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章 经略使、大都督、市舶使

作品:大唐第一臣|作者:当年秦风|分类:历史|更新:2023-11-18 01:23:05|字数:8636字

对于高家父子心中惶恐的原因,他也是十分理解,毕竟这也不是什么龌龊的事,大可以摆在明面上来说,担心木秀于林,这也是智者所虑。

正好高冲对岭南有些思路,那他就成全高冲,并且将整个岭南交给高冲,他相信高冲不会辜负他,他也要高冲相信,当同富贵,并不是一句虚言。

“正月过后,攸之便启程吧”,李世民捻须笑道。

高冲应诺,然后李世民看向老态龙钟的黔国公田宗显。

“辉光公,朕没记错的话,自光现在是监门直长?”李世民脸上带着和煦的笑意问道。

田宗显在朝中已经是象征性的存在,并不担任实际职官。

一来他年纪大了,二来他当年也是一方诸侯,若非李世民提前通知今日五品以上大员务必到场,田宗显这位上柱国还不一定会来上朝。

田宗显的儿子田世康现在是黔州都督,他便带着长孙田阳明在京城。

田阳明,字自光,在年前,因门荫入仕,担任右监门直长,位列从七品。

二十出头的田阳明没有半点功绩,便是担任监门直长,守卫宫禁,不得不说,投胎真是一门学问。

田宗显听得李世民忽然发问,反应过来忙是应诺。

这老头可精明了,为子孙后代计,主动要求入朝,无论对待何人都是态度谦逊,妥妥的老好人一个,一度让人忘记他可是开黔第一人,当年孤身入黔,整合汉蛮,割据黔中,那是何等的威风。

李世民对于田宗显、杜伏威、汪华这样懂事的诸侯非常满意,当即捻须笑道:“朕还记得攸之当年招抚黔中时,便跟自光交情颇深,现在攸之前去岭南,身边也不好没有帮手”。

说完之后,李世民略一思索便是说道:“授田阳明番禺县令,兼广州市舶司主事”。

田宗显闻言面露喜色,立即拜谢。

番禺县令和市舶司主事全部是从六品官职,田阳明现在是从七品的监门直长,李世民将其提成城从六品的县令,倒也并不过分。

并且足以看得出来,李世民对于田家的重用,毕竟市舶司这个新兴部门注定是前/钱途无量啊。

高冲闻言也是面露喜色,李世民真够意思啊,田阳明和他关系不错,将田阳明调到广州,担任番禺县令,如此一来,高冲到广州后,有田阳明倾力配合,将会减少许多阻力。

散朝之后,高冲便是迎来众多的恭贺,不出意外的话,只要高冲在岭南不出差错,年龄再大几岁过后,就可以回京登阁拜相了,眼下高君雅也还没有退,这高家的权势恐怖如斯,由不得他们轻视。

高冲一一含笑回应着,见田宗显佝偻着身子上前,高冲立即上去搀着,“辉光公,身子安好啊”。

田宗显笑着拍拍高冲的手,脸上满是褶子,笑呵呵的说道:“托攸之的福,还能好活几年。

攸之啊,你我之间也不用甚客套话了,自光那小子就跟着你了,若是他敢逆着你来,你直接抽他”。

“辉光公言重了”,高冲打心底佩服这位老者,真是人间清醒,活的通透,“我跟自光这关系你就放心吧”。

亲自搀扶着年过七旬的田宗显登上马车后,高冲回头一看,薛元敬正在身后。

“攸之,我叔父想见你”,薛元敬在耳边轻声道。

高冲微微点头,朝左右一些京官叉手拜别后便是登上薛元敬的马车。

“兄长身体怎么样了?”

进入马车,立即感受到一股热气,案桌上小炉子煮着茶水正在沸腾。

薛元敬给高冲斟一杯茶,长叹一口气,只是摇摇头。

高冲眉头一皱,“摇头什么意思?孙老神仙怎么说?”

“孙道长说至多撑到开春”,薛元敬面露苦涩。

高冲默然,再没有说话,二人相对无言,一直到薛府。

屋里面挺暖和,不过始终充斥着一股刺鼻的药味,薛收已经不能下床,只得靠在床榻上。

薛元敬已经将今早朝会的事叙说给薛收听,薛收咧嘴笑道:“这次杜淹该、该臭名远扬啊”。

高冲心里有些酸涩,只是说道:“他也有这个觉悟,无所谓了”。

薛收点点头,直叹道:“他不简单啊,本是敌国贰臣,硬生生走出一条自己的路”。

“不提他了”,高冲上前坐在床边,“兄长你叫我来,是不是对岭南之事有所嘱咐?”

高冲也没有说一些保重身体的虚话,因为他知道薛收的身体是天生羸弱。

经过无数次御医会诊,还有孙思邈老神仙多次诊治,这么多名家依旧是束手无策,可见是回天乏术了,毕竟世上也没有神仙,更没有灵丹妙药,生老病死,实在是无可奈何。

“你还是这般机敏”,薛收苍白的脸上勾起一丝笑容,“什么都瞒不过你”。

然后伸手从另一边取过一本小册子,郑重其事的交给高冲,示意高冲打开看看。

高冲不明所以,打开一看,只见扉页上书:岭南暗卫名册,顿时眼神一凝,将册子合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大唐第一臣》,方便以后阅读大唐第一臣第五百五十章 经略使、大都督、市舶使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唐第一臣第五百五十章 经略使、大都督、市舶使并对大唐第一臣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