们的牛马羊来换取大唐的盐巴、柴火以及衣物等物资,有了盐,冻死的牛羊就可以腌制,有了柴火,就可以生火取暖烤肉,有了衣物,就不怕冻死。

这对于双方来说,互通有无,百利而无一害。

刘弘基当即上前,将这一互通有无的策略提出,不出所料,大贺摩会等人很是高兴,没有任何的抵触情绪。

反正对于他们来说,那些牛马羊再过半个月,也将冻死,不如来换取一些盐巴、柴火以及衣物,这些都是非常实用的物资。

双方一拍即合,刘弘基、突地稽等人立即下令辖地内,准备大量的盐巴、柴火等物资,双方定于十天后在蓟门关外的幽州台进行交易。

营州、幽州、燕州等地全部临海,并不缺少盐巴,而茫茫燕山连绵千里,冬天草木凋零,更是不缺柴火。

突利火急火燎的赶回幽州牙帐,唯恐后方起火,结果回到幽州后顿时傻眼。

契丹那些部落不仅没有反叛,反而对他这位小可汗愈加恭敬,主动进献许多牛羊,还有盐巴、衣物等稀缺物资。

然后刘弘基更是声称奉李世民之命,派人给突利送来一些过冬物资,以表兄弟之情谊,也是盐巴、柴火这些大唐并不缺少的东西。

突利看着堆积如山的柴火,还有那些盐巴,当场愣住,扭头看向弟弟阿史那结社率,忽然问道:“我让你在牙帐守家,你做什么了?”

结社率一脸茫然,“我……外面天寒地冻,我都没出过牙帐”。

随后结社率上前高兴的抱起一捆柴火,“这可是好东西啊”。

突利沉默良久,然后便是咧嘴笑起来了,这应该就是李世民兄长的馈赠了,正是草原急缺的物资,应该是李世民兄长为感谢他退兵的赠礼,就连依附于大唐的粟末靺鞨也进献一些物资给突利,这就让让突利小可汗感到兴奋。

颉利回到定襄城的牙帐后,前思后想,终于觉得有些不对劲,但是已经错过最佳时机,颉利虽是愤怒,也是无可奈何,只得将怒气发泄到漠北的一些部落,以及东部的突利身上。

突利自不必说,一直以来对颉利便是口服心不服,而这次颉利领兵南下,漠北的拔也古、同罗等部落受灾严重,便拒绝向颉利进献过冬物资,颉利大怒,决意等白灾过后便领兵北伐。

草原上白毛风依旧肆虐,牧民挨饿受冻,不少人哆哆嗦嗦的缩在帐篷里啃食着冰冷的肉干,马牛羊等牲畜死伤无数。

贵族们依旧在大帐里载歌载舞,熊熊燃烧的马粪牛粪烘得帐里暖洋洋,热乎的马酪酒,烤得滋啦冒油的牛羊肉,使这群贵族们完全忘记他们的子民正在受苦受难。

与此同时,大漠西部的局势也是异彩纷呈。

北齐天保三年,突厥族首领阿史那土门横空出世,一举战胜漠北的柔然、铁勒等族,在漠北建立横跨数千里的突厥汗国,称号伊利可汗。

突厥汗国建立不久,伊利可汗的弟弟阿史那室点密,奉命征伐西域。

耗时十余年,阿史那室点密征服天山南北,室点密受封突厥汗国的西部小可汗,其地位仅次于大可汗。

阿史那室点密将汗庭建立在龟兹北边的三弥山,这个时候,依旧是统一的突厥汗国,室点密这位小可汗依然受大可汗统辖。

直到阿史那室点密死后,其子阿史那玷厥继位。

这时突厥汗国的大可汗是阿史那摄图,号沙钵略可汗。

沙钵略可汗是伊利可汗阿史那土门的孙子,按照辈分,阿史那玷厥便是沙钵略可汗的叔父。

但是阿史那玷厥叔侄二人不睦,互相攻伐,再经过隋朝的分化之策,突厥汗国开始持续二十余年的内战,终于在开皇年间正式分裂,分为东突厥汗国和西突厥汗国,阿史那玷厥在西域自立称汗,号达头可汗。

从开皇二年,突厥汗国分裂开始,至武德八年,西突厥已传至第六任可汗,即统叶护可汗,东突厥也是第六任可汗,即颉利可汗。

值得一提的是东西突厥的两位可汗,统叶护可汗和颉利可汗在位时期,全部是各自最鼎盛的时期。

东突厥颉利可汗自不必说,征伐不臣,威压草原,连年侵扰大唐。

而西突厥的统叶护可汗也不简单,颉利可汗继承父兄基业,统叶护可汗也是继承父兄基业,统叶护可汗的兄长是射匮可汗。

射匮可汗之于西突厥,便如同东突厥的始毕可汗,二人皆是奠定霸业之人。

在西部,统叶护可汗继位之后,积极整军备战,如同颉利可汗一样,征伐不臣,北灭铁勒九部,西跨阿姆河,吞并吐火罗,拓地千里,将汗国重心西迁,置牙帐于西域石国的千泉(今托克马克)。

统叶护可汗雄深懂“以夷治夷”的道理,在讨灭西域诸国后,分封西域各国统治者,号称“俟利发”,继续统治故地,然后派遣一名突厥贵族,统领当地的军队,负责征收赋税,号称“吐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大唐第一臣》,方便以后阅读大唐第一臣第五百四十四章 草原局势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唐第一臣第五百四十四章 草原局势并对大唐第一臣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