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七章 泷州陈氏

作品:大唐第一臣|作者:当年秦风|分类:历史|更新:2023-11-18 01:23:12|字数:8526字

“越州不可一日无主,宁道明死后,相信越州定是混乱不堪”。

高冲沉声说道:“宁使君,庞使君,明日卯时点兵,你二人各领麾下兵马,随我进军越州”。

宁纯闻言兴然应诺,庞孝泰微微一愣,然后也是应着。

高冲也不遮掩,对着庞孝泰说道:“庞使君,附从谋逆之罪,急需将功补过才是,届时我自会与你说项”。

庞孝泰闻言顿时明白,起身拜倒,“谢经略大恩,庞氏任凭驱使,绝无二话”。

眼见高冲转眼间将这三人安排得明明白白,卢德用也是感慨万端,特别是他的好大儿,现在只是龇牙乐呵,恨不得以死相报,恨不得现在就前往钦州。

当高冲准备前往越州时,泷州,风雨欲来。

泷州,治所泷水县,刺史府内。

泷州刺史陈龙树一脸阴沉,看着床榻上重伤的长子陈普光,拳头紧握。

良久,床榻上那年轻人闷哼一声,痛苦的呻吟起来,睁开眼一看,见父亲坐在一边,顿时面露喜色,“阿、阿耶,我没死?”

“光儿,是哪个溪垌的人伤了你?”

陈龙树见儿子醒过来了,心底便是松一口气,医师说只要人醒过来了就好,接下来好生养伤便是,若是醒不过来那就真是回天乏术了。

见陈普光已经醒了,已没有性命危险,陈龙树便是直接询问真相。

当年泷州陈氏酋长陈佛智,也就是陈龙树的父亲,死于冯盎之手后,陈氏便是没落。

陈龙树寄人篱下,先是接受宁长真让出的钦州刺史之位,随后归附大唐,回到故乡泷州担任刺史。

陈龙树素有大志,他并没有找冯盎复仇的心思,他只想再次壮大陈氏,他一定要恢复家族荣光。

想当年,岭南陈宁冯三氏鼎立,泷州陈氏何等威风,但如今在岭南,提到豪酋,人们只会想到高州冯氏和钦州宁氏。

在泷州刺史任上,陈龙树呕心沥血,鼓励生产,并且效仿当初宁纯在越州的施政,引进中原的生产技术,倡导向学之风,将泷州治理得井井有条。

但即便如此,陈氏的势力范围依旧是局限于泷州,陈龙树便将目光看向端溪流域的僚人部落。

端溪流域生活着许多僚人,前隋时期,在此设置怀德县,那个时候陈氏强盛,这些僚人纷纷归附,但是没有编户入籍,依旧生活在山林之中,自从陈佛智战死,陈氏没落,那些僚人再也不敬服陈氏。

陈龙树便借此机会,上书朝廷,效仿宁纯开辟姜州,在此设置州县。

这是教化开辟之功,朝廷自然应允,在前隋怀德县地区设置南扶州,新增信义、潭峨二县,以陈龙树担任南扶州第一任刺史。

陈龙树精神振奋,继续开州拓疆,于次年再次开辟出特亮、扶莱二县,这时的南扶州已有五县之地,即治所怀德县、信义县、潭峨县、特亮县、扶莱县。

但是设置州县,便需要僚人编户入籍,甚至要移风易俗,成为属下之民,向来自由散漫的僚人如何愿意,纷纷反叛,隔三差五的便从山林里钻出来袭击官府驻地。

尤其是那些溪垌的首领,本来在各自领地里称王称霸,无需受制于人,但是现在突然来了官府管理,还要缴税,那些首领怎么可以愿意。

若是数十年前陈佛智在世的时候,或许碍于陈氏威势,捏着鼻子忍着,但是现在的陈氏可不是当年的陈氏了。

溪垌就是岭南土着俚僚的部落,溪就是山间不与外界相通的溪流,垌便是两座山脉之间的平地,俚僚多生活在河流或者山间平地里,所以陈龙树口中的溪垌便是泛指俚僚部落。

部落首领称为垌主,亦或是倒老,领地里的族人称为垌民,或者垌丁,武装人员称为垌兵或许僚兵。

陈龙树之子陈普光现在担任永宁县令,永宁便是泷州治下的县,泷州统辖泷水、永宁、开阳、正义等县。

陈普光这个人年纪轻轻,但是笃信佛教,准确来说,应该说泷州陈氏的人自始祖陈法念时便信佛,只看名字便知。

一代,名法念,法念处,五蕴十二因缘,出自佛家术语。陈法念便是梁武帝萧衍的驸马,萧衍大兴佛教,甚至舍身入佛。

二代,名佛智,顾名思义,佛的智慧。

三代,名龙树,即龙树菩萨,大成佛教中观学派的创始人,佛教的二胜六庄严之一。

四代,名普光,也是典型的佛教名字,后来玄奘法师的首席大弟子便叫普光法师。

数年以来,陈普光一直在永宁宣扬佛教,并邀请中原高僧惠积大师在龙龛岩洞开辟道场,现在已经颇具规模。

对此陈龙树并不反对,因为他也信佛,只是没有想到,陈普光老老实实的待在永宁修建道场,竟是遭受到僚人袭击,身受重伤,这使得陈龙树相当愤怒。

然而陈普光听得父亲询问,不仅没有复仇之心,反而面露迟疑之色,有些不忍,直言道:“阿耶,官府将山中俚僚编户入籍,收取赋税,他们反抗也是情有可原,你、你莫要气恼”。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大唐第一臣》,方便以后阅读大唐第一臣第五百三十七章 泷州陈氏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唐第一臣第五百三十七章 泷州陈氏并对大唐第一臣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