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九章 宁洄藻进驻合浦

作品:大唐第一臣|作者:当年秦风|分类:历史|更新:2023-11-18 01:23:14|字数:8536字

在高侃心中,他的兄长高冲向来是智计在握,一副悠然自得的风范,现在竟是如此盛怒,可见宁洄藻进驻合浦县这件事有多么离谱。

高侃已经十五岁,他和薛仁贵几个人平日里在一起读书习武,讨论天下大事,甚至高冲将一些不甚重要的政令也交给他们处理。

他们四个少年已经算是高冲这个经略使的幕僚掾属,也就是秘书助理一般,从而对于一些大事也有独特的见解,所以高侃他心里很清楚高冲为什么如此失态。

宁道明本来就是宁家人,得到家主宁长真的支持后起兵反叛,宁长真虽然没有明目张胆的反叛,但也提出固境自守这个模糊的割据概念。

若不是看在钦州宁氏是俚僚大酋长的份上,严格意义上来说,宁长真已经是谋逆大罪了。

但是现在,宁道明已经兵败身亡,宁长真不仅没有第一时间向朝廷谢罪,他的长子,也就是未来的宁氏家主宁洄藻反而进驻合浦县。

合浦县是越州的治所,越州刺史宁道明反叛身死,自当由朝廷来接管越州,进行下一步的战后安抚,而宁洄藻是钦州刺史,越州虽是隶属于钦州都督府麾下,但宁洄藻也无权干涉越州军政。

宁长真倒是有这个权力,但是追究起来,他统辖下的州县谋反,还是他的侄子,岂不是更应该追究宁长真的责任?

现在倒好,宁长真不仅没有态度恭谨的请罪,反而将越州视作宁氏的囊中之物,直接派遣儿子宁洄藻接管,他虽是钦州都督,但越州属于中州,刺史位列整四品,属于封疆大吏,可不是他一个都督可以随意任命。

“走”,高冲随意掬捧水洗把脸,沉声道:“唤宁庞二位使君速来前馆”。

高侃立即前去传话,高冲等人进驻安昌县,并没有入住县衙,而是住在驿馆。

门口的薛仁贵进来,给高冲整理衣襟,一边皱眉说道:“师父,宁氏如此猖狂,那宁使君可以信吗?”

高冲闻言一笑,“他已经用宁道明的人头和五万叛军来证明了,若这也是伪装,那未免太夸张了”。

薛仁贵闻言仔细想想也是认同,平定宁道明叛乱,虽然卢南定为首功,但宁纯无疑是出力最大,他若是心向宁氏,断然不会如此。

不多时,等高冲来到前馆时,宁纯二人已经到了,两个人面色凝重,显然是已经听说宁洄藻进驻合浦县一事。

“如和,说说你的看法”,高冲来到首位坐下,也不耽搁直接看向宁纯。

宁纯见高冲第一个便问他,只得苦笑一声,“宁长真早已将越州视作领地,或许以为经略不敢对宁氏如何,所以才敢如此直接”。

高冲神色毫不意外,他知道宁纯的秉性绝不会偏向宁氏,身旁侍奉的薛仁贵也是深深地看一眼宁纯。

只有庞孝泰似乎是有些心不在焉,高冲不用问也知道他的心思,无非就是看到宁长真现在如此猖狂,竟敢跟朝廷争地盘,心里对宁长真的恐惧再次升起来了。

高冲也不耽搁,直接说道:“越州是朝廷的越州,而不是宁氏的越州,越州上下属官,应由朝廷任命,而不是他宁氏。

宁洄藻此举,无异于挑衅朝廷威严,绝不容许。计划不变,午时过后,兵进合浦县,如若宁洄藻胆敢反抗,杀”。

听得高冲如此强硬的话语,宁纯只是来喟叹一声,起身应着,庞孝泰虽然有些胆怯,但更不敢违抗高冲的命令,自是应诺。

“二位使君,下去整军吧”,高冲吩咐道。

二人领命而去。

“你们有什么想法?”高冲回到后院,一边吃些早茶,一边问道。

高侃看一眼薛仁贵三人,直言道:“宁使君忠心耿耿,且对于宁氏心意决绝,或可重用”。

薛仁贵听得这话也是点点头,颇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我之前的怀疑有些小人之心了”。

高冲摆摆手示意无妨,这时抱着碗吸溜的突地谨忽然说道:“那个白州庞使君太怯懦了,反倒是他弟弟还有些胆魄”。

高冲闻言有些诧异,只看着突地谨好奇问道:“你怎么知道?”

对于庞孝泰的从弟庞孝节,高冲不甚熟悉,只知道庞孝节一直充当庞孝泰的副将,统管白州僚兵,对这个弟弟,庞孝泰也是相当信任,一应军务,悉数委于庞孝节。

突地谨见师父颇为看重,放下碗,擦擦嘴,直接说道:“先前行军途中见庞孝节也是提着长枪,驻营时一时手痒,便向他讨教几招,因而认得,他是一个奢遮大气的好汉,比他兄长爽利”。

在这一行人里,高冲、高侃使槊,薛仁贵使戟,裴行俭不擅长兵,使家传剑术,宁纯文士,同样使剑,庞孝泰使横刀,唯有庞孝节使用长枪,毕竟长枪造价低廉,属于最常见的长兵。

突地谨也是使用长枪,因突地稽一时技痒,主动讨教,二人因此相识。

高冲若有所思,直接说道:“谨行你现在去一趟大营,把庞孝节唤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大唐第一臣》,方便以后阅读大唐第一臣第五百三十九章 宁洄藻进驻合浦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唐第一臣第五百三十九章 宁洄藻进驻合浦并对大唐第一臣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